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海南粉)-海南粉图片高清
海南,我的,品牌(海南粉)-海南粉图片高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海南粉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海南粉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一个北方汉子,在海南生活了近23年,对于海南小吃的热爱,莫过于一碗腌海南粉了。1998年1月份,我踏上了这片红土地,感受到这一片土地的热情。清晨,在老爸茶店里,当一碗碗粘乎乎的粉映入我的眼帘时,也没有什么好奇,第一感觉总是这么的粘乎乎的,有啥好吃的,这也不挡饱啊,这么细的粉,估计一小时后又饿了吧,哪里抵的过家乡的面条?
当我一年一年这么走过来,对海南粉可以用痴迷来形容。甚至在2010年的时候还开了一家海南粉店。
当时我刚刚退伍,对于创业有着一腔热情,我家附近有一家小早餐店,一位大姐做的海南粉特别的好吃,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自己不会做,可不可以请她一起合作呢?
得知大姐是文昌人,她的老公是一名走南闯北的厨师,在沈阳、北京都做过厨师长,又刚刚从内地回来海南发展,这更引起了我与他们合作的兴趣。经过几次沟通交谈,我顺利得到了她和她老公的信任,我出钱,他们出技术,利润五五分成,就这么在海口市世贸文华菜市场里的一个铺面中开始了我的创业之路。
2010年的时候,海南粉的价格还徘徊在3-4块之间,5块以上的价格的几乎没有。我的粉当时就卖到了5块钱一碗,在当时可谓一支独秀。首先我的配料用的是最好的,还在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改良了一下。再次我的店从形象标识,装修风格到软件配置,都和当时的西餐厅类似,小票机打印,明厨明灶,先买单再吃早餐,我可能是这个海南粉早餐行业里最先实施起来的。
“三碗粉”的诞生
海南粉是海南省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深受海南百姓和岛外游客的喜爱。然而这一知名的本土小吃却陷入了尴尬境地:生产环境恶劣、连起码的卫生防护设施都没有、生产设备简陋陈旧、产品无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更是千店千味。除了几个做了几十年的老店名头大一些,几乎都是家庭作坊式的呈现给消费者。
据当时的调查,海口当时只有几家正规的米粉加工厂,市场上销售的海南粉大多来自一些小作坊。这些小作坊没有卫生许可证,在隐蔽的民宅中,弄一台机器再招上几名工人就开张了。未获得卫生许可证,其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设备简陋、陈旧,产品生产无标准,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曾经有过报道,有食客吃了海南粉后出现呕吐、头晕等食物中毒症状。相关部门为此对海南粉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了全面调查。这一事件也使得海南粉再次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海南粉在海南生根发芽了几百年,竟然没有一个叫得出来的名字,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做一碗响当当的名牌海南粉店的想法。于是,“三碗粉”的牌匾就挂了起来。
起初,当一些本地老者经过店门口时,看到我一个操着普通话和他们交谈时,他们一脸嫌弃的就走开了,当时我疑惑不解,难道是因为我价格定的太高?问起了一起合作的大姐,大姐笑而不答,最终大哥说了一句:他们看你是外地的,他们以为,外地人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海南粉”来?我顿时无语。海南人的嘴和广东人的嘴一样叼,吃东西认口味,一个味道不对,永远不来你家吃。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个痼疾。
“海南粉”半价招揽顾客,用了一周的时间,用价格把他们拉到了店里,最终还是味道让他们成为了我的老主顾。在当时还引起不小的轰动:世贸有家海南粉店,有点贵,但是好吃,关键店主还是个外地人。有些好奇的客人问起,为何叫“三碗粉”时,我给他们解释为:海南粉,河粉,抱罗粉,本店只经营这三种粉,立志要把海南粉发扬光大。
“三碗粉”的尴尬
2010年,一个40平的小店面,店租5000块,有老客了,拓展新客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才发现,只做海南粉,根本养不活这个店。当时的外卖平台都还没有兴起,这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最终,在师傅的建议下,猪脚饭,香菇鸡成了店里菜单上的家常菜,后来还添加了盐焗鸡。增加了这些后,周边的写字楼的订餐频次也多了起来,但是我们送不过来,固定电话都没空接,我是又要接电话,又要送外卖,经常把时间浪费在写字楼的电梯里,最高峰上下班的时间上去下不来,急的团团转。从来没有过的忙碌,风吹日晒雨打成了家常便饭,当时我的感受是,当兵12年都没有吃过这种苦。几个月下来,晒成了一个小黑人。一天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有一次打烊回家骑着电动车都睡着了,骑到了马路中间。
在经营7个月的时候,资金断裂,加上其他因素,最终忍痛关店。现在想起那段创业过程,还心有不甘。有朝一日,我还是想实现我心中的这个梦。把海南粉品牌发扬光大。
“海南粉”品牌之路的题外话
海南粉属于早餐的范畴,难登大雅之堂,但其之所以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也仅存在于市民的早餐桌上,正因如此,早餐随便对付吃,海南粉才长期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但这个尴尬并没有使海南粉这个品类消失,依然牢牢地在海南市民的早餐中霸占了一席之地。
品牌突围问题一:大酒店不待见、利润太薄。
你可能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十几元一碗面,甚至是广西的螺丝粉,但你看不到十几元一碗的海南粉。就是在2022年的现在,你要敢把海南粉的价格调到10元以上,除非在外卖平台上有扣点不得已外,线下这个价格足以致命,没人光顾你这家店,几乎是翘翘的了。很多酒店的早餐根本没有提供海南粉,因为形式单一,利润太薄,没有人愿意去在做了几百年的海南粉料上做点新花样,本地人固有的思维决定了海南粉只是一个地方小吃,难以走出海南岛,甚至是海澄文(海口、澄迈、文昌)。
品牌突围问题二:从粉的加工环节说起,正规军打不过地下作坊。
对于打造海南粉的品牌,曾有人投资几十万元搞了一家相当有规模的海南粉加工厂,办厂之初也有过打造一个海南粉地方品牌的想法,然而却遭到众多地下小作坊围剿。虽然地下作坊生产的海南粉不够卫生,但成本很低。而加工厂因为要按照严格的卫生以及制作标准,再加上一定人工成本,所以生产出来的海南粉成本每斤要比地下作坊高出2角。大多数的早餐店因为是小本经营,所以店主进货的唯一标准就是进货价格,最终在坚持2个多月亏损了十多万元后,草草关门。
品牌突围问题三:政策加持,市场正规化,才能给品牌化肃清道路
在海南粉几百年的历史演化中,也就从改革开放以来,才逐渐形成个别有规模的加工厂,之前也是这么小作坊式的,存在了这么多年。如有意识将海南粉发扬光大,我们也要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新的吃法,新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做成方便食品,泡了就能吃的海南粉。海南粉就像是一个没有被完全开发的金矿,正等待有想法,有实力的公司和有远见的人,去整合资源,逐渐引导品牌化经营,多策并举,百家争鸣,方有机会突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