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阿中哥是什么意思)-阿中上头是啥意思
流行语,语言文字,十大(阿中哥是什么意思)-阿中上头是啥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阿中哥是什么意思(阿中、上头是啥意思)
盘点2019年度流行语,让我们能回眸过往一年的“语文面孔”。
在《咬文嚼字》编辑部、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发布2019十大流行语后,又一份年度流行语榜单“新鲜出炉”。12月3日,由《语言文字周报》主办的“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新知识教育书店教师书房举行。
由《语言文字周报》发布的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包括:“阿中”、“盘它(他)”、“上头”、“我酸了”、“我太难(南)了”、“宝藏XX”、“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上班996,生病ICU”、“X千万条,Y第一条”、“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流行语往往有多义性
《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透露,这十大网络流行语由《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广大热心读者以及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浙江师大、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选出。其中热度最高的是“我太难(南)了”,该流行语拿下了读者海选阶段的票数第一。
“流行语往往有一个特点,有多义性,有时可以承载截然不同的意思。”杨林成举例:“比如 ‘上头’这个词。形容一个人好看,你可以说 ‘长得太上头了’;形容账单开销比较大,你可以说 ‘账单太上头了’;看到甜甜的爱情,你还可以惊呼 ‘上头!’”
又比如“盘它”一词,可以衍生出很多意思:能表达对某人、某物的喜爱,只想把他(它)捧在手里放在心里反复揉捏;也可以表达战胜竞争对手的意愿,比如人民日报客户端2019年1月19日在英超赛场上的场边广告中打出了一句助威广告语:“中国队,盘他!亚洲杯加油!”还可以用在和别人起冲突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盘他”有点像东北方言“整他”。
由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上海教育出版社主办的《语言文字周报》已有六十年历史,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的指导下,关注语言文字的时代发展,传播新知,匡谬正俗,以推进中国语文现代化、规范化为使命。近年来,编辑部加大了对流行语的观察与研究,刊发了不少介绍流行语的文章。
如何从海量热词中选出十大流行语?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对“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的采录有五大原则,分别是群众性原则、持续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规范性原则与正面性原则。
所谓群众性原则,即“高手在民间”。杨林成表示,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应具有原创性、普及性,能展现大众的语言创造力。持续性原则是指不收录没有真正流行开来的事件性热词,比如“你是什么垃圾”只在2019年6月底上海即将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管理的时候热过,其后湮没无闻,因而不予收录。
趣味性也是采录的关键。杨林成提及,入选的条目必须具有一定的有语文智慧,包涵一定的辞趣。辞趣,就是语言文字的意思、声音、形体上附着的风致、情韵。入选的条目,除了概念意义,往往还有一定的附着色彩,携带着一定的情感、情绪,在风格上应该是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自嘲解嘲,让人会心一笑,比如“我太难(南)了”。
然而,流行语评选不能只考虑流行度,入选的条目也要有利于健康的语文生态的建设。杨林成说:“有几种情况不收录。第一,源于谐音的热词不收。这类热词虽然有一定的辞趣,有一定的语用价值,但完全是戏谑性质的,不利于汉语的规范、健康发展。比如‘雨女无瓜’, ‘你怎么这个亚子’, ‘让我康康’, ‘害’(语气词 hài)。第二,缩写拼音的字母词一般不收。比如,‘OMG’(李佳琦卖口红的口头禅),‘zqsg’(真情实感),‘awsl’(啊,我死了)。第三,没有必要的音译词也不收,比如‘瑞思拜’(respect)。第四,方言词不收,比如‘曱甴’(吴语、闽语、粤语)。”
最后则是正面性原则。在杨林成看来,入选的条目在内涵上应该能反映当年民众或某一群体的某种心态,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镜像。比如“上班 996,生病 ICU”,且应该是可以传播社会正能量的。
“我们所说的流行语,包括流行的词和句子、句式等几种形式。流行语不等于热词,流行语只是热词的一部分。5G、科创板、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这些词在今年都是热词,但我们并没有选进十大流行语。”杨林成说,“根据这五大原则,我们发布的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与其他机构、媒体发布的年度流行语有了区分。”
当今流行语有哪两大特征?
“在流行语评选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当今流行语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流行的社群性,二是色彩的游戏性。”
杨林成认为,2019年流行语,大都只在一定的网络社群中流行,全网性流行的、主流纸媒与新媒体共振的少。这与当今人类社会的传播形态乃至文化特征有关。
“媒介化社会中,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都可以在媒介上展露。按照麦克卢汉的说法,人类社会的传播形态已经历了 ‘部落化’、 ‘非部落化’两个阶段,正在 ‘重新部落化’。人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部落生态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疾发展,这些部落单元又进一步裂变,分化为形形式式、纷繁复杂的社群。”
他说,某一流行语的产生,基本上是来自某一社群,比如“阿中”,来自饭圈文化,饭圈外的人会觉得很陌生,莫名其妙。“流行语的火热,往往也发生在某一社交群体、某一年龄层的网民之中,比如 ‘可/我可以’,其实只在十分年轻的网民中流行,其他年龄层的人都没什么感觉。像 ‘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这样传播面比较宽的流行语,数量相对较少。”
此外,从最后入选的“十大流行语”条目来看,游戏性、娱乐性以及草根性是今年流行语显著的语词色彩。“娱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又一大文化特征。年轻的网民在匿名性的社交媒体上,挥洒才情,戏谑玩笑,语言的创造性空前爆发。商业化操控的大众传媒,又助推了网络文化的 ‘泛娱乐化’。年轻的网民们以 ‘娱乐’来放松神经,消遣闲暇,解构价值,嘲弄权威,以新奇的语言冒险来自嘲、嘲他,来表露、宣泄对现实遭际的哀叹、不满,以至不平、不忿,乐于以流行语来寻找身份的认同与精神的慰藉。”
【附】《语言文字周报》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解读
一、阿中
在社交媒体上,“阿中”是指拥有14亿粉丝的明星——中国,是“饭圈女孩”对她们共同的偶像——中国的爱称、昵称。2019年8月,多位明星纷纷在海外社交平台发布支持香港警方的言论,高喊“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争做国旗“护旗手”,却遭到了香港激进示威者的辱骂和人身威胁。各家中国粉丝于是团结起来,统一阵线,一起维护祖国,称中国为“阿中”“阿中哥”“阿中哥哥”。她们用特有的饭圈文化,有组织有纪律地怒怼“港独”言论,一夜之间占领各大社交媒体。有网友评论道:“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儿女,炎黄子孙!为你们的自信与骄傲点赞,为我们同是中国人点赞!”2019年是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阿中”的走红,也饱含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浓浓深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