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遗书)-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
自己的,遗书,的是(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遗书)-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遗书(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上吊)
前几天,微博上有一则“遗书”广为流传。
一个网名叫做“红烧土豆叶”的大连理工大学的研究生,上吊自杀了。
自杀当晚,他在微博发了一封长篇遗书。
语言幽默又温柔,但是依旧掩不住对生活的无奈。
没多久,这篇遗书火了。
网友们开始接力转发,只为争取一点儿拯救这位学生的微渺机会。
让人惋惜的是,在微博发出的10小时后,大连理工大学发布官方通报,证实了这位学生已不幸离世。
一封遗书,突然间掀起了大家的巨大关注。
有人在这里边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有人说很理解他。
有人为他惋惜,甚至有人说看到他的文字,自己也流泪了。
但,他什么如此决绝?
有个网友说出了真相。
“大不了退学,大不了毕业延迟,大不了先不工作当咸鱼,大不了回老家送外卖”。
是啊,一直以来这个世界都是教我们如何走向卓越,却没人教我们如何接受平庸。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
他却希望下辈子能做一只猫
仔细读了这个男孩的遗书。
如果要说,这个男孩到底经历了什么大苦大难才会如此决绝?
我也无法回答。
从遗书看来,他只是琐碎地记录一些不太开心的研究生生活。
他说,只是想来告个别。
他说,研究生讲课的老师讲课质量很差,所以几乎都是自己做实验。
关于总是喜欢讲行业背景的导师、隔三岔五坏掉的实验仪器以及疫情下耽搁的时间。
他也以调侃的语气吐槽着。
为了毕业,他在通宵拼了命的赶实验。
可是,导师却在最后给出了结论:“数据都没意义”。
一年的成果都推翻重来,不断地做无用功。
这个时候,他不知道实验到底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他形容,心态一块一块的碎落。
这或许是一个导火索。
他说,“我们组之前还没出现过无法按时毕业的,为了不打破这个优良传统,那我消失好了。”
他也开始找原因,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
慢慢的,“毕延,丢人、废物”,“笨、懒、没用”,这些词语开始出现。
遗书最后,他写到,他希望,他能成为一只猫。
其实,从这些关键词,我们或许能够窥见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他到底被什么困住了?
是啊,做一只猫多么悠闲,可以逃过所有的“声音”。
他在文末祝家人朋友今后顺顺利利,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看得出来,他周围的人都好,硕士本人也很好,可是他还是自杀了。
这只能说明,自杀或许不是单独个体的原因,而是一个结构性的原因。
或者说,这种压力不是某个个体导致的,而是整体性的压力,结构性的压力。
毕业延迟,一切重头再来,在研究生眼里这是沉如泰山的结局。
你或许会说:
无法毕业,就暂时放一放;考不上公务员,也没有关系。
可我们真的允许自己这样吗?
多数人都想要去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叫做“更好的自己”。
它来自于社会的、家人的、自我的预设。
在那些“他人”认为的正确, 和自己想要的“自在”里,我们又该如何?
生活重压之下,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什么?
每个想把这一生过好的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
演员马丽曾经一边追求别人眼里的美,一边嫌弃自己。
因为有过被人说长得不够漂亮,不能当主角的经历。
她总觉得,“如果自己有一张特别美的面孔,该多好。”
直到遇见沈腾,她发现竟然还能在喜剧里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和成就感。
脱离了他者评价的活法,有多爽呢?
王菲的2017年在上海的演唱会,被众多人评论说,王菲老了,唱不动了,气都没了。
有人采访问她怎么看,她没有为难自己。
她说:是啊,是有些唱不动了。
王菲曾在幻月之城里说过:能与自己对话的,只有自己。
五十岁的王菲经历了千山万水,平稳地跨过了生命的挣扎期。
她的洒脱、独立、自在,不是凭空而出。
对人生和人性的清醒认知,这也让她单薄的身体里透着一股“硬气”。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
有的人被解雇后似乎再也找不回信心,有的人无法忍受自己的失败。
2018年6月份,在万达会议上,万达女高管徐毓因为业绩没有达标遭到了批评。
随后又被人事负责人约谈施压,说有可能撤销她总经理的职务。
而她只说了一句“今天这个会我不开了,我不干了”,就负气离开了会议厅。
不久后,徐毓的手机就关机了,家人联系不到她,同事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就在她失联的一个小时后,徐毓在只有自己、丈夫和女儿的群里发了一条微信:对不起。
其实,在徐毓跳楼自杀的背后,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地产行业的快速衰退。
在这样的行业大衰退的背景下,其实是很难完成业绩的。
冲不动的时候,就选择和这个世界诀别,这是放弃复原放大痛苦的应激反应。
有两个思维误区值得一谈:
1、 过分自责:认为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现在的局面,无法忍受别人的指责。
换句话说,总以为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才导致不幸的发生,都是我的错。
2、持久性:认为不幸会像影子一样相伴一生,让自己一直糟下去。
当不幸发生后,会一厢情愿地认为,消极事件会影响到方方面面、乃至生活的全部。
“这下完蛋了!这下糟透了”是他们的全部心里。
而实际上,生活还在继续,我们还有家人,还有生活,悲伤通常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
紧绷的女人,
要怎样找到自己的出路?
在电视剧《白色月光》里,女主张一的老公出轨了。
对老公的怀疑,已经快把她逼到崩溃。
你以为她是真怕男人离开吗?
其实不是。
“永远不要露出败相”,张一在剧中的这句台词讲出了真相。
她是怕人生赢家这个角色不再有。
因为,本是多么完美的啊?怎么可以让人看笑话。
这种焦虑,也是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无尽追求,没完没了。
可真的需要这么强撑吗?
几年前的某个音乐节,女神张曼玉一开嗓就被群嘲。
黑粉说她“晚节不保”,资深粉丝也求她好好演戏,别来唱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