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硫酸银是白色沉淀吗-硫酸银是白色沉淀吗盐酸与硝酸银反应吗
反应,离子,气体硫酸银是白色沉淀吗-硫酸银是白色沉淀吗盐酸与硝酸银反应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9. 初中阶段,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
10. 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11.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而且要求反应物中“有酸酸可溶,无酸盐碱溶”,但碳酸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那是因为生成了比碳酸镁更难溶的氢氧化镁
12. 在初中阶段,所有生成碳酸的反应一律写为二氧化碳+水,不考虑二氧化碳溶解
13.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碱是不可溶的,只有氢氧化钠、钾、钡、钙(微溶)和氨水可以在溶液中存在,相反,大部分酸是可溶的
14. 并非所有的盐都是中的,碳酸钠是碱的,硫酸铵是酸的,碳酸氢钠是有较弱的碱,硫酸氢钠有一定的酸,不可溶的物质自身没有酸碱,但是可以与相应的酸或碱反应
15. 含有碳酸根粒子的强碱盐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含有铵根离子的强酸盐中一定含有氢离子(不考虑水自身的电离)
16.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
17.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
18. 酸碱度和酸碱是不同的,酸碱度指的是溶液的酸碱强弱,酸碱指的是溶液显酸还是碱,PH 试纸测量的是酸碱度,指示剂显示的是酸碱
19. 若不慎将盐酸或者硫酸弄到手上或者衣服上,不可以用氢氧化钠等强碱中和,被强碱烧伤同理
20.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21. 酸碱盐晶体本身不导电,只有他们的熔融体或溶液才可以导电,溶液的导电能力比铜、银、铝等金属单质的导电能力差得多,但仍属于导体。导电的类型是离子导电。
十、盐和化肥1. 铵根离子在初中可以认为是金属离子,但氨不能排在金属活动顺序中
2. 盐和盐之间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3. 氯化钠在农业上的主要作用是选种
4. 生理盐水是 0.9%的食盐溶液
5. 碳酸氢钠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如其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碳酸钠和水
十一、化学与生活1. 淀粉没有甜味,但是经过酶催化水解后可生成有甜味的糖类,因此米饭馒头长时间咀嚼后有甜味
2.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中,糖类不等于糖,不等于淀粉,不等于葡萄糖,蛋白质不等于氨基酸,油脂不等于脂肪,油脂分两种,液体的叫做油,固体的叫做脂
3. 重金属中毒时,要立即服用含有大量蛋白质的物质来解毒,因为重金属离子能够与蛋白质作用,使得蛋白质变而丧失其生理功能而危及生命
4. 医疗上用X 射线检查肠胃用硫酸钡不用碳酸钡的原因是碳酸钡可溶于酸产生使人中毒的Ba2+,而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容于胃酸(胃酸即盐酸,注意不是硫酸)
5. 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他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6. 钠、钾、钙不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
7. 菠菜不能与豆腐同时食用的原因是菠菜里的草酸和草酸盐能和豆腐中的钙离子生成难以吸收的沉淀物
8. 加碘盐中加入的不是单质碘(碘单质有毒),而是碘酸钾,碘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为碘化钾和氧气
9. 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症,但是碘过量会导致人体不适,因此,即使是必须元素也有摄入量的问题,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健康
10. 聚氯乙烯有毒,不可以作为食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是聚乙烯,他是由乙烯在高温催化剂下断开双键形成的,由于聚乙烯的碳链长度和形状不同,因此聚乙烯是混合物
十二、化学实验专题(重点)1. 一般原则
(1)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配仪器,再检查装置气密,检查无误后装药品
(2) 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加热
(3) 点燃可燃气体时,先验纯再点燃
(4) 称量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5) 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倒入烧杯中,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
(6) 进行化学反应时,一般先装固体药品,再加液体药品
(7) 气体净化时,先除杂,再干燥
(8) 在实验桌上,易燃、易爆、强氧化药品要分开放置,特别是要远离火源
(9) 实验完毕后的废液和废弃物要倒入指定容器,不得随意丢弃或放入原瓶
2. 各类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 试管:反应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加热时不超过三分之一,加热前要先将试管外壁擦干,用试管夹从下方套入试管从上至下三分之一的位置
(2) 烧杯:反应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杯容积的三分之二,加热时下方垫石棉网
(3) 烧瓶、锥形瓶:使用规则基本同烧杯
(4) 滴瓶:滴管专用,用后不得冲洗,不得混用
(5) 细口瓶、广口瓶:不得直接加热,细口瓶盛放碱液要用橡胶塞,因为碱可以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
(6) 量筒:不可加热,不可以作为实验容器,不可以量取热的溶液或液体,这样会使得刻度受热膨胀而不准确
(7) 漏斗:过滤时漏斗颈尖端应该紧贴承接滤液的容器内壁
(8) 蒸发皿:能耐高温,但不宜骤冷
(9) 冷凝管:冷凝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另外,易见光分解的物质要装在棕色瓶中贮存
3. 实验室制取气体
(1) 判断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
(2) 判断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和是否能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3) 长颈漏斗+锥形瓶的装置气密检查:用弹簧夹夹住另一端的导管口,向长颈漏斗中 注水,若液面不下落,而是在漏斗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良好
(4) 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优点是较为纯净,缺点是不够干燥
(5) 排空气法:收集可溶于水,又不易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气体,优点是干燥,但不够纯净
另外,若制取一种气体有多种方法,尽量选择不需加热的,这样既操作简单,又符合节约能源的实验原则
(6) 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均放在瓶口
(7) 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复燃;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均为化学变化
4. 验证空气的组成(氧气的体积分数)
(1) 不使用硫和碳的原因:反应生成了气体
(2) 不使用铁的原因:铁在空气中不燃烧
(3) 误差分析:偏小:红磷不足、装置气密较差、没有完全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偏大:点燃红磷后没有及时将胶塞塞住,导致瓶内空气受热逸出或燃烧时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5. 溶液的配置
(1)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2) 称量氯化钠时两边盘中均要垫纸(大小相同),称量氢氧化钠则要在烧杯中进行
(3) 量筒的使用:如要量取 40mL 水,先倒水至 35mL,再逐滴滴加至 40mL,量筒要放在桌子上,不得手拿,要平视凹液面(水银为凸液面)读数
(4) 导致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将水从量筒中倒至烧杯中时有溅出,读量筒示数时俯视读数
(5) 导致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溶质晶体不纯、少备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置溶液、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称量时左码右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