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毛霉是真核还是原核 毛霉是真核还是原核
细胞,细胞器,叶绿体毛霉是真核还是原核 毛霉是真核还是原核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若停止光照,C3、C5、NADPH、ATP含量如何变化?若气孔关闭(CO2减少),C3、C5、NADPH、ATP含量如何变化?
C3与C5增减相反,NADPH和ATP增减相同,NADPH和ATP与C5同增同减。
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光照强度,增加光照时间,增加CO2浓度,增加无机盐的含量。
合理密植和套种的原理?增加光的利用率。
施用农家肥的原理是?微生物将农家肥分解后产生的CO2供给给光合作用,剩余的无机盐供给给农谷作物的生命活动。
什么是化能合成作用?利用无机物氧化来制作有机物。代表生物有哪些?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 该类生物是自养还是异养?自养 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分解者?生产者
化能合成细菌与光合作用植物的区别?一个是利用化学能转化成ATP,一个是利用光能转化成ATP。但它们的暗反应都是相同的,都是将CO2固定并还原成有机物。
正午时分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正午时分光照强度过大引起温度升高蒸腾作用加强,植物气孔关闭进入的CO2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
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一定是葡萄糖?还有可能是淀粉或者蔗糖。
无光时光合作用会停止,但是呼吸作用永远存在。
为什么沉底的叶片会上浮?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了O2细胞间隙充满了O2导致叶片上浮。
为什么叶子是绿色的?叶片吸收向其它颜色的光,反射绿光。
光合呼吸综合知识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的[H]虽然表示一样但是呼吸作用NADH光合作用NADPH。
(1)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中各种元素的去向①、O2②、NADP+③、ADP和磷酸(Pi)④C5 [H]代表NADH
①C3的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②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③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⑤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⑥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图中的两个[H]不同
(1)细胞呼吸对应点(A点)的移动:细胞呼吸增强,A点下移;细胞呼吸减弱,A点上移。
(2)补偿点(B点)的移动
①细胞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CO2(或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左移。
②细胞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O2(或光)补偿点应右移,反之左移。
(3)饱和点(C点)和D点的移动:相关条件的改变(如增大CO2浓度)使光合速率增大时, C点右移,D点上移的同时右移;反之,移动方向相反。
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日变化曲线分析
自然环境中一昼夜植物CO2吸收或释放速率的变化曲线
a点:凌晨,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CO2释放减少。
b点:有微弱光照,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c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c点:上午7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ce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
d点: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e点:下午6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ef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fg段:没有光照,光合作用停止,只进行细胞呼吸。
bf段: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段。
ce段: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
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S1-(S2+S3)(S1、S2、S3分别表示曲线和横轴围成的面积)。
值为正则植物能生长,值为负则植物不能生长。
密闭容器中一昼夜CO2浓度的变化曲线
(注意:分析光合作用或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时,应分析曲线变化趋势的快慢,也就是斜率。)
AB段:无光照,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
BC段:温度降低,细胞呼吸减弱(曲线斜率下降)。
CD段:4时后,微弱光照,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
D点: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DH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其中FG段表示"光合午休"现象。
H点:随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
HI段:光照继续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细胞呼吸强度,直至光合作用完全停止。
I点低于A点:一昼夜后,密闭容器中CO2浓度减小,即光合作用大于细胞呼吸,植物能正常生长(若I点高于A点,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细胞的增殖
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是什么?细胞的大小影响物质运输效率。卵细胞较大利于物质交接吗?不利于
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哪3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
人体细胞一般以什么方式增殖?有丝分裂 什么细胞会进行无丝分裂举例?蛙的红细胞
无丝是指没有什么?没有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什么叫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是什么期?分裂间期
如果要观察细胞分裂过程,选择分裂期长的还是短的?短的
分裂间期
第一阶段G1期——DNA合成准备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几小时到几天
第二阶段S期——DNA复制到完成复制 几小时
第三阶段G2期——RNA、蛋白质的合成 1~1.5小时
有丝分裂各时期有何特点?
a. 前期:最明显变化——核中出现染色体
1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2 从细胞的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梭形的纺锤体
3 间期复制的染色体,螺旋缠绕,逐渐缩短变粗,形态愈发清楚,形成染色体结构
4 每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姐妹染色单体——指间期复制的形态结构相同,组成相似的两条染色质物质,两者并列分布,只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相连,两者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纺锤体: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梭形的纺锤状结构。
着丝点:染色体中与纺锤丝相连的区域,与染色体的移动有关。是连接染色单体的结构,是染色体的记数标准
b. 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1 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清晰可见。
每个着丝点两侧都附有纺锤丝,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在细胞中央平面,该平面与纺锤体中轴垂直,类似于地球的赤道位置——称为赤道板
c. 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体数加倍
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使细胞两极各有一套形态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该时期完成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保证亲子细胞的一致
d. 末期:完成核的重建
染色体形态变化:由高度浓缩状态逐渐解螺旋成细长、盘曲的丝成为染色质状态
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核膜将染色体包裹起来成为两个新的细胞核
赤道板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实体结构),在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
质分裂: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一分为二,成为两个新的细胞。子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状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