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翻译_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翻译词类活用
秦国,天下,连横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翻译_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翻译词类活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4)带佗:楚将。
(55)倪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
(56)田忌:齐将。
(57)廉颇、赵奢:都是赵将。
(58)之伦:这一类人。以上所列数人,包括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人才,有些人事迹已不详。
(59)制:管理,统率。
(60)叩关:攻打函谷关。叩,攻击。
(61)延:迎接,指迎战。
(62)九国:指上文列举的韩、魏、燕、赵、楚、齐、宋、卫、中山。
(63)逡(qūn)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
(64)亡:与下文的“遗”二字同义,即失去。
(65)矢:箭。
(66)镞(zú):箭头。
(67)费:耗费。
(68)困:困厄不堪。
(69)于是:顺接连词。
(70)制其弊:因其弊而制之。弊,通“敝”,困乏,疲惫。
(71)亡:动词作名词,指逃亡的诸侯军队。
(72)北:败走的军队。
(73)伏:倒伏。
(74)漂:漂浮。
(75)橹:盾牌。
(76)因:介词。
(77)乘:同“趁”。
(78)利、便:同义,有利形势。
(79)请:请求。
(80)服:臣服,投降。
(81)入朝:指向秦称臣。
(82)孝文王:昭襄王的儿子,在位只有三天。
(83)庄襄王:孝文王的儿子,在位三年。
(84)享国:即“在位”。享,享有,占有。
(85)浅:短。
(86)事:战事。秦汉时“事”多指战事。
(87)及至:同义复用,到。
(88)始皇:指秦始皇嬴政,庄襄王之子,在位三十七年(前246—前 210),前221年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病逝于巡幸途中。
(89)奋:发扬。
(90)六世:指秦孝公以下六王,即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91)烈:功业。
(92)振:举起。
(93)策:马鞭子。
(94)御:驾驭,统治。
(95)二周:东周末年赧(nǎn)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王城,东周都巩。秦昭襄王五十一年灭西周,庄襄王元年灭东周。
(96)履至尊:登帝位。履,登上。至尊,天子之位。
(97)六合:天、地和四方。
(98)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99)鞭笞(chī):抽打。
(100)振:通“震”。
(101)百越:古代越族散居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带,因其部落 繁多,故称百越,也叫百粤。
(102)以为:以之为,把……设为。
(103)桂林、象郡:桂林郡地处今广西北部及东部地区,象郡地处今广西南部地区,两郡均为秦始皇新置。
(104)君:首领。
(105)俯首:低头听命。
(106)系颈:以绳系颈,表示投降。
(107)委:托付。
(108)乃:就,于是。
(109)蒙恬:秦名将。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兵三十万击退匈奴,并主持修筑长城。后为秦二世所逼,。
(110)藩篱:篱笆,这里引申为边疆。
(111)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112)胡人:匈奴人。
(113)士:指灭亡了的六国统治者。
(114)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弯。
(115)怨:仇恨。
(116)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博士淳于越反对郡县制,实行分封制,丞相李斯竭力驳斥。秦始皇遂下令焚烧 《秦记》以外的各国史记和《诗》、《书》。次年又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 儒生坑在咸阳。史称“焚书坑儒”。先王,前代帝王。道,思想学说。 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117)以:表目的连词。
(118)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
(119)黔(qián)首:秦代对老百姓的贱称。黔,黑色。
(120)隳(huī):毁坏。
(121)兵:武器。
(122)销锋镝(dí):熔化兵器。锋,刀锋,借指兵器。镝,箭头。
(123)金人:铜人。金,指铜。据《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jù:钟鼓的架子),金人十二,重各千石(二十四万斤)。”
(124)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削弱。
(125)然后:此后,表承接。
(126)践:登,引申为依仗。
(127)华:华山,在陕西华阴南,五岳之一。
(128)城:城墙。
(129)因:凭借。
(130)河:黄河。
(131)池:护城河。
(132)亿:十万,这里极言其高。
(133)不测:不可估量,极言其深。测,测量,估计。
(134)渊:此处指黄河。
(135)以:连词,同“而”。
(136)劲弩(nǔ):强劲有力的弓。
(137)信臣:忠臣。
(138)陈:置,活译为“携”。
(139)兵:武器。
(140)谁何:关塞上的卫兵盘问来往行人。何,通“呵”(hē),大声 呵斥。
(141)关中:秦的腹地,在今陕西。
(142)固:形容词作名词,险固的地方。
(143)金城:指坚固的城墙。金,比喻坚固。
(144)帝王:名词作动词,当帝王。
(145)殊俗:风俗异于汉族的地区,指边远地方。
(146)然:同“而”,转折连词。
(147)陈涉: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148)瓮牖(yǒu)绳枢:形容家里贫穷。瓮、绳,皆为名词作状语,用破 瓮、用草绳。牖、枢,皆为名词作动词,做窗户、系门枢。牖,窗;枢,门 上的轴。
(149)子:子弟。
(150)氓(méng)隶:对劳动人民的贱称。氓,种田人。隶,低贱的人。
(151)迁徙(xǐ)之徒:被谪罚去边地戍守的士卒。
(152)中人:普通人。
(153)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154)墨翟(dí):墨子名翟。
(155)贤:品德与才干,形容词作名词。
(156)陶朱: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出走,在陶(今山东定陶 西北)经商,成了富豪,自称陶朱公,后世以“陶朱”代称富人。
(157)猗(yī)顿:春秋时鲁人,他向范蠡学习经商本领,后来在猗氏 (今山西临猗)当畜牧主而发财。
(158)蹑(niè)足:用脚踏地。这里有“投身于……”的意思。
(159)行(háng)伍:都是军队下层组织的名称,代指军队。
(160)倔起:同“崛起”,突然兴起。
(161)阡陌(qiān mò):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这里代指田野。
(162)疲弊:疲惫,困倦。
(163)斩:这里指砍。
(164)为:当作。
(165)揭:举。
(166)旗:古代军中用旗传号令。
(167)云、响:名词作状语,用作比喻。响,像回声一样。
(168)应:应和。
(169)赢:担负。
(170)景:同“影”,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171)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山,指崤山。
(172)遂:于是。
(173)并:一齐。
(174)亡:消灭,这里指推翻。
(175)秦族:秦的宗族,代指秦王朝。
(176)且夫:复合提起连词,重提一事时用,相当于“至于那”、“说到 那”。
(177)自若:和本来一样。
(178)尊:高。
(179)于:比,介词,表比较。
(180)锄:古农具。
(181)耰(yōu):古农具,形似榔头,平整土地用。
(182)棘矜(qín):棘木做的矛柄。
(183)铦(xiān):锋利。
(184)于:介词,比。
(185)钩:短兵器,似剑而曲。
(186)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187)长铩(shā):长矛。
(188)谪戍:被征发戍守边远地区。
(189)抗:通“亢”,高,引申为强大。
(190)行:义与“用”同。
(191)道:此指韬略。
上一篇:钊怎么读拼音 招怎么读拼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