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禨-禨祥宗
史记,天官,天文禨-禨祥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禨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禨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辛德勇
现代医学的科目,有个“五官科”,指的是眼、耳、口、鼻、喉这五种器官。这五种器官有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长在头上。古人谈到人的身体,所说“五官”,一般与此稍有不同,喉咙因为藏得深,通常看不到(所以西洋人才会有“深喉”一说),所以不能算。翻检古书,可以看到,过去较早占据这个位置的,是“形态”这个词语,即古人是把耳、目、鼻、口、形态合称为“五官”(《荀子·天论》)。
现代商业社会,老板用人,都很讲究相貌(其实古代皇帝选官,同样也很看重这一点,獐头鼠目的要想做官本来是不大容易的,可官做久了,很容易肉往横了长,也就是活生生长出一股横眉竖眼的横劲儿来),对女员工尤甚,而招聘告示上写明的要求,往往就是“五官端正”这四个字。
日本大安株式会社影印明万历本《金瓶梅词话》
看过《金瓶梅》的,或许有人还会记得,当年西门大官人让吴神仙给春梅看相,兰陵笑笑生做有如下一番描述:
神仙睁眼儿见了春梅,年约不上二九,头戴银丝云髻儿,白线挑衫儿,桃红裙子,蓝纱比甲儿,缠手缚脚,出来道了万福。神仙观看良久,相道:“此位小姐五官端正,骨格清奇。发细眉浓,禀要强。神急眼圆,为人急燥。山根不断,必得贵夫而生子。两额朝拱,位(主)早年必戴珠冠。行步若飞仙,声响神淸,必益夫而得禄三九,定然封赠。但吃了这左眼大,早年克父;右眼小,周岁克娘。左口角下只一点黑痣,主常沽啾唧之灾;右腮一点黑痣,一生受夫爱敬。”
天庭端正五官平 口苦涂朱行步轻
仓库丰盈财禄厚 一生常得贵人怜
神仙相毕,众妇女皆咬指以为神相。(《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九回《吴神仙贵贱相人 潘金莲兰汤午战》)
吴神仙所谓“五官端正”的评语,落在实处,都在春梅的脸上。若是依据这一通文字,把“五官端正”理解为颜面姣好,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错。
这春梅的颜面长得再好,再有福相,也不过是区区清河县里一个生药铺老板的通房丫头而已。出乎常人意料之外的是,在战国时人荀子的笔下,竟把这尘世凡人的“五官”同上天直接联系到了一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二,则天不能祸。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谓之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态),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
不惮其烦引述了这么长一段内容,是想让读者理解,荀子讲述的顺天应时的道理。这里所说“五官”,也就是耳、目、鼻、口、形能(态)五者,分明长在世人身上,却被荀子称之为“天官”,明里是要阐释天任其职、天成其功的语义,暗里则是在以上天“五官”来比附人身肉长的“五官”,而这当然要以苍天之上固有“五官”存在为前提。
那么,这个苍天之上的“五官”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呢?不大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朋友,乍听这话,可能会觉得有些怪异:难道我们头顶上这片天空真的像俗话讲的那样是个青天大老爷?要不怎么会有脸有“五官”?
这事儿,本来很简单,翻看司马迁写的《史记》稍微看一看,就一目了然用不着再做什么解释——哪怕是看不懂这天老爷的“五官”指的到底是什么,也很容易知道他老人家确实“五官”俱全,一样都没有少,全全乎乎地都摆在天上呢。
不过这事儿要说复杂,也还真的不那么简单,需要慢慢从头道来。
稍习《史记》的朋友都知道,司马迁创制的这种纪传体正史,除了“本纪”和“列传”这两项主体内容亦即起最基本的构件之外,还列有“世家”、“表”和“书”这三种构件。其中的“书”,《汉书》以下的正史通常改而称作“志”,用以载述各项所谓“典章制度”,其中也包含天文内容在内。
《史记》这篇“书”,名为《天官书》。到班固撰著《汉书》的时候,把篇名改成了《天文志》(具体撰著《天文志》的,是班固的同乡马续)。《汉书》这样做的结果,不仅直接造成“天文”一语的普遍流行和“天官”之称隐没不显,而且还在书中湮灭了堂堂“天官”的面目。
这事儿,让我们先来看《汉书·天文志》。《汉书·天文志》一开头,就把全天恒星分归五大区域,举凡“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一一加以叙述。这五大天区,分别名之曰中宫、东宫、南宫、西宫和北宫。“宫”字的本义,乃指房屋、处所,“五宫”意即五大空域。所以上述五宫之名,看起好像很合乎情理。
然而,《汉书·天文志》这些内容,原本是从《史记·天官书》里挪用过来的。核诸《史记》原本,可知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百衲本《二十四史》影印所谓“景佑本”《汉书》
《汉书·天文志》在展开全篇的主体内容之前,先列有下面这样一段“小序”:
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其伏见早晚,邪正存亡,虚实阔狭,及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历斗食,彗孛飞流,日月薄食,晕适背穴,抱珥虹蜺,迅雷风祅,怪云变气: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之象形,乡之应声,是以明君睹之而寤,饬身正事,思其咎谢,则祸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
接下来,才从中宫开始,依次叙及东宫、南宫、西宫、北宫各个宫区之内的一组组恒星,这样的叙述似乎也很自然,但若是回归到《太史公书》的原本里去,其叙事的逻辑,就显得很不通顺了。
今本《史记》,虽然也是依次讲述上述中宫、东宫、南宫、西宫和北宫五大空域的一组组恒星,可是,书中并没有上列《汉书·天文志》“小序”的内容,《天官书》一开篇,即为“中宫”云云,这中、东、南、西、北诸宫的叙述,直接同篇名“天官”相衔接,即先以上苍之“官”为篇名却接之以天庭诸“宫”,所谓前后抵牾,首尾横决,怎么看,怎么也对不上茬口。
上一篇:媞是什么意思-奭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