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88毫米高射炮)-88炮为何战后消失了
战车,坦克,车体(88毫米高射炮)-88炮为何战后消失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五式炮战车I型的设计方案之一,采用后置战斗室,保留了37毫米副炮。
■五式炮战车I型的另一种设计方案,取消了副炮,车体正面改为倾斜装甲造型。
试制五式炮战车的动力装置沿用五式中战车,最大时速40公里/小时。五式炮战车分为两型,I型的造型类似德军“斐迪南”坦克歼击车,采用战斗室后置布局,II型酷似德军“猎虎”坦克歼击车,采用战斗室中置布局。五式炮战车的正面装甲厚度达125毫米,但侧面仅为25毫米。在采用105毫米主炮的同时,保留了车体正面的37毫米副炮和并列机枪。此外,I型还计划在战斗室顶部安装一座双联装20毫米高射机关炮,用于防空自卫。I型还有另一种方案,取消37毫米副炮,车体正面改为倾斜装甲造型,正面装甲厚度为75毫米,战斗室正面150毫米,理论上可以对抗美军所有型号的装甲战斗车辆。
■车顶安装双联装20毫米高射炮的五式炮战车I型。
■形似“猎虎”的五式炮战车II型的完成想象图。
就纸面性能而言,五式中战车及五式炮战车都属于日系战车科技线的最顶端。然而,战争末期饱受封锁和轰炸、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根本没有能力实现这些充满幻想的设计蓝图。由于更为成熟的四式中战车优先量产,加上自身的技术问题,五式中战车始终未能投产,到战争结束时仅完成了一辆未装备主炮的原型车而已,被美军缴获后运往本土阿伯丁试验场,在测试后直接拆毁。至于五式炮战车,仅留下5个未完工的车体,完成度约50%。即便是这些所谓的“决胜战车”能够成功下线,它们也很难发挥出预想的作用,面对弹药燃油的缺乏、糟糕的道路状况和美军铺天盖地的空袭和炮击,恐怕刚出门就会被炸瘫。在笔者看来,与其将资源浪费在这些无用的钢铁怪物身上,不如想想办法让每一位国民都能得到一支步枪,至少在美军登陆时不至于挺着竹枪去送死。
■战争末期,日军教官在教授妇女们使用竹枪,目的是与登陆的美军展开肉搏。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