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寸能裁割成小二寸嘛_二寸能裁割成小二寸嘛割多少
藏书,之书,书之二寸能裁割成小二寸嘛_二寸能裁割成小二寸嘛割多少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二寸能裁割成小二寸嘛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二寸能裁割成小二寸嘛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藏书十约序
国初孙庆增著《藏书纪要》,详论购书之法与藏书之宜,以及宋刻名抄何者为精,何者为劣,指陈得失,语重心长。洵收藏之指南,而汲古之修绠也。惟其时距元、明相近,流寇之乱未遍东南,甲乙鼎革之交,名山故家所藏,亦未全遭蹂躏。今自洪杨乱后,江浙文物之会,图籍荡焉无存。好事者相与收拾于劫燹之馀,有用之书犹幸多存副本,所失者文集、说部,小数而已。乾、嘉诸儒,相务表扬幽潜,凡古书之稍有益者无不校刻行世。然迭更丧乱,板刻多毁,印本渐稀。余按四部目搜求三十年,仅乃足用,而宋、元、明、国朝诸家文集,缺者颇多。日本一耆宿,藏我国顺、康以至嘉、道文集极多,有清诗万卷楼之目。蓬莱、方丈,望若仙居,惜哉不能越海飞渡也!夫在今日言收藏,不独异于孙氏之世,且异于乾嘉之世。半生心力,累万巨赀,所得如此,则其甘苦不可以不示人。每思古人有节衣缩食,竭力营求,雨夕风晨,手抄甚苦者,余幸所处优裕,又无嗜好萦扰于心,虽未能鼓腹而嬉游,亦未尝过屠门而大嚼。又思古人有豪夺巧取,久假不归,朋旧因而绝交,童仆见而引避者,余幸达观随化,鹰隼无猜,借非荆州,乐同南面。
是皆足以自慰也。顷者山居避难,编目始告成。因举历年之见闻,证以阅历之所得,述为十约,以代家书。子孙守之去之,余固不暇计矣。辛亥冬至前一日,叶德辉序。
藏书十约
购置一
置书先经部,次史部,次丛书。经先《十三经》,史先《二十四史》,丛书先其种类多、校刻精者。初置书时岂能四部完备,于此入手,方不至误入歧途。宋元刻本,旧抄名校,一时不能坐致。寻常官板、局板,每恨校勘不精,今有简易之法,尚不近于滥收。经有明南监本,皆杂凑宋监、元学诸刻而成,其书亦尚易觏。而北监本、毛晋汲古阁本次之。此板之旧者,为乾嘉以前学者通用之书。官刻有武英殿本为最佳,广东翻刻则未善。嘉庆末年,阮文达元以家藏宋元本注疏及单注单疏合校刻于南昌府学,凡诸刻文字之异同,各为校勘记附后,而于书中文字异同之处,旁刻墨圈识之,依圈以检校勘,读一本而众本皆具。此在宋岳珂刊《九经三传例》外别开一径,启人神悟,莫善于斯。后来各省翻刻尽去其圈,实为乖谬。刻一书而一书废,宁可阙如,不可取以充数也。史亦以明南监《二十一史》为善。其板亦杂凑宋监、元路诸本而成,惟其板自明以来递有补修。国朝嘉庆时,其板尚在江宁藩库。
明正德时,印本补板尚少,难得其全。嘉靖、万历后,修板多诸生罚项为之,最为草率。而北监本之脱误,尤为荒唐。明沈德符《野获编》云:“诸史校对卤莽,讹错转多。至于《辽》、《金》诸史,缺文动至数叶,俱仍其脱简接刻,文理多不相续,即谓灾木可也。”毛晋汲古阁仅刻《十七史》,中有据宋本重雕者,惜亦不全。或以邵经邦《弘简录》续之,究属不类。故南监本外,则以武英殿刻本为完全。当时馆臣校刊多据宋刻善本,又处分颇严,故讹误遂少。若得明南监正德前后本,则宜以明闻人诠刻《旧唐书》、武英殿活字聚珍本《旧五代》、康熙原修《明史》配合以成全书,不宜以寻常习见之本羼入也。丛书则明弘治间华珵重印宋左圭《百川学海》、程荣《汉魏丛书》、毛晋《津逮秘书》、《武英殿聚珍板丛书》、福州、江西、浙江均有重刻。福州最全,浙刻最少。及今访求殿印原本,尚不甚难。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潘仕诚《海山仙馆丛书》、伍崇曜《粤雅堂丛书》,其书多而且精,足资博览。俟有馀力,徐求他刻丛书及单行善本、旧刻名抄。于是次第收藏,举古今四部之书,皆为我有矣。
鉴别二
四部备矣,当知鉴别。鉴别之道,必先自通知目录始。目录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阮文达元《揅经室外集》即《四库》未收书目,兹从全集原名。为途径。不通目录,不知古书之存亡;不知古书之存亡,一切伪撰抄撮、张冠李戴之书,杂然滥收,淆乱耳目。此目录之学所以必时时勤考也。
欲知板刻之良否,前有钱曾《读书敏求记》,所见古子杂家,足资多识。而于刊刻年月、行格字数,语焉不详。惟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黄丕烈《士礼居题跋记》以下,近有聊城杨绍和海源阁《楹书隅录》、常熟瞿镛《铁琴铜剑楼书目》、仁和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归安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张、瞿、丁、陆四家之目,全抄各书序跋,最足以资考据。所谓海内四大藏书家者。又有揭阳丁日昌《持静斋书目》、日本森立之《经籍访古志》。
宜都杨守敬刻有《日本访书志》、《留真谱》二书,可备参考,不尽可据。
此数家者,皆聚乾嘉诸老之精华,收咸丰兵燹之馀烬,虽宋椠、名抄,不免一网打尽。然同时传校之本,及北方故诸家百年未出之书,如剑气珠光,时时腾跃。余藏子、集两部,多得之商丘宋氏、诸城刘氏。故家志目,虽不能供我渔猎之资,而实藏书家不可少之邮表也。至于国朝诸儒校刻善本,罕有列于目者。然孙星衍《祠堂书目》时亦载之。倪模《江上云林阁书目》、丁日昌《持静斋书目》所载渐夥。近人张文襄之洞《书目答问》,则专载时刻,便于读者购求,依类收藏,可无遗珠之憾。最要者无论经、史、子、集,但系仿宋、元旧刻,必为古雅之书。或其书有国朝考据诸儒序跋题词,其书亦必精善。明刻仿宋、元者为上,重刻宋、元者次之。有评阅者陋,有圈点者尤陋。闵齐伋、凌濛初两家所刻朱墨套印子、集各书,亦有评语圈点,而集部尚佳。抄本有元抄、明抄之分,有蓝格、绿格、朱丝阑、乌丝阑之别,且有已校、未校之高低。元抄多薄茧,明抄多棉宣。元抄多古致,明抄多俗书。
此就佣书者言之。名人手抄,则一朝有一朝之字体,一时有一时之风气,明眼人自能辨之。证以书中避讳,始于某帝,终于何时,尤易辨别。金、元刻本,北宋胶泥活字本,均不避讳。重刻宋本多存旧讳,则以纸墨定之。有经名人手抄、手校者,贵重尤过于宋、元。有名人收藏印记者,非当时孤本,即希见之书。此类为杨、瞿、丁、陆所未见者尚多。书摊庙集,时一遇之,是在有心人之勤于物色而已。
装潢三
书不装潢,则破叶断线,触手可厌。余每得一书,即付匠人装饰。今日得之,今日装之,则不至积久意懒,听其丛乱。装钉不在华丽,但取坚致整齐。面纸以细纹宣纸染古铜色,内裱以云南薄皮纸,钉时书面内衬以单宣或汀贡,汀州所造竹料厚者。或洁净官堆,或仍留原书面未损者。本宜厚,不宜薄,钉以双丝线。书内破损处,觅合色旧纸补缀。上下短者,以纸衬底一层,无书处衬两层,则书装成不至有中凸上下低之病。书背逼至钉线处者,亦衬纸如之。衬纸之处钻小孔,一孔在衬纸,一孔在原书之边,以日本薄茧纸捻条骑缝跨钉,而后外护以面纸,再加线钉。线孔占边分许,而全得力于纸捻。
上一篇:(扯线木偶)-扯线木偶辛丑条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