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香字拼音怎么写的_巷字拼音怎么写
韵母,发音,方案香字拼音怎么写的_巷字拼音怎么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e向o靠近。其实在古汉语中,e发近似当今ê的发音,有点靠近古汉语中的i,在古韵《平水韵》中随处可见押i的韵部里夹杂着如今押e的字即为明证,另外古音中e发得比较短促,大都处在入声韵部中。近古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入侵中原,民族融合对古汉语的影响之一,就是许多低沉短促的音节变得高亢绵延,古入声在北方渐渐消逝。在此演变过程中,e的发音舌位变高、变后,渐向洪亮的o靠得很近。故此有些学者干脆提出将eo完全合并,如较有影响的新韵方案《中华新韵》在其说明中注有“e、o其实是一个韵母”的定论,笔者认为这是过激了,因其没法解释诸如“么me”和“磨mo”的区别,毕竟发音上e不圆唇、而o是圆唇的,类似于如今i与ü间的关系。在笔者的新韵方案中,将e、o合划属“折磨韵部”,但分入“十折”和“十一磨”以示小别,这样的划分更为科学。
6、ian和üan的发音变异。an/uan/ian/üan一直被多数人误认为其韵身是完全相同的(即均为an),但早有学者通过音素测试的研究发现,它们其实是an/uan和ian/üan的两组,因受韵头i或ü的高舌位影响,在韵腹a的发音阶段其舌位尚未拉到低位该阶段就结束了,故ian/üan中的an(国际音标[aen])跟an/uan中的an(国际音标[αn])是不一样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今的汉语拼音方案在准确表音上的缺陷,有时不能光看拼音形式的外表,而要根据实际发音来研判。在笔者方案中,an/uan/ian/üan合属于“甘甜韵部”,但将an/uan和ian/üan分划为“十六甘”和“十七甜”,以准确表达其异同。
7、eng受唇音的影响而发生分化。传统观念认为,音韵是由韵母(特别是其中的韵身)决定的。上例中我们已看到,韵头(又称介母)也对音韵产生一定影响。那么若说声母也对音韵有影响必定会有许多人不相信,实际上汉语的音节整体很强,几乎每音节都会重读,因而在发音过程中前面的音素对后面的音素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声母分唇音和舌音两大类,唇音有双唇音b/p/m和齿唇音f,以及半元音w,它们在发音时都以唇来对气流进行阻碍,而舌部基本不动。当后鼻音韵母与唇音声母相拼时,在唇的闭合阶段会给鼻腔产生一种增压作用(即促使气流涌入鼻腔),从而起到加重鼻音的效果。特别是eng这个韵母,其舌位动作较小,前期声母发声时唇的影响作用就较大,与唇音相拼的eng会维持住显著的后鼻音(如翁weng、风feng、梦meng);而不与唇音相拼者由于始终未有唇的闭合阶段,不少气流将从口腔分流使得后鼻音减弱(如灯deng、耕geng、正zheng),语速越快这种分流减弱作用就越明显。这样以eng为韵母的汉字就发生了实际读音上的分化,要遵从事实的话便不能都划入同一韵中。在笔者的新韵方案中,将与唇音相拼的eng与同源的ong/iong(ong实际上等同于ueng)一起划入“东风韵部”、将不与唇音相拼的eng跟与之相近的en/un划入了“登分韵部”,以反映这种分化现实。
8、eng与ing、en与in分别发生分离,且非唇音相拼eng向en/un靠近、ing也向in/ün靠近。这乃是近代汉语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关联的较重大演变。在古汉语中,eng与ing、en与in皆是非常接近的同源音韵,因ing来自ieng、in来自ien。但在汉语的演变中,e做韵腹时始终赶不上i强盛——在连贯发音时i是前舌位而占优、e是后舌位而遭弱化,ieng和ien中的e成分便渐趋消失,演变成了比较纯净的ing和in。因eng、en的韵腹e发音舌位靠后、又不太高,而ing、in中的i舌位又前、又高,eng与ing、en与in便逐渐分离,像“蒸zheng”与“青qing”、“真zhen”与“亲qin”等原本和谐的同韵字,变得不和谐起来。同时,不与唇音类声母相拼的后鼻音韵母(包括大部分eng和所有的ing),其后鼻音强度也趋于弱化,渐渐向相应前鼻音韵母en或in靠近,像“蒸zheng”与“真zhen”、“青qing”与“亲qin”之间愈加变得和谐起来。另外提及的是un来自uen、ün来自üen,它们分别与en、in间的关系一直很近未发生变化。这样,在笔者的新韵方案中就要体现出这种实际情况:将不与唇音相拼的eng与en/un一起划入“登分韵部”、并分作“二十登”和“二十一分”两韵;而将ing与in/ün一同划入“倾心韵部”、并分作“二十二倾”和“二十三心”两韵。这一系列划法是本方案与其他新韵方案的最大不同,据查询尚未有任何方案率先采纳过。这也是许多看惯了旧韵和其他较早期新韵的人士所最为惊异之处,但因遵从了演变现实而必将得到普遍接受。事实上在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改良浪潮中,eng与en、ing与in的融合已在大多数输入法软件中得到了体现,在音韵学范畴中也得以体现是迟早的事,因顽固守旧毕竟是逆发展潮流而不得持久的。笔者推出的《现代汉语新声韵》在适应汉语音韵变化中正力争走在前头。
最后说明一下,为什么笔者的方案定名为《现代汉语新声韵》呢,首先是想强调“现代汉语”(即最新时代的汉语)之前提,其次是突出“新声韵”这个概念,并且不跟已公开发布的他人新韵方案的名称重合。根据网上检索,“现代汉语新声韵”作为专有名词尚无人提出过,而其他名称提法似乎都有报道。
四、附录
1、汉语拼音韵母的国际音标:
2、各韵母的发音定位与相近程度示意图:
3、理论依据:根据音韵学理论,韵母的发音有四大要素:即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双唇开口度和圆唇与否。判定两个韵母间的相近程度要按这四要素综合考虑,距离很近的韵母方划入同一韵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示长安君-示长安君王安石阅读答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