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罗姆人_落幕人任然
捷克,人权,儿童罗姆人_落幕人任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罗姆人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罗姆人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环球网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频频以“人权”为由污蔑抹黑中国,而捷克这个中东欧国家为刷存在感,跳得尤其高。在10月21日的联合国大会第三届人权专门委员会视频会议上,捷克与美国等沆瀣一气,联署所谓“联合声明”,宣称“特别关注新疆局势”,无端对我进行抹黑指责。
此前,捷克就曾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署所谓“新疆人权状况联合声明”;捷克参议院也通过所谓“决议”,污蔑中国存在“侵犯人权”等问题,鼓噪捷克和捷克政要不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会。
世人皆知,人权只是美国等西方国家抹黑中国的惯用幌子,捷克如此顺承美西方,本身就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亵渎。披着“人权卫士”画皮的捷克其实有着令人不齿的丑陋与罪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捷克罗姆人的悲惨遭遇。
罗姆人又被称为吉普赛人、波西米亚人或茨冈人,历史上主要在欧洲生活居住,其中生活在捷克的罗姆人是获得捷克认可的14个少数族群之一。捷克罗姆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室和少数民族委员会秘书处2020年11月联合发布《罗姆人生存状况》报告指出,当前约有26.2万罗姆人在捷克境内生活,约占捷克总人口的2.4%。
事实上,捷克罗姆族长期被边缘化,尤其在选举、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持续遭受不公正对待,是捷克最受歧视、最受排挤的少数族裔。捷克科学院2019年调查显示,约50%捷克民众对促进罗姆人融入社会的措施效果感到不满,认为改善罗姆人生存状况是1989年以来捷克社会最紧迫问题之一。
以儿童教育为例,捷克社会在此问题上对罗姆族的系统歧视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改善。
一、罗姆儿童智障率“高得不成比例”,误诊还是刻意为之?
我们先以时间为线来梳理一下捷克罗姆儿童遭受“隔离教育”的现状:
1999年,联合国特别报告员的捷克实地考察报告就已显示,有高达70%-80%的罗姆儿童被送到为残疾人开设的“特殊教育机构”,导致其受教育程度不足,难以进入正规中学,仅能进入低端技能培训学校,毕业后薪资较低,人为地增加了罗姆族融入捷克社会的难度。
2007年,欧洲人权法院就多名罗姆族学生起诉捷克一案作出判决,认定捷克把较高比例的罗姆儿童安排到较差学校、较差班级侵犯了他们的受教育权,违反了禁止歧视规定。
2010年,捷克开始实施所谓的“包容国家教育行动计划”,但雷声大雨点小,捷克教育部门并未在改变罗姆儿童实际接受“隔离教育”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2012年,时任欧洲理事会人权专员指出,捷克罗姆儿童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可能是其他族群儿童的12倍之多。然而,捷克教育部门未就改变这一状况提出任何实质措施,仅是把“特殊小学”更名为“实用小学”。2014年欧盟委员会批评捷克在教育立法和实践中歧视罗姆儿童,罗姆儿童被误诊为智障的人数“高得不成比例”。
2016年9月,捷克在多方压力下终于修订了《教育法》,允许轻度智障儿童到正规学校就读,中度和重度智障儿童继续在特殊学校接受教育。
然而,戏剧的一幕就此发生:被诊断为轻度智障的罗姆儿童从2016年的2631人减少至2019年的470人,但被诊断为中度智障的罗姆儿童从1683人激增到3533人。
恶法虽被修正,但结果并未改变,这些在新政下被诊断为“中度智障”的罗姆孩子依旧只能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进入正规小学就读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据捷克教育部统计,2018-2019学年罗姆族儿童约占捷克小学生总人数的3.7%,但却占接受特殊教育小学生总人数的29%。
面对各界长期质疑,捷克未做任何实质举措,反而将“特殊小学”更名为“实用小学”,如此低劣的掩耳盗铃式的把戏哪里还有什么良知和道义可言?本该十分严谨的医学诊断结果居然能因政策调整而被大幅改动,实在让人大跌眼镜,难道罗姆族儿童的智力水平也适用“测不准原理”?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和欧洲罗姆人权利中心等组织均含蓄指出:捷克有关诊断程序不规范,可能存在误判。“高得不成比例”的罗姆儿童智障率背后,究竟是误诊还是歧视心态下的刻意为之,恐怕那些捷克的政策制定者们心里最清楚。
二、教材公然歧视,偏见难以消除,教育经费不足,惨淡的受教育环境下成长的罗姆儿童能否拥有光明未来?
2005年至2012年,捷克小学二年级课本中公开纳入包含歧视罗姆人内容的课文,文章中一位母亲叮嘱女儿不要同罗姆孩子说话,因为他们“肮脏、有气味、爱偷东西”。
教材尚且如此,同学和家长们又会怎样呢?
捷克社会融合署2019年有关调查报告称,捷克学生家长对罗姆儿童普遍存在偏见,如果一个班级中罗姆儿童多于5名,该班超过一半的学生家长会考虑把自己的孩子转入其他班级,罗姆儿童遭受的是“事实隔离”和“事实孤立”。
可以想象,捷克罗姆族儿童在学校中必定处境艰难,指责比指点多、白眼比笑脸多恐怕是常态。
由于极易在学校易遭受歧视和霸凌,大量罗姆儿童不愿意上学,旷课、辍学现象较为普遍。《罗姆人生存状况报告》称,捷克罗姆学生初高中退学率分别达33%和57%,是非罗姆学生的8倍之多。
与此同时,捷克对罗姆儿童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据《罗姆人生存状况报告》显示,捷克教育部2014年的罗姆人教育经费为1871.4万克朗,2017年甚至削减至1727.8万克朗,2019年才恢复至1838.1万克朗。相比之下,捷克文化部同期用于宣传罗姆文化的经费为2014年1891.5万克朗,2019年甚至升至4094.4万克朗。
教育经费不升反降,宣传经费却直接翻番,捷克罗姆儿童的前途与未来由谁来买单?
三、“隔离教育”导致恶循环,罗姆人就业、住房、政治代表等权利谁来保障?
捷克发布的《罗姆人融入战略(2015-2020年)》显示,其教育领域目标是确保15%的罗姆学生能够上中学,10%的罗姆学生能够从中学毕业。连中学毕业都几乎成为一种奢望,捷克罗姆人的受教育程度可见一斑。
“低受教育程度后遗症”导致罗姆儿童成年后缺乏追求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的能力和资源,形成恶循环。捷克机构中罗姆人极少,议会中无罗姆人代表,罗姆人难以参与涉及自身利益的政策涉及和实施。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2019年关于捷克人权现状定期报告的结论意见表示,对捷克罗姆人在政治生活中的代表不足感到关切。
同时,捷克罗姆人失业人数高得不成比例,在非正规就业中的比例很高。捷克2014年修订的《就业法》禁止收集基于种族的统计数据,不发布罗姆人的收入和失业数据,被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批评为不透明。但据欧洲议会就业和社会事务委员会有关调查报告,捷克罗姆人失业率高达30%,远远高于捷克平均不到3%的失业率水平。
此外,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结论意见指出,罗姆人在捷克住房市场上普遍面临歧视,面临被强迫驱逐的风险。捷克一些市政当局宣称罗姆人聚居区为“不良社会行为区”(Zones with an increased occurrence of socially undesirable phenomena),并限制该区域居民获取住房福利。约1/2的捷克罗姆人只能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城市边缘聚居区,形成了830多个罗姆人聚居区,同捷克主流社会形成“地域隔离”。
上一篇:(cda转mp3格式转换器)-光盘cda转mp3格式转换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