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七君情出自愿婚不由己
马赫,乌克兰,红军七君情出自愿婚不由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七君情出自愿婚不由己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七君情出自愿婚不由己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917年,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随即俄国内部陷入了动荡和混战。在这关系到俄国乃至全人类命运的战场上,斗争的主要两支力量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和邓尼金、高尔察克等人率领的各路白军,他们分别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向。
而在红白两道主色之外,还有一抹奇异的黑。这只黑色的力量主要活跃在乌克兰广袤的原野上,它拥有着自己的思想——无主义,并曾经一呼百应,掌控千军万马。这就是乌克兰黑军。
上图_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国苏维埃武装起义)
一、“安那其主义”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存在着一种政治思想。这种思想主张不要管理机构,不要统治权威,人人自有独立平等。通过人和人之间的友好互助自愿结合,构筑成一个人间天国。
这种思潮就是“无主义”(Anarchism),又音译成安那其主义。安那其就是古希腊语无领导、无权力的意思。
到了19世纪中叶,无主义在欧洲发展成熟,形成系统的理论。涌现出了施缔纳、蒲鲁东、巴枯宁等无主义思想家。无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的世界观,、法律凌驾于个人之上,应当被扬弃消灭。施缔纳认为,我就是个人,除了我以外,国家、法律、秩序都是强加在“我”上的专横。蒲鲁东进一步主张“不要任何党派、不要任何政权、公民绝对自由”,巴枯宁更为激进,说要“破坏一切国家,建立自由的组织”。
上图_ 蒲鲁东(1809年1月15日——1865年1月19日)是法国政论家,经济学家
二、乌克兰——无主义的沃土
乌克兰茫茫草原,充满着易燃的干草,无主义的思想火花撒下,很快就会造成燎原之势。
乌克兰的顿河到第聂伯河流域,长期生活着哥萨克族群。哥萨克人原先是不堪地主贵族压榨的逃亡农奴。来到乌克兰草原,过上游牧的生活。骑术精湛、能征善战,具有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为追求自由不惜命。哥萨克一词本身就是自由人的意思。哥萨克自由不羁的传统,使得无主义在乌克兰的壮大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但更为重要的还是经济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乌克兰农村私有制经济发达,沙俄帝国90%的小麦产自乌克兰,农民平均5人就拥有一匹马,1905年,农民共拥有20127千亩的土地。农村小生产者思想意识浓厚,同俄罗斯地区的村社集体化生产模式改革不入,后来布尔什维克在乌克兰地区征收土地,就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
但同样地,土地私有制也导致了乌克兰地区土地分配的集中,地主富农占有大片的田地,万分之五不到的地主农场,却占据着全乌克兰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中下层农民“均田免赋”的意愿十分强烈。
上图_ 乌克兰f地图
与此同时,乌克兰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乌克兰民族主义开始发展壮大,“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乌克兰精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属于单一民族,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并自由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化。”沙俄对此自然是横加镇压,取缔民族主义组织,逮捕流放民族主义者,甚至不允许说乌克兰语。
由于民族歧视政策,乌克兰地区城市里的商人、白领、公务员、工程师大多为俄罗斯人。乌克兰地区的俄罗斯人中,有48.2%从事工商业和行政工作,而乌克兰人中只有9.3%的非农业人口。
综上所述,一方面是发达的小农经济带来浓厚的个人主义观念,导致了乌克兰人对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的执着;一方面是沙俄的压迫、贫富差距的拉大,导致了乌克兰人反对沙皇统治者,主张“均贫富”的意愿强烈。这两个因素,形成合力,为乌克兰地区无主义繁衍壮大提供了肥沃土壤。
在当时的乌克兰,各种无主义学说流行泛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克鲁泡特金的学说。该学说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以社会互助团体取而代之。通过公民的互助,实现土地、房产等的共同所有。乌克兰“黑军”的意识形态,就来自克鲁泡特金。
上图_ 克鲁泡特金( 1842年12月9日-1921年2月8日),俄国地理学家
三、“马赫诺老爹”
内斯托尔·伊万诺维奇·马赫诺是黑军的领袖,人称“马赫诺老爹”。
马赫诺1888年出生乌克兰古里亚依波的一个底层农民家庭,是五个孩子中的老小。出生十个月,父亲去世,做过牧羊人、长工、佣人、铁厂学徒。可谓人间辛苦、世态炎凉通通尝遍。故而从小就有了要做劫富济贫“罗滨汉”式人物的理想。
1905年,俄国爆发了革命。各种反沙皇的运动纷纷兴起。马赫诺参加了当地由瓦尔德马·安东尼组建的反组织。1908年因参与刺杀局长被逮捕,被押到莫斯科的监狱服刑。
在监狱里,马赫诺结识了无主义知识分子阿尔西莫夫。在同阿尔西莫夫的交往中,马赫诺学习到了无主义的思想理论。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沙俄被推翻,新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宣布大赦天下。马赫诺被释放,回到乌克兰老家古里亚依波,开始将他改造社会的理论,付诸实践。
上图_ 马赫诺,乌克兰无主义者
马赫诺回乡后,作为反抗沙皇的英雄,受到了当地人的广泛拥护。他组织起一个农民联盟,四处打土豪分田地,做着梁山好汉们的勾当。贫苦农民纷纷响应,很快拉起了一支大队伍。
当时的乌克兰风云激荡,处在时代的疾风骤雨中。1917年4月,基辅召开了乌克兰中央拉达大会,宣布乌克兰独立,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这个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内部有民族主义者、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党,各种政治派别互相斗争,根本无力掌控政局。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也在乌克兰积极活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对峙。乌克兰局势一片混乱。
在这天下大乱的时刻,德国人又插了一脚进来。1918年,列宁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缓和国内形势,给新生政权争取生存实际,苏俄于3月3日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将乌克兰的大片队伍割让给德国。德国人在占领区成立了傀儡政权“乌克兰国”,人称“盖特曼”,盖特曼是乌克兰语对传统部落领袖的称呼。
上图_ 布列斯特和约,全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签字现场
为了抵抗德国人,马赫诺来到了莫斯科,拜见了无主义思想的大师克鲁泡特金,就如何乌克兰结束混乱,进行了讨论。克鲁泡特金嘱咐他说:
“必须记住,我们的的斗争不允许多愁善感,无私、心灵和意志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可以战胜一切”
这句话给了马赫诺极大的精神振奋,在今后的战斗中,始终激烈着马赫诺,成为了他的人身信条。
马赫诺在莫斯科还拜会了列宁。列宁不支持马赫诺的无主义思想,但肯定了黑军的一些贡献,并承诺在适当时候会帮助黑军,还给了马赫诺回家的路费。
马赫诺回到乌克兰后,整肃队伍,发动农民对抗德军。在作战中,马赫诺英勇顽强,身先士卒,威望急剧上升,被下属尊成为Bakto(意为小爸爸,中文资料多译为“老爹”)。他的队伍也迅速发展壮大,他采用黑色的旗帜,旗上画着骷髅,如同海盗旗一般,故又被称为“黑军”。
上一篇:东海龙王叫啥_东海龙王小龙女叫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