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袍哥是什么意思)-袍哥人两下一请啥意思
哥老会,袍哥,也有(袍哥是什么意思)-袍哥人两下一请啥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袍哥是什么意思(袍哥人两下一请啥意思)
哥老会一般称袍哥,是旧社会里帮会的一种,最早称“汉留”,传自效法汉朝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异姓结为弟兄。共宗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生死,共患难。
据有关资料记载,四川有哥老会,相传源于清末,以“灭清复明”为目的。辛亥革命前夕,成都爆发的“保路运动”以及在推翻的清王朝的活动中,曾经显示了哥老会的一些社会实力,起了积极作用。随着地方知名人士、官方人员的参加哥老会,有的还兼任了舵把子。此后,哥老会便与官府交结在一起。
本镇有哥老会由来已久。但在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流行,到抗日战争时期就普遍盛行了。大凡参加哥老会的,有以下几种情况:地方当权者参加凭此扩充势力;有产无权者参加,图有庇护;社会低层人士参加以依附其势求谋生之通……总之各有所取。
本地哥老会也编为十个排,与四川各地相仿。排位一般按社会基础而定,“执法大爷”(舵爷)为第一排,是首脑人物;其次是当家三爷。也有只拥虚名的“闲大爷”。招待南来北往搞交际的称“红旗管事”(当家五爷),也有不管事的“闲五爷”。再其次为“巡凡大爷”。以下几排的安排由执法大爷按其社会地位而定。据说二排人称“圣贡二爷”应由比较正派的人物充当,本地无此排位。四、七排相传违犯帮会故不再设,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为哥老会(袍哥)的“单刀会”,公口要举行集会,宣布提升排位和新入会名单,最后会餐。
本地哥老会的公口“犀池公”,首脑人物称舵把子,历来操纵在封建霸头游敬堂、吴毅候、郭云圈等人之手。由于作恶多端,对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之罪,解放后均已处决。
抗战时期,哥老会盛行之际,邻坊的哥老会纷纷来镇设公口扩展实力。先后有合兴乡(今红光)的“福泰公分社”,太和场(今团结)的“仁和公分社”,青龙场的"万寿公分社”,毛家(场)桥(今合作)的“永安公分社”,郫县城关的“久合公分社”,此时的犀浦镇,公口林立,被社会人士称之为“小租界”。
本地哥老也有“清水”和“浑水”两种。“浑水”估吃霸赊,横行街头,有的还是搞抢劫的盗匪,“浑水”多的要数青、毛二场。“清水”多有面子而无社会实力。“犀池公”的哥老会有些说法,但也有白天是人,夜间抢人的“浑水”。
随着国民党政治的不断恶化,哥老会的发展也日益复杂,与官、匪、霸相互勾结,连成一气。哥老会的实力渗透了整个乡、村政权,多数团总、乡长、保长同时又是哥老会头头,所以哥老会成了他们掌权的支柱,他们也要凭借哥老会这股力量当权。解放以后哥老会及其所依附的封建势力,统统被人民革命的洪流彻底冲击一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