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数据中心是什么)-内蒙古大数据中心招聘
数据中心,互联网,阿里(数据中心是什么)-内蒙古大数据中心招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种理解并不能算错,直到今天国内大部分的数据中心的性质都接近电信运营商主导的地产项目。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资源被重新整合优化,人类世界产生的数据量以及信息传输需求爆炸式增长,简单地存放服务器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在新阶段的发展需求。
数据机房在新时期升级为数据中心,在满足物理需求(盖房子,供水电、散热)之外,还要符合系统需求(高性能计算、存储、网络通信)以及高效运维、绿色节能等多种需求,才能跟上软件技术的发展,带领人类进入信息技术革命的新阶段。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玄乎?
落回到科技公司纷纷开始兴建数据中心的现象上,你就会发现这是数据中心地位的上升,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有着非常接地气的理由和必然因素。
对于企业而言,动辄投入上千亿,背后驱动的因素是生存。国内第一波数据中心自建热潮出现在2010年前后。
那一年,腾讯、百度、阿里三家互联网公司,拉上浪潮、华为等硬件厂商开始第一波数据中心自建的探索。
百度是三家公司最早组建专门的服务器团队,他们在2011年对二三十家国内外的服务器及相关厂商进行调研,并起草了初步的规范。腾讯则是最早自建数据中心的公司,2006年他们就在深圳宝安租的一栋厂房进行机房改造,2007年则启动了在天津滨海数据中心的二期数据中心,但由于是第一次尝试,这次自建探索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
阿里的数据中心自建与云计算业务息息相关,阿里云2009年成立,第二年阿里就开始自建第一代数据中心,到2013年,阿里服务器规模突破10万台后,这家公司不仅自建数据中心,还搞起了自研硬硬件,花了六年时间把整个数据中心从服务器、交换机、网络通信设备到散热技术、机柜设计统统自研了一遍。上一家这么做的公司是谷歌,而这家公司2014年在基础设施上的支出就超过了百亿美元。
第二代互联网公司们踩着前辈的脚步,更早的意识到数据中心的重要性。以最近在数据中心行业颇为高调的新玩家快手为例,这家公司的投资人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斐就曾表示,一个公司的边界是由它的智能和计算能力所决定的。
智能与计算能力,表面上看来主要由软件决定,但根据摩尔定律的发展来看,无论软件跑得再快,最终还要落回到硬件的研发周期与突破上,这也是为什么服务器规模可以成为衡量一家科技公司真正实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全球服务规模达到百万的玩家只有不到10家,其中谷歌、亚马逊、微软在2014年后就达到了百万级规模,而Facebook、腾讯、阿里等新巨头则是在2018年之后才陆续迈入服务器大户的行列。
快手2019年启动K3战役的同时,也启动了自建数据中心的计划。按照这家公司最新的估值286亿美元的计算,投资百亿自建数据中心对它而言,几乎算是这家公司成立以来,最大手笔的支出。
但作为一家定位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的公司,快手的提前布局称得上是明智。其IDC负责人张子坚在最近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数据中心的规模,是业务快速发展的一个映射,逼着我们必须站在未来看现在,要不然后面会非常痛苦。”
快手正在经历的这种成长之痛,而BAT们在十年前就经历了一遍,这种痛苦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急速成长的业务与硬件本身的建设周期的矛盾。
对于那些宣称要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这些领域大干一场的科技公司们,无论站在过去的节点,还是当下的浪潮当中,他们都必须尽快做出押注。
押注的筹码可能是当下要支付的上亿或上百亿,而赌的是未来十年他们的业务增长必然会超过当下数据中心的承载能力。
4
“新基建”之所以会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实际上也是我们国家对于下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押注。
一位从事数据中心行业超过十年的专家称,行业正在经历第四次科技革命,上一波科技革命由互联网带来,而这一次科技革命的主题是数字经济体,数字经济体的承担实体就是数据中心,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战略资源,相当于国家的铁路、高速公路。
在这一波变革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都是帮助国家搭建数字经济体的技术手段,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以及当下正在进行的各行各业的产业升级都是数字经济体的表现形式,但这些最终都要落回到数据中心这个承载实体上。
尽管外行看着如今的数据中心行业热闹非凡,但行业内的人都很清楚,如今国家仍旧处在数字经济体的早期阶段,虽然早已是世界闻名的基建狂魔,但于数据中心这一产业,无论是技术人才的储备,还是地域分布目前都处在一个发展不均衡的状态。
首先是地域分布的不均衡,尽管近两年”南贵北乌“的声势无比浩大,内蒙古和贵州两大省份引来了包括腾讯、阿里、苹果、快手等一大波互联网公司前来兴建数据中心。但受到网络运营商以及数据中心客户分布的限制,如今主流数据中心的选址仍旧集中在核心城市周边。
之所以选择核心城市或者周边,是因为一个好的数据中心的选址必须要满足高效传输信息的需求,以阿里云为例,他们的数据中心要求为客户提供的网络传输速度要在三毫秒之内,因此当众多科技公司漫山遍野的建数据中心时,他们必须要离客户近一点,再近一点,这样云计算提供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才会保持最佳水准。
能达到最佳条件的城市非核心城市莫属,但北京上海承载能力早就达到了极限,无法满足数据中心这种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向周边甚至更偏远的城市外迁就成为了数据中心产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