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_石壁精舍还湖中作ppt
的人,诗风,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_石壁精舍还湖中作ppt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诗歌发展到这里,已经出现精巧的对仗了。像上一联“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和这一联“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都是标准的对仗句,不过这个时候还只能称之为“对偶”。真正成为诗歌对仗要求,要到初唐上官仪手中,不过各种上下联对偶的形式,已经开始在精美的南朝诗歌中大量出现。
湖中岛上回家的路并不是很畅通,需要扒拉开这些浓密的野草,终于到家,我心情舒坦地关上门窗。
前面六联十二句,是描叙诗人整个从清早出谷到晚上归家岛上的过程,中间写了四句景物,然后心情愉悦地关上门。整个过程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剩下的自然就是对于过程的感想。写事之后进行总结和拔高,就是我们小学生写作文的方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在文理上也就处于这个阶段。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虑”,思虑。“澹”,澹泊。“意惬”就是惬意,舒适。“理无违”,心里没委屈,不违背自己的愿望。注意这种“意惬”虽然随心所欲,但是并没有超出自身能力的欲望,这才是“虑澹”,是真正的散仙生活。
我考虑东西很少,没有什么思想杂念,所以呢,什么东西在我看来都不那么重要,我只要活得随自己的心,不违背自己的情。
——这其实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诗人十几岁就是康乐公,要钱有钱,要地位已经到了人臣之极,你总不至于想当皇帝吧?到了这个地步,自然是无欲无求了。别人追得要的功名利禄在他看来,当然不重要了。这样的条件,自然是够资格说“物自轻”的。
这两句开始进入感触抒发,依然保证了上下句对仗。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摄生客”是什么意思呢?“摄”,摄取,吸取。所以“摄生客”就是比“养生客”更高级的修行者,是从大自然吸取生命灵气来养生的人,比那些所谓食补、药补要更高明。其实就是借山水怡情,以求长生的人。
你们这些追求长寿的人啊,试着像我一样,用山水之气来养生吧。
这更是废话,谁能有这么多钱和闲工夫像他一样只管玩乐怡情呢?简直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翻版。这话道理不对,但是谢灵运是无法从自身角度来看穿的,因为他就是过的这种日子,他可能真的以为天下人都差不多,只不过不愿意寄情山水。他根本就不知道,像他这样有钱有权又有闲,还有才气的人,这世上难寻第二个。
我们在以前讲陶渊明诗的时候,说过魏晋时代的山水诗其实都是从玄言诗、游仙诗发展而来。因为游仙了这么多年,并没有真正成功的人,因此游仙诗逐渐萧条。诗歌创作继承了游仙诗中对仙境的描写方法,开创了山水诗一脉,而陶渊明则开创了田园诗一脉。不过这一时期的山水诗、田园诗既继承了游仙诗的景色描写,也继承了玄言诗的说理特征。即不论前面怎么写,习惯到最后几句,都要总结一下中心思想,发表一下个人感慨。
前面说了,魏晋时代的文法逻辑其实就类似于今天小学生作文的方法。你看,即使谢灵运、陶渊明这样的大才,用的也不过是咱们现在小学生的作文方法,他们的文法是初级的,但是他们的灵气和诗意是高级的,这种低级技法、高级内涵的结合,只有在我们能够接受这种诗格的同时,才能去感受他们作品中的灵气。
相对于谢灵运,陶渊明走得往前一些。“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是想跟你们说说道理的,但是我自己忘了,你们猜去。而谢灵运相对守旧一些——他的思维灵没有放在对格式的突破上面,而在于字词的唯美浮华。“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不但告诉你道理,还让大家都来学他。
他的山水诗一般是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对景物的描写,然后感慨一两句,表达喜欢和隐居的乐趣,甚至还表达求仙的心境。
这种游仙诗的小尾巴方式在当时是正常的,但是我们经过唐诗发展后再来看,很明显就会有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这说明诗人总是想说教,或者总是认为读者无法领会他要说什么。
我们现在都知道,为什么读者无法领会诗人在前面景色描写中要表达的是什么?
其根本原因在于诗人的创作路数不对。
为什么小学生才使用这种结尾拔高,讲感动、讲道理的方式?因为小学生的作文中间可能只是叙述、描述,没有把道理结合在文中说明——写诗也是一样的,你如果能像唐诗一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读者读到你的作品,自然就能够感受到你的情感,领会到你要传达的道理,你又何必再加上一个小尾巴,多此一举?
其实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假如是王维来写这首诗会如何?
顶多写到“愉悦偃东扉”便戛然而止,我把门关了,至于我要表达什么,你们猜去。唐诗基本上很少大发议论,都是靠写景、写事来让读者共情,让读者陷入情境之中,自我领悟。这才是读唐诗总是意犹未尽的缘故,因为读者参与了思考,与作者互动了。
但是作品受困于时代,在南北朝山水诗开创时期,我们当然不能以后来者的标准去要求谢灵运。他的作品相对曹操《步出夏门行》的初级形态来说,于山水诗是一次成熟的重建。谢灵运的这种山水诗写法,有成熟的一面,但是肯定也有不成熟的一面。
从诗歌创作手法来看,这类小尾巴是多余的。后人讲究含蓄,讲究意在诗外。只需要在写景的时候选择适合情境营造的意象,那么情感就会在诗中自然流淌。比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空旷的水面就一个小船,给人的感觉就是孤单。天际流,水一直流,没完没了,就是思念长得没有尽头。这种情感的寄寓都不需要写明,意在言外,是对诗有更高要求的写法。
诗歌都是一种传承,都是在前人那里吸取了经验,学会了技巧。山水诗来自游仙诗,游仙诗有大量的仙境景色描写,诗人们在描绘完仙境,一般会发两句感叹,表达对仙境的向往。谢灵运既继承了他们对山水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也传承了这个玄思小尾巴。在这个时期的诗歌中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一直到谢朓出来,才真正开始去掉这个阑尾,逐渐走向寓情于景的表现方式——这就非常之“唐诗”了。
谢朓的作品我们后面在讲,今天主要是讲谢灵运。
诗是一步步发展的,哪一个步骤都不可能缺少。唐诗的繁荣也不是凭空而来,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的成熟和音韵学的发展,为唐诗做好了坚实的格式基础和内容取向。因此,南北朝的诗歌在诗歌史上是非常重要的,这种为盛唐飞歌作出的大量准备,并非是主动为之,而是这个时代大量诗人、音韵学家的努力和创作,让诗歌的技巧更加成熟,直到盛唐的瓜熟蒂落。
其实像诗歌从玄言诗、游仙诗到山水诗、田园诗,再到说理小尾巴的去除,都是大量诗人在创作实践中最终的磨合选择。人们在写诗的过程中,发明了很多新的方法,有好的,就流传下来,像谢朓的表达方式,不好的,就自然消亡,我们从后世的上帝视角来看,传承的脉络非常清晰,实际上在当事之时,诗人们都只是沿着自己的灵感方向不断前进而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