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什么)
鲁滨逊,爱丽丝,汤姆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鲁滨逊在岛上种粮的第一年收获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克雷洛夫是世界上杰出的( )作家之一。(寓言)
4.《蚂蚁》这个故事描述的是真实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人。)
5.《克雷洛夫寓言》中,下列哪个故事表达了真才实学的人往往十分谦卑谨慎,从不张扬的道理?( ) (《两只桶》)6.《伊索寓言》里《农夫和蛇》中的蛇醒后( )。(把农夫咬了。)
7.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仅凭经验的故事是( )。(《驮盐的驴》)
8.在《狼和杜鹃》中,狼说路的尽头是天堂一般的地方,那里的人温和得像( )(羊羔)
9.在《树叶和树根》中,树叶在跟( ) 吹嘘自己。(轻风 )
10.在《狮子分猎物》中,狮子把猎物都分给了( )。(自己)
11.( )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刻舟求剑 )
12. ( )比喻自已欺骗自己。(掩耳盗铃)13.《老鼠和猫》这个故事说明,聪明人( ) ,不会再受伪装的欺骗了。(吃一堑,长一智)
14.在《狗、人、猫和鹰》中,( )才是最守信用的。 (狗)
15..《狗的友谊》中,巴尔博斯和波尔康因为( ) 翻脸撕咬。 (一根骨头)
二、判断题1.《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甘蝇。( 错 )2.蛇换了一身新皮,想和农夫做朋友,结果农夫同意了。( 错 )3.《杰米扬的鱼汤》中,杰米扬的邻居福卡不喜欢喝鱼汤。(错)4.猴子最后成功地捞起了掉到井里的月亮。(错)5.每天坐在树桩旁等待兔子的宋国人的土地都荒废了。(对 )6.《猫和梭子鱼》中,梭子鱼最后了。(错)7. 《伊索寓言》中记载的主要是古埃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 (错)
四年级下册
一、《十万个为什么》采录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问题,并以简明活泼的语言介绍基本的科学知识。这部书自上个世纪60年代在我国出版以来,已使无数中国青少年迈进知识大门。
作者:米·伊林,1896年生于乌克兰,1953年逝世。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米·伊林学识渊博,一生从未间断过对知识的追求。他每写一本书,似乎都是重新读一个大学,要读几十本书和几百篇科学论文。
二、《看看我们的地球》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外部和内部的物质结构以及它们存在的状况,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保护地球、利用地球资源。
三 、《灰尘的旅行》为我们详细解答了灰尘的来源、灰尘的危害等问题,不但可以启发我们对大自然环境的审视,注重环保,同时还能激励我们对未来探索的兴趣与信心。
四、《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是学者贾兰坡专门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而写的科普书。《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介绍“人类起源学”的基础知识,讲述人类的起源及进化问题。
五、练习题:
1.《看看我们的地球》是一本( )。(科学著作)
2.李四光在《看看我们的地球》中,讲述了人类起源的问题的篇章是( )。 (《人类起源于中亚么?》)
3.中世纪欧洲贵族在床顶安装帐幔的目的是( )。(阻挡臭虫)
4.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衫比穿三件衬衫( )(更冷)
5.细菌最喜欢的温度是( )。(37摄氏度)
6.血液被包在血管里,细菌若要侵入血流!中,必先攻陷皮肤和 ( )。
(黏膜)
7.21世纪古人类学者和旧石器考古学者面临的三大课题中,有 ( )
(人类起源的时间、人类起源的地点、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先进与落后的重叠现象)
8.《看看我们的地球》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著名的( )。
( 李四光)(地质学家)
9.关于燃料的种类,就形式上说,有( )( )( )三种;就实质上说,不过( )( )( )三大宗。
(固质)(液质)(气质)(木材)(煤炭)(煤油)
10.水通过阻止( )接触燃烧物来灭火。(空气)
11.想让面团膨胀,制成面包,需要在面团里加( )。(酵母)
12.灰尘里面夹杂着病菌和( ),它是我们健康危险的敌人。 (病毒)
13 .医学上用水,不许有一粒细菌( )的存在。于是就有( )的发明,就是将装好的( )放在杀菌器里消毒,将水内的细菌一概杀灭。
(芽孢)(无菌水)(蒸馏水)
14.《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采用了( )的写法,向广大青少年朋友解答了( )的问题。(第一人称)(我们是从哪儿来的)
15.《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的作者曾长期参与、后又主持了( )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并于( )(年份)发现了三件比较完整的( )头盖骨。
(周口店北京人)(1936年)(北京人)
五年级下册
一、《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1、内容摘要: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猪悟能、沙僧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绍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叙三藏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书故事的主体,写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西游记》书中孙悟空这个形象,以其鲜明的个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
2、人物简介:
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明灵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只着花果山水帘洞洞天说了一声,有谁敢进去,为我们寻个按家之地,不伤身体者,我等拜它为王,石猴借此机会将“石”隐去了。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的偶像。孙悟空也是传说的舍利子中最主要一颗名叫无谷舍利的利子后原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