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东成西就的意思 东成西就的意思表达的感情
原名,笔名,北岛东成西就的意思 东成西就的意思表达的感情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苏童(1963- )
原名童忠贵,作家。
苏童即苏州的孩子,亦可解释为苏州的童忠贵。
雪漠(1963- )
原名陈开红,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雪”是“白雪”的“雪”,“漠”是“沙漠”的“漠”,这个笔名代表了中国西部文化非常重要的两个特点:第一,它有雪一样的诗意;第二,它像大沙漠一样厚重、博大、包容。
皮皮(1963- )
原名冯丽,著有《比如女人》《渴望激情》《所谓先生》等。
皮皮这个名字来自于瑞典作家林格伦的著名童话《长袜子皮皮》。
麦家(1964- )
原名蒋本浒,当代小说家、编剧。
叫麦家,一是因为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他开始写小说;二是因为家里原来种麦子,麦子的家乡,不忘本的意思。
李洱(1966- )
原名李荣飞,当代小说家,著有《石榴树上结樱桃》《花腔》《应物兄》等多部。
在接受《中华读书报》采访时,李洱谈到自己笔名的由来:“受父亲的影响,我很小就喜欢文学,但正儿八经开始写作,是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的。用李洱这个笔名,已经到了九十年代了。当时我写了一部中篇,叫《中原》。小说寄出去了,但没有收到回音,我也没有留下底稿。小说中有某种自传质,里面有一个人叫李洱。我后来经常想起这部小说,就用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做了笔名。”
东西(1966- )
原名田代琳,广西作协主席。
关于他的笔名由来,东西自己解释说:“东奔西跑、东张西望、东涂西抹、东成西就,所以含义很广。”这个笔名是他在《花城》上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
伊沙(1966- )
原名吴一砂,学名吴文健,口语写作代表诗人之一。
他说:“我是在一进大学给全校诗歌大奖赛投稿时首次起用了‘伊沙’这个笔名的。”那时候他心仪的朦胧派诗人北岛、芒克、舒婷、顾城……都有一个比较洋范的名字,他觉得吴文健不行,太正经,就从他原来的名字“一砂”取笔名“伊沙”,又有“一沙一世界”之意。
谈瀛洲(1966- )
原名谈峥,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
出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之药皆在焉。”
张生(1969- )
原名张永胜,同济大学中文系主任。
张生为元曲《西厢记》里的男主人公,名为张珙。
夏商(1969- )
原名夏文煜,著有长篇小说《东岸纪事》《乞儿流浪记》《裸露的亡灵》等。
夏商,是朝代,所以他的儿子,叫夏周。
叶开(1969- )
原名廖增湖,著有《口干舌燥》《我的八叔传》等。
叶开,原为古龙小说《边城浪子》《九月鹰飞》主人公神刀堂堂主白天羽和魔教公主花白凤之子,师承“小李探花”李寻欢,得“小李飞刀”真传。
冯唐(1971- )
原名张海鹏,著有《万物生长》《不二》等。
出自《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这个“冯唐易老”又出自于《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汉文帝时的大臣叫冯唐。
一次汉文帝乘车遇到冯唐,谈到赵将李齐才能,并感慨自己没有廉颇、李牧一样的将领去抵御匈奴的侵犯。冯唐直言道:“即使汉文帝有这样的将领,也不会任用。”这是冯唐自比廉颇。因为冯唐出仕尚晚,且因汉武帝求贤时已经年过古稀,心有余而力不足。后世学者文人通常用冯唐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作家冯唐说,在短暂的人生里,我要做很多的事情,故名冯唐。
十年砍柴(1971- )
原名李勇,知名专栏作家。
十年砍柴从6岁到16岁,整整砍了10年柴,故名:十年砍柴。
乔叶(1972- )
原名李巧艳,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河南话“巧艳”音似“乔叶”,因此得名。
朱山坡(1973- )
原名龙琨,广西作协副主席。
因为出生在一个叫朱山坡生产队的地方,就以此为笔名。
鬼金(1974- )
原名刘政波,著有小说集《用眼泪作成狮子的纵发》、长篇小说《我的乌托邦》。
鬼子+斯蒂芬·金=鬼金。鬼子即广西作家廖润柏,笔名鬼子。
张楚(1974- )
原名张小伟,河北唐山人,河北文坛“河北四侠”之一。
我问张楚为什么起这个笔名,张楚对我说:“这名字朗朗上口啊,你不觉得读起来张楚很好听吗?另外张是个多么俗的姓儿啊,起名儿太难了。后来就用这个笔名发了第一个小说,我一些朋友让我改名儿。我就跟他们说,我写了这么十多年,终于发了第一个小说,还改名儿,不改了就用这个张楚!后来就一直就用下来了。”
庆山(1974- )
原名励婕,曾用笔名安妮宝贝。
2014年6月,“安妮宝贝”发微博证明自己笔名改为“庆山”,“庆”是有一种赞美敬仰的方式,而不是消极的、灰暗的态度。至于“山”,则是因为旅行。她爬过非常多的高山,山是有神的,它跟天地都联结在一起,有一个词叫“静山如如”,这个词她比较喜欢,所以把两个她喜欢的字组合成一个名字。
田耳(1976- )
原名田永,当代作家,著有《天体悬浮》《风蚀地带》《一个人张灯结彩》等。
当地人称呼男都在姓名后面加个“儿”,用“田儿”发表作品不妥,于是原名田永的田儿把名字改为田耳。
潘采夫(1976- )
原名李耀军,专栏作家。
潘采夫是原南斯拉夫著名球星,全名达尔科·潘采夫(Darko Pancev),1965年生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首府斯科普里,曾经效力过国际米兰和贝尔格莱德红星足球俱乐部,司职前锋。在其参加贝尔格莱德红星队的91场联赛中,共打入84球。李耀军因为喜爱球星潘采夫,而以此为笔名。
阿乙(1976- )
原名艾国柱。
阿乙2012年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我有不少笔名,以前写专栏时用过四五个,比如李拜五、阿丙。阿乙是用得最久最经常的一个。写小说的时候一直用。我取的笔名意义很小,近乎于空白。这比我的原名艾国柱要好很多,不会给我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和责任感。”
曹寇(1977- )
原名赵昌西,著有《屋顶长的一棵树》《越来越》等。
因为他注册一个论坛时,那个论坛的初级会员叫“草寇”,高级会员叫“山大王”什么的,他注册了当然是初级会员,换个字,使它看起来像个人名而已。
天下霸唱(1977- )
原名张牧野,网络小说作家,著有《鬼吹灯》。
因为唱歌太难听,一唱朋友都跑光了,故名天下霸唱。
当年明月(1979- )
原名石悦,《明朝那些事儿》作者。
出自宋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沧月(1979- )
原名王洋,著有《听雪楼》《鼎剑阁》《镜》等。
“沧月”出自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