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观园平面图)-大观园建筑位置全图
宝玉,大观园,刘姥姥(大观园平面图)-大观园建筑位置全图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所以贾政当时看到的青山斜阻,很大可能就是宝玉翻的那个山坡。为什么要用“斜”字呢?因为山坡从这个位置开始升高,往前往上直到最高处自然就是凸碧山庄。
凸碧山庄的山下东边是嘉荫堂,山下西边就是凹晶馆。看文中关于凹晶馆的描述:
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坳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馆。
下了山坡。只一转弯,就是池沿,沿上一带竹栏相接,直通着那边藕香榭的路径。因这几间就在此山怀抱之中,乃凸碧山庄之退居,因洼而近水,故颜其额曰“凹晶溪馆”。
凹晶馆就在这个山坳里,去藕香榭的路径最大可能就是芦雪庵和藕香榭之间的竹桥。中秋夜,湘云黛玉从凸碧山庄下了山坡,跑到凹晶馆联诗。在这个位置,她们两碰上了妙玉,妙玉是怎么到这边来的呢?当然是走宝玉翻的那个小山坡,从芦雪庵附近过来的。于是三人又一次沿着这条近路,到了栊翠庵中。
凹晶馆联诗路线
凹晶馆所处的是一个山坳,也就是说,这段山脉的走势并不是直往北边延伸的,而是先往东北再向西北,呈弧形。凹晶馆就在这个弧的最东北处,稻香村则在这个弧内偏北的方向。因为贾政他们还看见了“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所以稻香村的北边篱笆外,又是山坡,继续往前走,就要转过山坡:
转过山坡,穿花度柳,抚石依泉,过了茶蘼架,再入木香棚,越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
山坡从此处开始,走势逐渐变低,站在山坡上,可以看见蘅芜苑。香菱学诗的时候,众人就站在此处的山坡上看她: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
下山坡的西面就是花圃,芒种节饯花会就在此处,而下山坡的东面,则是黛玉葬花之处。
(宝玉)便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
当日众人都在园中饯花,黛玉起迟了,宝玉追着黛玉到花圃,和探春说了几句话的功夫,发现黛玉不见了。等到宝玉上坡的时候,已经听到黛玉在哭。所以黛玉是从西边的花圃上坡到坡下东边葬花处哭泣,这个距离非常近,否则以黛玉娇弱之躯,如何在几句话的功夫,从花圃走到沁芳闸附近呢?后文也印证了这一点:
那林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
宝玉还站在山坡上,黛玉一抬头看见了他,然后抽身就走。宝玉下坡要回怡红院,又看见黛玉在前面走。这条路当然就是贾政出园、刘姥姥进怡红院的那条路,也就是园子东边的大量未知区域。
芒种节宝黛路线
一座连绵不断的山脉,将园子分成了东西两个区,这座山脉的最南端在怡红院后门,最北端并不清楚,因为到北边建筑蘅芜苑的时候,这条山脉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造型:
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
也就是说山脉延伸处和蘅芜苑外墙接在一起。为什么是这个造型不得而知,我也非园林建筑专业,不是很能想象究竟实况如何,是一个待解决的疑惑。
五、园里的水
园子里的水,主要在山脉的西侧,山脉东侧并没有叙述,之所以把水放到最后一节说,就是因为大量参照建筑已经标明了位置,水流走向将很好描述。
在怡红院内,贾珍概括地说了一下大观园的水流:
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
用建筑物参照后,也就是说,水流从沁芳闸开始,流经花溆,然后顺山脚一直流下经芦雪庵、紫菱洲直到沁芳亭;水流到凹晶馆时,从凹晶馆分一流引进稻香村,再开一个岔口经藕香榭流向秋爽斋,从西南角往东流过沁芳桥(即潇湘馆门前),和凹晶馆流来的水汇在一起,然后流经怡红院后院,从墙下出去。
水源在沁芳闸处有解释:
至一大桥前,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
大观园的水,是从外河引入的,外河又是如何引进来的呢?总不可能是后墙上开道口子,改成河道吧?作者解释的很清楚:引泉。
《长物志》里提到引泉说:山居引泉,从高而下,为瀑布稍易,园林中欲作此,须截竹长短不一,尽承檐溜,暗接藏石罅中,以斧劈石叠高,下凿小池承水,置石林立其下,雨中能令飞泉愤薄,潺湲有声,亦一奇也。
南方有种竹筒引泉法,和《长物志》说的类似,说白了就是竹筒做的水管,隐藏在石头缝等地方,利用高度将水输送到某处。
所以沁芳闸实际上是桥闸一体,外河的水通过引泉的方式流到这里,被闸拦住蓄水,所以才会看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
水流到怡红院的时候,已经变得很小,即为贾政等人出怡红院所见的那条“清溪”,刘姥姥入怡红院时见到的七八尺宽的水池。水流应该还是以管道的方式排出,至于最终流向何方,因文本无记录,未知。
元春省亲路线
元春省亲时,是先乘轿,再乘船,最后乘车:
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忽又见执拂太监跪请登舟。贾妃乃下舆。
茶已三献,贾妃降座,乐止。退入侧殿更衣,方备省亲车驾出园。至贾母正室。
元春乘舟的地点应该与贾母刘姥姥乘舡是同一处,也就是紫菱洲附近,从紫菱洲逆流而上,经过芦雪庵,稻香村,就是花溆石洞。元春的船穿过石洞,将“花溆蓼汀”改成花溆。然后逆流往东,下船登岸,到达省亲别墅。为了避免我们把省亲别墅的位置认错,作者还专门提醒是“舟临内岸”。所以省亲别墅在蘅芜苑的东边,如不走水路,也就是贾政等人游园路线,从山上盘道绕过花溆石洞,过蜂腰桥后“诸路可通”,其中定有一路通往省亲别墅。
贾母刘姥姥的船,是从紫菱洲出发到秋爽斋,有两条路线,一种是往南到水流汇合口,再向西穿过沁芳桥,往北到秋爽斋;一种是往北到藕香榭附近,往西南到秋爽斋。究竟是哪一条,未知。但刘姥姥贾母再次出发去蘅芜苑时,作者很细节地写了一个荇叶渚:
说着,众人都笑了,一齐出来。走不多远,已到了荇叶渚。姑苏选来的几个驾娘早把两只棠 舫撑来,众人扶了贾 、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鸳鸯、玉钏儿上了这一只……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
渚在此处不可能是水中的小陆地,应该是水边,因为贾母等人是步行到荇叶渚,并从此登船的。随后贾母的船是往北上去花溆,所以荇叶渚一定在秋爽斋东北方向。
上一篇:(大夫山森林公园攻略)-收好这份集体出游吃喝玩乐攻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