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unix怎么读_unix怎么读音发音
贝尔,实验室,传奇unix怎么读_unix怎么读音发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unix怎么读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unix怎么读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UNIX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很难想象没有UNIX的话,还会不会有互联网,会不会有智能手机,至少,世界会大不相同。正因为重要,所以人们对其背后的故事兴趣十足。
虽然在网络上和许多书籍上都有UNIX起源和发展的故事,但其中鱼龙混杂,缺乏对UNIX历史发展的全面记录,甚至有一些不实信息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愈演愈烈。
这么多年来,人们也一直期待着有一本讲述UNIX发展历史的权威书籍,能够解开UNIX神秘的面纱,一睹那段波澜壮阔的宏伟史诗。
现在,终于有人写这本书了!我们终于等到了它——第一本全面记录UNIX起源与发展和背后人物故事的书籍:《UNIX传奇:历史与回忆》。
作者:[美] 布莱恩·W.克尼汉(Brian W.Kernighan)译者:韩磊
这本书是计算机先驱、贝尔实验室UNIX开发者成员之一、UNIX传奇见证者布莱恩·W.克尼汉继《C程序设计语言》后的又一重磅著作。书籍一经问世,并赢得全网好评,在亚马逊和豆瓣上吸引了众多读者,豆瓣评分高达9.3分,甚至有网友直呼“终于有人写了这一段故事”!
(某网友在豆瓣上评论)
毫不夸张地说,虽然写计算机历史的书籍很多,你可以选择看《黑客》、看《浪潮之巅》,看《硅谷百年史》......但是讲UNIX历史的书,你只读这一本便足以。
那么这本书为何值得如此佳赞?其中究竟蕴藏着什么奥妙让人如此上头?
今天,就让人邮君带领大家细探究竟吧!
01. 贝尔实验室打败所有人“不会再有任何机构能够超越贝尔实验室对国家科技发展做出的贡献。”——物理史学家 Michael Riordan
众所周知,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墨里山的贝尔实验室(Nokia Bell Labs)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室,没有之一。要知道,贝尔实验室可是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C语言、UNIX操作系统、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以及通信网等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
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几乎参与了每一个关键的技术里程碑。他们制造了第一台激光器和晶体管,发现了宇宙的起源,并利用通信卫星将世界连接起来。他们还发明了太阳能电池和第一台助听器等可实施的技术,在信息理论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1961年的贝尔实验室)
总而言之,那个时代的贝尔实验室以绝对实力碾压所有科研机构和各大公司,它代表着全球科技的最前沿,是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的源泉。因此它也被称为"创意工厂"或"皇冠上的宝石",具有无与伦比的创新产出传奇历史。
传奇之上,再造传奇。
作为昔日美国高科技的一张名片,贝尔实验室打败了所有人,同时,它还创造出了UNIX这个传奇操作系统!直到现在,贝尔实验室的官方网站上,仍把UNIX放在其伟大成就的第二位上。
(贝尔实验室官网上罗列贝尔实验室伟大成就,排名第二位的UNIX。图片为UNIX的两位发明者在PDP-11计算器上工作)
这个传奇的诞生始于1969年,当时贝尔实验室的两位计算机科学家肯·汤普森和丹尼斯·里奇正在寻找一个新的研究项目。他们在过去的五年里,作为贝尔实验室、通用电气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究小组的一部分,一直在为大型机开发一个名为“Multics”的实验分时操作系统。Multics项目雄心勃勃,但问题重重,导致贝尔实验室退出了这项工作。
而汤普森、里奇和其他几位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仍然想研究操作系统。他们决定从Multics中吸取最好的想法,并在较小的规模上实现。具体来说,就是在贝尔实验室一台很少使用的PDP-7微型计算机上编写。正是那年夏天,UNIX诞生了。
(一位女使用UNIX)
UNIX使不同计算系统的大规模联网以及“互联网”成为现实。UNIX团队继续开发了C语言,这为编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表现力的结合。两者都使计算变得更加 "便携"。
今天,Linux作为UNIX最流行的后裔,为绝大多数服务器提供了动力,大多数移动设备中都能找到UNIX和Linux的元素。
同时,C语言仍然是当今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UNIX虽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但它的影响力却只增不减。
UNIX技术本身对于现代操作系统和应用影响深远,是毋庸置疑的, 在《UNIX传奇:历史与回忆》中也给出了最谦虚而自信的描述。
技术之外,文化和组织部分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部分,这本书也娓娓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开放、平等、频繁交流、问题不设限、宽松、享受工作本身、注重知识传播、保持和高校的关系、友好的协作精神等是UNIX成功的重要原原因。
在本书中,最能体现这些的便是肯·汤普森在贝尔实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1966年,在肯·汤普森拿到伯克利分校的硕士学位后,贝尔实验室和另外几家公司都想聘请他,但他明确表态不想去任何一家公司上班。据肯·汤普森所言:“贝尔实验室问了6~8次,我都拒绝了——也是因为我没有雄心壮志。”即使是贝尔实验室招聘官上门,肯·汤普森仍未同意。但贝尔实验室的招聘官们也没有放弃,一试再试,甚至是提出支付旅费,邀请肯·汤普森去新泽西的贝尔实验室看看。
虽然肯·汤普森是为了去探访高中朋友而应邀前往一天,但当他到达贝尔实验室时,就被打动了:“一到哪儿,我就沿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的走廊漫步,两边办公室门上写的名字如雷贯耳。太震撼了。面试官是两位妙人......其中一位是林申。”而之后贝尔实验室的招聘人员还在他停留的第三站留下了一份入职邀请书,就这样,肯·汤普森被贝尔实验室的求贤若渴之心打动了,于1966年加入贝尔实验室,创造了大量影响计算机科学发展的伟大成果。
(UNIX之父——肯·汤普森)
贝尔实验室不仅仅在吸引优秀人才上下苦功夫,击败竞争公司,在对人员的管理上也颇有独特策略。
贝尔实验室的管理层技术能力很强,可以鉴别出优秀工作,而且从不干涉,也不会强求特定的项目或方法。正如接任比尔·贝克研究副总裁一职的布鲁斯·汉内在《贝尔系统的工程与科学史》一书中所说:“贝尔实验室的研究管理人员在符合机构宗旨的前提下,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尽可能大的自由度。研究人员都因其创造力而被选拔出来,公司鼓励他们充分地发挥这些能力。”
其中,诠释这种近乎绝对自由的最好例子之一就是肯·汤普森与乔·康登在实验室研发国际象棋计算机——Belle。肯·汤普森也带着Belle获得了多项国际象棋比赛的冠军,甚至还在实验室与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对弈,当然,这也给贝尔实验室在其他领域带来了知名度。
(Belle国际象棋计算机)
布莱恩·W.克尼汉认为“做好研究的最大秘诀是雇佣优才,确保让他们做有趣的事情,着眼长久,而且不横加干涉。当然,这并不完美,但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一般都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显而易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稳定的研究环境是贝尔实验室优于其他公司的制胜法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