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永安建制)-太平天国运动永安建制
太平天国,永安,权力(永安建制)-太平天国运动永安建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永安建制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永安建制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谈起轰轰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时,多数熟悉“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整个运动的一次重大政变或内讧,实际上,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长达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里,太平天国政权还发生过一次表面看是建制立国,实际上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政变”。小伙伴知道是什么事件吗?今天纵横国史要讲的,是发生在太平天国初期一件影响重的大事:永安建制或永安封王。为什么说永安建制或封王事件是太平天国早期内部的一场表面看起来是建制立国,实际是一场悄无声息的“政变”呢?
一是永安封王前,萧朝贵构建了他的权力巅峰时代,但永安封王后,他退出了权力决策核心中枢。永安封王前,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是天兄、萧朝贵和天父、杨秀清两者的非对称二元架构体系,或者说是天王和军事共治(杨秀清、萧朝贵和冯云山、韦昌辉分别左右正副军师)的权力结构,并且是以萧朝贵为主的权力决策核心时期,又称之为“萧朝贵时代”。
也许小伙伴们不甚理解太平天国早期的权力结构体系,但之前我们已经说过,太平天国的权力体系是由宗教神权和世俗权力两部分构成的,这点大家都应该有所了解。从1843年上帝会的创建至1851年1月金田起义前,上帝会的权力结构以冯云山被捕事件(1847年7月)为分水岭形成两个简单的权力结构体系,即1843年至1847年7月冯云山被捕前,上帝会的权力结构呈现为单一的垂直一元结构:洪秀全—冯云山—各地头目—会众。但冯云山被捕导致上帝会内部权力结构发生断层,并留下了权力真空。此时当地出身的杨秀清和萧朝贵凭借自身胆量、才能和实力,以天父附体和天兄附体的伎俩,代天父、天兄传言,接手了冯云山被捕后遗留的权力空间,重组了上帝会的权力架构。
从1847年7月至1851年10月25日(农历)永安封王前,拜上帝会或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是天兄、萧朝贵和天父、杨秀清两者的非对称二元架构体系。此时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其实还包含了一个叫天王或军师共治的时期,即以洪秀全武宣东乡称王为分水岭:1848年9月至1851年3月洪秀全称天王截止,拜上帝或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是杨、萧两者的平衡时期;从1851年3月洪秀全称王封五军主将到1851年10月25日洪秀全再封首义五王截止,此时太平天国的权力结构是以天王和军师(或者说五军主将)共治时期。但该阶段无论是天王还是军师杨秀清及其他主将,都是以萧朝贵压制洪、杨、冯、韦及石诸人而成为核心权力中枢的。萧朝贵通过天兄下凡传言传达给洪、冯、杨等诸人,尽管杨秀清同样可以代天父传言,但在此期间,杨秀清因病而暂时退出了核心权力的争夺,而对权力的向往使萧朝贵屡屡以天兄频繁下凡传言推行高压政策,窃取了上帝会的最高权力,洪秀全和冯云山被迫奉天兄圣旨到花洲山人村“避吉”就是一个例证。
据载,从1848年9月天兄第一次下凡传言至1851年8月初一短短不足三年时间,萧朝贵就被天兄附体传言120多次。我们在前两篇关于太平天国权力转移和萧朝贵的文章中就说过,在这一时期,在天王洪秀全、冯云山的默许下,萧朝贵精心装潢和构筑了太平天国的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的权力体系,他力压代天父传言的杨秀清,形成了举凡上帝会的人事变动、洪秀全行踪、洪秀全家属安置、会众思想教育、会众奖惩、军师人选、私人生活、扯旗与称王时间、中枢决策、金田团营等等无论一切琐碎与关键事务都“俱决于天兄(萧朝贵)”的权力运作模式。
然而,仍须说明的是,此时期虽然萧朝贵力压洪、冯、杨诸人,但并不代表他们毫无权力,它只是说明此时拜上帝会或太平天国的权力分配是以萧朝贵为主、洪、杨诸人为辅的结构状况。
二是萧朝贵在永安封王前七天的受重伤使其在此后的太平天国政教军国事务中长期缄默,其天上的“天兄”此期间亦长期保持缄默,使其悄然淡出太平天国的权力核心决策中枢。
1851年闰八月一日,萧朝贵率领罗大纲诸将领攻占了太平军兴以来的第一座城:永安州城,这对太平天国来说,无异是一件具有里程碑式的大事,萧朝贵的威望也是空前的。然而,正当他希望进一步开疆拓土,大展神威之时,清军并没有给他机会,而天兄也并不见得庇佑他这个人间代理人。1851年农历10月18日爆发的水窦村之战,清军三路进攻太平军各营地,萧朝贵出城督战,尽管战役最终取得胜利,但萧朝贵受了重伤,天王以下各主要领导均到其榻前问安关心,萧朝贵也以天兄两次下凡安抚诸人。然而,在此后长达9个多月里,天兄保持了长期的缄默,而天兄的人间代理人萧朝贵亦不再参与太平天国的政教和军国事务。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史景迁教授在其《太平天国》一书中曾注意到这个事,并疑问此期间太平天国内部是否发生了政变?但史先生没有进一步考证,也没有对政变做任何界定解释。根据相关的研究和史料显示,水窦村之战萧朝贵是受了非常严重的伤,以至于他失去了行动能力,甚至是语言思维能力,导致“天兄”长期缄默,自己亦无法参与太平天国各项政教军国事务,并由此而悄然淡出了太平天国权力核心决策中枢。
三是萧朝贵水窦村之战受伤后的第七天,洪秀全即在永安封王,并象征地封曾一度掌管天国全权事务的他为西王,屈居杨秀清之后。
1851年8月,萧朝贵为太平天国打下了军兴以来的第一座城市,结束了他们军兴以来的9个多月东北西走、颠沛流离的生活,并在早期构建了太平天国的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还组织了开了起义前的各项准备事务,因此有史学家认为萧朝贵才是太平天国的真正锻造者。然而,在1851年10月18日水窦村之战受重伤后的第七天,即10月25日,洪秀全却突然在永安州正式颁布诏旨,册封五王:左辅正军师杨秀清为东王,右弼又正军师萧朝贵为西王,前导副军师冯云山为南王,后护又副军师韦昌辉为北王,达胞弟石达开为翼王,羽翼天朝,并强调,“以上各王,俱受东王节制”。
显然,对于早期功绩如此卓著的萧朝贵而言,永安封王屈居杨秀清之后,似乎令人大为惊讶。但你不得不承认,永安封王改变了太平天国的政治权力格局,杨秀清取得了太平天国的军权、政权、神权的主导权,而原来与杨秀清平起平坐(洪秀全武宣东乡称王时,杨、萧分为左右军师,权力一样,而天国下发各檄文,均为东西两王联名颁布,或者说萧更强势一点)的萧朝贵,却突然在制度上成为受东王节制的王,形成了东王节制诸王,一家独大的局面。此时,无论是原本与杨秀清平起平坐、代天行传言的萧朝贵;还是上帝会的实际创建者冯云山,都退出了权力决策最高核心,而资历尚浅的韦昌辉、石达开则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本与杨秀清抗衡。
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占据永安城2月月的洪秀全为什么不在刚占领时就封王,却在萧朝贵受伤后的第七天大肆封王?是为了弥补萧朝贵受伤后遗留的权力空间,还是重新切割最高核心领导人的权力空间?二是为什么攻占永安后,洪秀全及其太平军在永安逗留数月之久?是在休整内部,还是商量重新分配权力空间?三是为什么永安封王大事,天兄或萧朝贵保持缄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