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雷军喊出5年研发投入1000亿元背后:小米市值较最高位已蒸发超4000亿港元
小米,亿元,技术雷军喊出5年研发投入1000亿元背后:小米市值较最高位已蒸发超4000亿港元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小米手机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小米手机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雷军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雷军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5年研发投入1000亿元,深度揭秘雷军的技术野望
在雷军喊出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无论在智能手机、AIoT还是智能汽车,面临着无尽的挑战和机遇。他很清楚,对于11岁的小米来说,技术才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抓手。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李薇
2022年1月4日,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小米集团仿生机器人团队CyberDog(铁蛋)颁发“百万美金技术大奖”。该团队用时10个月,研发并量产了一款售价9999元的四足机器人。
评选“百万美金技术大奖”,正在成为小米的传统之一。雷军在颁奖现场表示:“‘技术为本’是小米永不更改的铁律,保证工程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集团的首要大事。”
在此之前的小米12系列手机发布会上,雷军宣布,未来5年小米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小米将坚定不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此外,小米在2022年还将继续招募5000名优秀的年轻工程师。
两年前,雷军曾宣布:未来5年,投入500亿元做研发。两年来,小米研发投入已超220亿元,工程师已超16000人。在小米喊出冲击高端手机市场的口号之后,技术研发成为小米内部的重中之重,研发支出逐年递增。
2019年,小米集团营收为2058亿元,研发费是75亿元,研发占比为3.6%;2020年,小米集团营收2459亿元,研发投入为93亿元,研发占比为3.8%。2021年8月8日,小米官方微博透露,近两年来小米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以每年30%的复合增长率提升。
不难看出,在技术上,小米在马不停蹄地“补课”。即便是近一年整体股市走低,小米市值相比最高位蒸发4000多亿港元,雷军都未动摇在研发投入上的决心。而雷军1000亿元技术投入背后的野心,绝不仅仅在于手机,而是以手机为中心的整个AIoT生态,其中也包括智能汽车。
小米手机部总裁曾学忠告诉《中国企业家》:“雷总(雷军)对(小米)手机部的要求,是成为小米整个集团的技术中台,一些创新业务都会在手机部去孵化、去驱动。”
在曾学忠看来,本质上手机的很多技术跟汽车、机器人也是相关的,比如影像技术、充电技术、底层的软件、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也都会在手机部加大投入。
雷军亲自兼任小米汽车CEO,小米内部手机和汽车技术团队有了大量的交流机会。“底层的软件,手机×AIoT内容层的流转,我们有大量的技术积累自然都会过去(汽车团队),2022年我们还会给汽车团队输入一些软件技术的人才。”曾学忠透露。
技术如同活水在小米内部各业务之间流动和共享,大大提高了技术研发和落地的效率。例如,不久前发布的小米12手机的计算摄影新技术“万物追焦”功能,其实来自CyberDog的“主人追踪技术”。
毫无疑问,不管是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蓄势待发的AIoT领域,或是刚刚起步的智能造车赛道,对于小米和雷军而言,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工程师出身的雷军相信,技术投入可带来确定性,他把小米的未来押在技术之上。
冲高端道阻且长
在小米12系列新品发布会上,雷军首次喊出了“全面对标苹果”的口号。雷军的底气除了相信技术投入的确定性之外,也来自于一份报告。
2021年8月,国际调研公司IDC发布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超过苹果,仅次于三星,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6.9%。当月,雷军立下了小米的新目标:“三年内,拿下全球第一!”
这样的成绩坚定了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信心。雷军在2021年年度演讲中,特意强调了小米的高端“基因”——“其实小米手机刚起步的时候,就是从高端入手的,小米手机第一代就是当时最高端的智能手机。后来面向大众用户群的红米产品非常成功,极大地稀释了小米品牌。再加上我们自身实力不足,小米被很多人误解成只做中低端。”
小米12系列手机,被雷军视为小米自研技术全面突破之作。但现实是残酷的。在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喊出冲击高端的同时,苹果也将自己的13系列新品价格下探至5000元价位。随着苹果iPhone 13系列手机新品的发布和全面销售,小米全球第二的位置很快就被反超。
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小米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也表示,小米手机第三季度市占率有所下降,主要与苹果iPhone 13系列表现强势有关,这也导致了所有安卓系统手机的份额都有所下降。
曾学忠告诉《中国企业家》:“小米在2019年就确定了双品牌战略,三年来Redmi和小米体系已经非常完整了,从产品维度上,每一个系列都有产品的思考点和策略点。雷总(雷军)提出来双旗舰、双高端全面对标苹果,当然我们对标苹果是从技术和体验对标,从单点突破超越,到局部突破,再到整体的一点点突破和超越。”
过去数年,国产手机厂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局面是,智能手机的战争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且竞争越来越同质化。因此,手机厂商们先后在快充、续航、全面屏、摄影、高刷新率、折叠屏等领域展开创新与内卷,但大局似乎并未改观。
1月18日,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报告指出,受益于iPhone 13系列的强劲需求,苹果在2021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2%,重新坐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三星下滑至第二,市场份额为20%。小米以1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在此期间,苹果公司的市值曾一度冲高至3万亿美元。
与苹果相比,技术实力不足对小米发展的制约也愈发凸显。近几年,雷军对技术也越来越重视,他曾在微博发文表示,小米实施“技术为本”战略,把年轻工程师招聘、培养和激励作为最核心工作之一。在2021年的公开演讲里他还讲道:“这几年,越是在(小米)股价低迷的时刻,我们越是憋着一口气,拼命投研发。小米要想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要突破高端。”对于小米来说,无论是冲击高端之路,还是坐上全球第一的位置都可谓道阻且长。
但面对停滞不前的存量市场,关于手机行业发展到现在往哪走、怎么走、创新点在哪,成为每一个手机从业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从宏观维度来看,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手机作为未来万物互联的核心,它的形态可能会不断地去思考一些变化。此外,就是交互的方式,我们现在开始做小爱同学、Civi,交互方式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曾学忠告诉《中国企业家》。
手机部成为技术中台
“手机×AIoT”战略,是2020年小米十周年时,雷军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战略,其核心思路是,在未来的智能时代,从智能个人到智能家庭再到智能出行以及智慧办公,这四大智慧场景是未来万物互联时代,最重要的四大场景。
上一篇:争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先行一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