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秉烛夜游是什么意思)-秉烛夜谈什么意思
秉烛夜游,蜡烛,古诗(秉烛夜游是什么意思)-秉烛夜谈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秉烛夜游是什么意思(秉烛夜谈什么意思)
“秉烛夜游”出自《古诗十九首》: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这首古诗是东汉以前的作品,那时蜡烛还没有被普遍使用。此中的“烛”即是火炬。结合此诗的语境,后人提炼出“秉烛夜游”这一成语,用来表示“及时行乐”之意。
图片仅供参考
因此,“秉烛夜游”的“烛”并不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那种“蜡烛”,而是“火炬”。况且,举着今天人们所常用的那种蜡烛夜游,也是不大合乎实际的。
图片仅供参考
古文中“烛”指“蜡烛”吗?
至于“蜡烛”是什么年代有的,笔者没能去考证,但读唐代杜牧《秋夕》,诗中亦出现了“烛”字。从“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诗句的语境来看,可知诗中的“烛”已是指“蜡烛”了。
因为古代的火炬是用苇子或麻杆捆扎而成的(见《礼记正义》),显然不会用“银烛”代指火炬了。
图片仅供参考
1.“秉烛夜游”这一成语出自《古诗十九首》,用来表示及时行乐。
2.“秉烛夜游中的“烛”并不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那种“蜡烛”,而是指“火炬”;我们所知道的蜡烛大约到唐代才开始普及。
3.《礼记》中有“烛不见跋”语,即夜晚有客人来时要点燃火炬,但不要让客人看见火炬烧剩下的“跋”,这样客人就以为夜还未深,这是古代的待客之道。
◆此藏品为藏友提供,在此供大家品鉴欣赏!
【花钱镂空铜烛灯座】藏品顶部花钱,通体錾刻龙纹、祥云纹,古色古香,包浆醇厚,皮壳黄亮。
【规格】长117.3mm、宽55m、厚4.3mm、重176.9g
后续文章中继续介绍杂项相关内容,帮大家更好的学习,敬请关注!
专业知识︱美品欣赏
藏友天地︱观点杂谈
微信公众号:秦剑微拍
新浪微博:山东秦剑无鞘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