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AI+制造”第一股正式赴港上市 创新奇智要让产业加速“脱虚向实”
解决方案,人工智能,市场“AI+制造”第一股正式赴港上市 创新奇智要让产业加速“脱虚向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徐辉看来,创新奇智不是选择做一个“哪里有机会就去哪里”的猎手,而是做一个很好的农夫。我们好好地耕耘,和客户一起成长,这样才能够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我们希望成为中国企业级客户,尤其是制造企业客户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合作伙伴。这就是创新奇智的耕耘之道。
从“软硬结合”到“以软为主” 产品及商业化成效明显
过去三年间,通过从灯塔客户切入市场、打造标杆项目,创新奇智已累计为400余家客户提供基于AI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通过与国家级大型制造龙头企业战略融合,打造AI商业化落地的独特模式,已积累大量标杆案例及行业know-how。
商业化的确立,也让创新奇智的商业模式收到了不错的回报。收入构成中,制造业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产生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最大。
招股书显示,“AI+制造”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2021前三季的制造业营收达2.8亿,同比增长251%,“AI+制造”营收占比已提升至50%以上。
创新奇智在制造业领域的深耕,更多源自我国向制造强国趋势的把握。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里,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正在经历显著增长,预计2020至2025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8.3%,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达到649亿元。
“因为中国是制造大国,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正坚定地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徐辉表示,以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来赋能数字化转型,将对中国从制造大国从制造强国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制造业而言,“软硬一体”的AI解决方案通常更易于部署。与传统意义上的纯软件平台不同,创新奇智ManuVision机器视觉智能平台支持与工业光源、工业相机、机械手、控制器等外部硬件设备兼容,灵活集成在企业原有生产线上,无需对产线做特殊改造,降低企业应用人工智能的难度和门槛。
结合早期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加深对行业、场景的理解累积,这一高灵活性的“软硬一体”方案也逐渐帮助创新奇智建立起了护城河。
护城河建立起来之后,徐辉对创新奇智的产品发展路线图有更深远的规划。创新奇智基于自研的三大专有AI平台,即ManuVision机器视觉智能平台、MatrixVision边缘视频智能平台、Orion分布式机器学习平台,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旨在帮助客户提升运营效率,这一组产品及解决方案大多是软硬一体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另外一组,软件比例更高,更注重于帮助客户提升信息智能方面的效率,包括数据治理、需求预测、生产数字化、决策支持、市场营销等等。从运行效率到信息智能,从软硬结合到以软为主,构成了一个清晰的公司定位以及产品化策略的路线图。
按照这张路线图,可以看出创新奇智日后的软件交付比例会逐渐走高,这对于拉升公司毛利率和盈利水平都有助益。
商业拓展方面,凭借在“技术”和“行业理解”上建立的双壁垒优势,创新奇智选择采取“1+N”合作与“1×N”的扩张模式,一旦公司从某一应用场景切入,与灯塔客户建立AI产品及解决方案组合,其便可随即透过在相同垂直行业提供服务接洽类似公司,在相同的行业扩张业务。
由于制造业替换成本相对较高,客户对上游技术供应商较易形成高黏性并产生复购。而随着创新奇智对行业、场景know-how的加强,其便可从过去的项目中抽象出共性部分,形成模块化产品,从而带来收入增长的乘数效应,也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经营奠定了基础。
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以收入计,创新奇智是中国企业级AI解决方案市场上第3大AI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国制造业AI解决方案市场最大的AI技术驱动型解决方案供应商。
在徐辉看来,受惠于新基建、“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国家政策,公司有望在制造业赛道获得持续增长。文/彭斐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