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碱氧化物的定义 酸氧化物和碱氧化物的定义
溶液,反应,离子碱氧化物的定义 酸氧化物和碱氧化物的定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先考虑分解:碳酸氢钠、碳酸氢钙。蒸干得到碳酸钠和碳酸钙
(2)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加热蒸干亚硫酸钠溶液得到硫酸钠,硫酸亚铁得到硫酸铁。
(3)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酸时,一般得到原物质。如硫酸铜。盐类水解生成易挥发酸时,蒸干一般得到对应氧化物,如氯化亚铁得到三氧化二铁。
(4)氯化铵、硫化铵溶液蒸干、灼烧无残留物。(盐类水解选择题会出,大题也会,让你写出水解方程式,记住常见的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有水参与,生成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双水解五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
168、PH和为14的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PH和为14的强酸和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碱。(谁弱显谁)
169、等体积等物质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混合,溶液呈酸。(谁强显谁)中和反应看物质的量,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反应恰好生成强酸弱碱盐,显酸。
170、常温时,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为10-13mol,(解释,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所以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氢离子浓度为水电离的,且水电离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
171、PH=11的碳酸钠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氧根为10-3moll-172、PH=4的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4moll-
173、比较离子浓度大小,时刻记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仔细阅读,看到不同等式特征想到不同守恒式子)以碳酸钠为例:电荷守恒:c(Na+)+c(H+)=2c(CO3^2-)+c(HCO3^-)+c(OH-)(考试注意考点在,碳酸根带两个电荷,故系数为2,常考点,童鞋们,如果看到选择题选项中等式两侧都是电荷的,一定要想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c(Na+)是碳酸根离子物质的量的2倍,电离水解后,碳酸根以三种形式存在所以
c(Na+)=2[c(CO32-)+c(HCO3-)+c(H2CO3)]
(考试考点,整体倍数,2的位置放在碳元素整体外,还有如果发现选项中既有电荷又有分子,一定想到物料守恒)质子守恒:质子守恒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个式子相减而得到(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本人做题时都是用电荷和物料两个式子推出质子守恒,质子守恒给人最直观的的感觉就是看似不可能其实是对的,所以当看到这样的选项时,一定想到是质子守恒,需要我们准确写出电荷和物料,推出质子守恒)实质:(水电离出的c(H+)=c(OH-)在碳酸钠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以(H+,HCO3-,H2CO3)三种形式存在,其中1mol碳酸分子中有2mol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所以c(OH-)=c(H+)+c(HCO3-)+2c(H2CO3))
174、离子浓度比较(1)酸溶液或碱溶液比如:硫化氢,第一步电离为:氢离子和硫氢根离子,硫氰根离子会继续电离,电离出氢离子和硫离子,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氢离子大于硫氢根离子大于大于硫离子大于氢氧根离子(2)盐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中:Na+ HCO3-OH-H+ (至于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大小比较高中不涉及)同时注意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比如比较物质量相同的各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的大小硫酸氢铵大于氯化铵大于醋酸钠。混合溶液比较第一考虑是否发生反应,先要确定反应后的物质及各物质的浓度,再考虑电力因素、水解因素。
175、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写反应条件。即不必注明点燃、催化剂等反应条件。不必标注气体、沉淀物物质的符合上下箭头。
176、注意漏写或错写物质的状态,正负号与方程式的计量数不对应是书写方程式最易出现错误的。
177、反应热的计算:△H =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H =E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E2(生成物的键能总和)例题分析:(2011重庆高考)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 F—F、S—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kJ,则S(s) + 3F2(g) = SF6(g)的反应热△H为 A.—1780kJ/mol B.—1220kJ/molC.—450kJ/mol D.+430kJ/mo△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热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280+160×3-330×6重点)kj/mol=-1220KJ/mol
例题分析:(2010全国课标高考题)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 = -12.1kJ /mol;HCl(aq)与NaOH(aq)反应的△H =-55.6kJ/ mol。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C )电离吸热
A.-67.7 kJ /mol B.-43.5kJ /mol C.+43.5 kJ/mol D.+67.7 kJ/ mol
178、转化率=△(变化的)/初始量
179、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正确,2014全国课标二卷)分析首先我们知道,醋酸酸大于碳酸大于次氯酸,酸越弱对应的碱越强,由于PH值相同,故次氯酸钠浓度小于碳酸钠小于醋酸钠,即1.》2》3.,这个经常考。
180、(模拟题分析)25 ℃,某浓度的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为1.0×10-a mol·L-1、1.0×10-b mol·L-1,这两种溶液的pH之和为(A)A.14-a+b B.14+a+bC.14-a-b D.14+a-b
分析:盐酸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浓度,通过例子积常数,求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1014+a mol·L-1,氯化铵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就是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b mol·L-1,所以和为14-a+b。
181、Ksp的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182、在水溶液中,只有羧基可电离出氢离子。183、乙炔、乙烯可以使酸高锰酸钾褪色。184、点燃法能够鉴别甲烷和乙烯。
185、溴乙烷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取代,氢氧化钠醇溶液消去。186、检验卤代烃分子中的卤素原子:(1)取少量卤代烃(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3)加热煮沸或水浴加热(4)冷却(5)加入稀硝酸酸化(6)加入硝酸银(氯化银白色溴化银浅黄色碘化银黄色)
187、酚:根本特征就是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188、酚与芳香醇属于不同类别有机物,不属于同系物。(重点)189、乙酸乙酯几个重点:
(1)加入顺序: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冰醋酸)。
(2)可逆反应
(3)长导管作用:导气兼冷凝。
(4)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1)吸收乙醇(2)中和乙酸(3)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不用碳酸氢钠)(6)浓硫酸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190、银镜反应需要你水浴加热。
191、有机大题答题注意事项: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192、通常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组不同的吸收峰。
193、结晶所得的物质纯度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加入一定溶剂进行溶解、蒸发和再结晶,这个过程称为重结晶。
194、有机大题:碰到官能团是醛基,检验试剂: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现象是试管壁附着光亮的银(或出现砖红色沉淀)(做了两道有机大题,碰见两次这个点,一定答的准确哦)
195、说一说大题答题技巧:就个人而言,大题我是力争满分,但是几乎每次很少得到满分。那平时如何训练,就是能拿分的绝不丢分,所以在答大题时,认认真真把答案写在卷子上,然后对照答案,第一:勤动手。决不允许只看不写,因为在书写过程中,你会丢三落四,方程式会写,可能忘记标气体沉淀符号,写分子式你写的结构简式,写化学名称你写的化学式、电解池电极为阴阳极无正负极,电源、原电池才是正负极等等,所以注意平时训练,每次按照高考题做,看看自己究竟能得到几分,一般前几个小题认真做都可以拿满分,对于计算的和更复杂的,如果第一眼不会,我们可以略过去,等有时间在回来做,如果没时间,我们可以选择放弃,至少这个大题一多半的分都拿到了,何必纠结一个空或者两个空呢?这是我在平时让学生练习时发现与总结的。第二:多背多总结如检验气密(碰到这样的题,总结答题话术,就是如:把导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微热烧瓶口,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水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良好)并不是检验气密都这么做,但是大部分情况是这样,我们要记住微热,水柱,这些答题要全面与准确。还有刚才说的银氨溶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