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秦帝国5)-大秦帝国5开拍了
秦国,公元前,秦王(大秦帝国5)-大秦帝国5开拍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秦帝国5(大秦帝国5开拍了)
纵观华夏文明,从国家开端夏朝开始到现在的4000年时间,秦帝国基本上处在历史的中间线。
但无论你如何回望,他始终是中国原生文明的高原,高大的背影遮挡了曲曲折折的弯路,从黄土高原冲下来的帝国雄狮,不但一扫天下疆土,更可贵的是谨守华夏文明,北荡匈奴,南融百越,用长城和人心的勇武及温柔,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创立了后来华夏2000年的根基。
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体会,秦帝国金戈铁马豪情万丈的统一战争,再听听骄傲的始皇帝极端自负下的千古一叹!
1.公元前230年首战灭韩,韩几乎无抵抗灭国,韩国末代君主韩安。
这场历时十年的统一战争,第一个目标是山东六大国之一的韩国,先吃掉最近、最弱的韩国已是必然选择。韩国已经预感到即将有灭顶之灾,在公元前233年送韩非入秦,韩王安寄希望韩非能说动秦国不要先灭韩,最好先灭强势的赵或楚,韩非被同门师兄李斯识破,游说秦王嬴政失败,并在同年死于秦国云阳国狱。韩国失去了一切虚与周旋的可能,立即派出特使,向秦国称臣,秦国接受了韩国称臣。
公元前231年的秋天,韩国进一步妥协,主动向秦国割让整个南阳郡。秦国派出内史郡郡守嬴腾,率军接受割地。公元前230年,嬴腾率军进攻韩国都城,小战之后,秦军攻占新郑,俘获韩国君主韩安。随即迅速占领韩国全部土地城池,设立了颍川郡,至此韩国宣告灭亡。
2.公元前229年次战灭赵,对峙一年后赵亡,7年后灭残余,赵国末代君主赵王迁。
灭韩之后第二年,秦国立即对赵国发动了统一战争。西周之前秦赵同源,两大国先祖都是东部古秦人族群,都源于最早治水的伯益秦人族群。
殷商末期的古秦人族群,已经成为镇守殷商西部的军旅族群,周武王灭商后,秦人族群不愿臣服于西周新政权,分作了三大部分流散于华夏大地:部分流散于华夏腹地;部分西进到陇西戎狄地区的河谷地带(今日甘肃礼县),后来建立秦国;第三部分是嬴氏族群的另一分支,殷商末期大将恶来的弟弟季胜,带领一支族群,进入了北部山地草原的半农半牧区,成为后来的赵人族群并建立赵国。历史很有意思的是,战国能够挑战秦国的也只有赵国,是秦风、是古老的血统?兜兜转转600多年后,再聚却只能血拼,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霸主总是踩着弱者的尸血成就伟业的,强势生存,优胜劣汰。
灭赵战役秦军统帅是老将军王翦,出动的兵力总数四十余万,进军路线分北、中、南三路,实现对赵国的大分割、大包围。赵国的反应却是出奇地迟钝,这时的赵国,正处在最为黑暗的阴谋政治时期。
赵王迁秉性乖戾、行事荒诞,重用奸佞郭开、宠臣韩仓,对国政撒手不管,秦灭赵发动时,赵迁已即位7年,赵国已是每况愈下,除了李牧率军两次胜秦的回光返照,全部是一片乱象,秦军三路大举攻赵,赵国以李牧、司马尚为统帅,进驻井陉关抗击秦军。赵国的阴暗政治直接毁灭了自己。在邦交大臣顿弱的统率下,秦国的间谍力量对赵国发动了强大的离间攻势,所用方式是非常古老的:一则收买郭开,二则散布李牧、司马尚将要反叛的流言。在进入冬天的时候,已经和王翦大军对峙快1年的赵军统帅李牧,被赵王剥夺了帅位,代替李牧统率赵军的,是平庸的赵葱、颜聚。而李牧在这个冬天也随之被害,李牧既是当时赵国的名将之一,也是整个战国时代的超一流名将之一,没死在战场,却死在自己人手里。
依据《战国策·秦策》记载:赵王迁听信宠臣韩仓谗言,召回李牧问罪。晋见之时,韩仓诬陷李牧握有匕首,欲图行刺赵王。李牧辩解说自己患有“孪曲病”,手脚僵硬不能伸展,恐怕行礼不便而接了假手,不是什么匕首。并且,李牧愤然拿出了假手。可韩仓还是不信,要杀李牧。李牧愤怒绝望,当场自杀了。李牧被害后三个月,公元前228年的春天,秦军大举进攻赵国。秦军三路大军从北、中、南三个方向合围进攻,邯郸迅速被占领,赵王迁被俘。
赵国王族以原太子赵嘉为轴心的残余势力,逃亡到代地建立了流亡政府——代国。六年后,这个流亡政府也被秦军王贲部彻底肃清了。至此,赵国宣告灭亡。
3.公元前228年3战灭燕,燕亡,6年后灭残余,燕国末代君主燕王喜和悲壮太子丹。
公元前228年,秦国王翦大军压境燕国,时值燕王喜二十八年,太子丹在名义上执掌国事,实际的军政财大权却仍然掌控在燕王姬喜手中。
在太子丹主持下谋划了两个对策,其一燕国与赵嘉的代国联手,组成燕代联军,合兵抗秦;其二以政侠名士荆轲为献地特使,秘密刺杀秦王嬴政。荆轲怀着必死的勇气,但是他平庸的搏击术与剑术,却使他无法完成使命,“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最后秦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刺秦事件,宣布了和平统一中国在事实上彻底破产。秦王嬴政坚定了秦国全力以赴于战争统一,再也不考虑接受某个国家有条件的盟约投降。秦帝国所以能雷厉风行地创建统一文明,遭遇的阻力相对小,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战争统一所打下的坚实根基。
公元前228年王翦大军正式发动了对燕国的统一战争。燕代联军40多万的大阵,在易水西岸被秦军一举击溃。
次年,燕都蓟城被攻破,燕王喜及太子丹,分别率领残余兵力,各自逃到辽东去了。这一年中国北方冬天骤然寒冷——“大雨雪,深二尺五寸”,阻滞了李信秦军骑兵的追击,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22年,大将王贲在秦军主力南下灭楚的同时,率领一支秦军进入辽东,一举俘虏了燕王喜,彻底解决了燕国的残余势力。
同时,王贲部又西进代地,平定了代郡,俘虏了代王赵嘉,最后解决了赵国的残余势力。 至此,燕赵流亡势力被根除,两国宣告完整进入统一。
4.公元前225年4站灭魏,波澜不惊水灌大梁魏亡,魏国末代君主魏王假。
从战争形式上看,公元前225年灭魏之战是因为中原局势的陡然变化而生出的一场顺势进行的战争,并不是事先规划好的进程。灭魏之战所以提前发生,是中原地带却正在酝酿一场陡然事变,已经灭亡了的韩国的残余势力,以救出被俘的韩王为目的,正在策划一场反秦复辟事变。当时的秦国上层,已经准确掌握了韩国残余势力的动态,于是决定从王翦的灭燕大军中抽调一支秦军快速南下,以作平乱准备。王贲率领的这支抽调秦军,数量合理估计当在五六万左右。
平定韩乱之后,秦国决策层认识到一个事实,魏国地处中原腹心,若不灭魏,中原难以真正平定。中原不定,则统一六国无法获得稳定的根基。当时的魏国事实上已奄奄待毙,成为远远衰弱于楚国、齐国的最小国家。于是公元前225年平定韩乱的王贲大军约10万左右,顺势启动灭魏大战,没有遭遇强大抵抗,王城大梁坚固,王贲利用水战,掘开连接黄河的鸿沟大渠,水淹大梁,魏王假迫降。
《史记·魏世家》:“魏王假三年,秦灌大梁,虏王假,遂灭魏,以为郡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