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哪个节气的物候特征
立冬,冬季,野鸡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哪个节气的物候特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我国围绕气候出现的问题已经非常多,从近期的新闻可以看出,我国对今年的冬季非常重视,从商务部鼓励家庭存储生活必需品到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储局向山西、黑龙江、西藏、新疆等13个省份调拨23.79万件棉大衣和棉被等中央救灾物资,还有最近的气候关键词、大雪、强降温、拉尼娜等等,这些似乎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或许今天的冬天真的不简单。
在立秋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古人把立秋分成了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秋“三候”,记好的朋友可能都还知道,“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这些古老而形象的语言,虽然在落后的古代,却把一整个季节的节气变化总觉得非常科学。
作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立冬已经马上就要到了,这个冬季,可是真的是少有的冬季,因为这个冬季前,确实我们国家准备了不少,而近期更是气温骤降,看起来这个冬天,从立冬这天开始就会非常冷了。
既是开始又是结束立冬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气,即是开始,又是结束。所谓的开始,自然是冬季的开始,立冬以后,天气就真的变冷了,之后的时间,天气会会越来越冷;
结束的原因在于冬季的气温下降,该冬眠的动物,在这个时候开始伏藏。所以说对于生活方式比较简单的动物来说,这个时候就是一年中最后的日子,代表结束,和其他三个季节相比,这是冬季比较特殊的地方。
立冬分“三候”和立秋一样,立冬同样也根据气候的逐渐变化分为“三候”,对于一后二候来说,从字面以上倒是都可以大致猜出是什么意思,但是三候想要从字面意思上猜出来就比较困难了,我们一个个来看一下。
第一:一候水始冻
这是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看出来的,既然进入冬季,我们都知道,水在低温下是会结冰的,尤其是水较少的情况下,一旦温度到达0度就会结冰,而立冬后的一候,指的就是水面开始结冰这个时候。
第二:二候地始冻
这种情况可能我们南方的朋友看到的比较少,尤其是沿海地区的朋友,不怎么看到冬天。在冬天真正进入的时候,除了水面结冰之外,如果冻得比较严重,泥巴都可以冻成块,尤其是耕地犁过的那种,遭受极寒天气的时候,地里面的泥巴,看起来就像一个个放大的麻花一样,人站上去也不会倒塌,小时候冬天冷到这个样子的时候,哪怕是走进犁过的地里面泥巴也不沾鞋,因为上面的冰块非常坚硬,小孩子就算踩碎了泥巴也难以变成小颗粒。
第三: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这里面的关键在于“雉”和“蜃”,从字面上看,雉指的是鸟、蜃指的就是虫子,雉这是很多朋友都能理解的,而蜃里面本来就带有一个虫字,那么猜都可以猜到是一种虫子,关键是把这个鸟和虫子结合在一起了,看起来又不是鸟吃虫子的意思,这确实让很多朋友难以理解。
实际上,这里面本来就有一个古人没有解开的谜团,所以古人把这个谜团也当成了事实,导致出现了立冬的三候的时候,有雉入大水为蜃的说法,那么具体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只要我们把“雉”和“蜃”指的具体动物弄清楚就很容易解开这个谜团了。
这里的“雉”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类鸟,就像野鸡之类的鸟;“蜃”就比较有意思了。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研究的朋友应该对“蜃”这个字不陌生,因为这个“蜃”,确实是有着非常悠久的文化底蕴,就算我们对古代文化不了解,但是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上古“四大神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如果我们硬是要对这些上古“畜牲”分个正反面的话,四大上古神兽属于正面的,既然有了正面,就应该有反面。不错!“蜃”就是四大上古邪兽之一,根据汉语词典《说文》中的记载:
“蜃,雉入海化为蜃”
而上面我们已经知道了“雉”指的是野鸡一类的大鸟,从这里我们似乎找到了雉和蜃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与水有关。从上面的这个意思我们可以大致地猜到,“雉入海化为蜃”的意思就是大鸟进入大海之后变成了蜃。
在一些古籍中把“蜃”说成是大蛤蜊,但是又不是上古四大邪兽中的蜃,但是立冬中的蜃,确实指的就是一种大蛤蜊,只是这里带有一点玄幻色彩了,也是古人难以解释的一个错误理解吧。
由于冬季的时候野鸡之类的大鸟都躲起来了,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和野鸡颜色相似的大蛤蜊,古人难以解开野鸡“消失”的情形,所以认为是野鸡在冬季的时候进入海里,变成了大蛤蜊,于是有了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的说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美好的一天作文300字_美好的一天作文300字六年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