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邓艾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司马,太守,将军邓艾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后世地位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魏太尉邓艾”。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张辽、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而已。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邓艾。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邓艾亦位列其中。
轶事典故
邓艾出兵蜀汉前,曾梦见自己席坐于山上,眺望着流水,于是找来殄虏将爰邵,问梦境的暗示。爰邵以“即使能取胜蜀汉,恐怕将军也难以返国”相告,后来果然一如所料。
《世说新语·言语篇》中有一则关于邓艾机敏的故事,记曰邓艾有口吃,每次说话提到自己时老是“艾、艾”连呼,司马昭故意戏弄他,便问:“你老是‘艾、艾’,究竟有几个‘艾’啊?”邓艾回答:“所谓‘凤兮凤兮’,还是只有一凤而已。”
唐代李翰所撰《蒙求》中有“邓艾大志”一语。
家族成员
儿子
邓忠,邓艾之子,与父亲一同死于绵竹。
另有余子,人数和名字均不详,在洛阳的被诛杀,
孙子
邓朗,邓忠之子。
影视形象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王洪光饰演邓艾;
2016年电视剧《军师联盟》:刘凌志饰演邓艾。
历史评价
段灼:“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夷灭之诛,臣窃悼之。惜哉,言艾之反也!艾性刚急,轻犯雅俗,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臣敢言艾不反之状。昔姜维有断陇右之志,艾�治备守,积谷强兵。值岁凶旱,艾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上下相感,莫不尽力。艾持节守边,所统万数,而不难仆虏之劳,士民之役,非执节忠勤,孰能若此?故落门、段谷之战,以少击多,摧破强贼。先帝知其可任,委艾庙胜,授以长策。艾受命忘身,束马县车,自投死地,勇气陵云,士众乘势,使刘禅君臣面缚,叉手屈膝。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艾诚恃养育之恩,心不自疑,矫命承制,权安社稷;虽违常科,有合古义,原心定罪,本在可论。锺会忌艾威名,构成其事。忠而受诛,信而见疑,头县马��,诸子并斩,见之者垂泣,闻之者叹息。陛下龙兴,阐弘大度,释诸嫌忌,受诛之家,不拘叙用。昔秦民怜白起之无罪,吴人伤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今天下民人为艾悼心痛恨,亦犹是也。臣以为艾身首分离,捐弃草土,宜收尸丧,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绍封其孙,使阖棺定谥,死无馀恨。赦冤魂于黄泉,收信义于后世,葬一人而天下慕其行,埋一魂而天下归其义,所为者寡而悦者众矣。” (《三国志·王��丘诸葛邓钟传》)
司马炎:“征西将军邓艾,矜功失节,实应大辟”、“艾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三国志·王��丘诸葛邓钟传》)
陈寿:“邓艾矫然强壮,立功立事,然�于防患,咎败旋至,岂远知乎诸葛恪而不能近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也。”、“艾所在,荒野开辟,军民并丰。”(《三国志·王��丘诸葛邓钟传》)
袁准:“今国家一举而灭蜀,自征伐之功,未有如此之速者也。方邓艾以万人入江由之危险,钟会以二十万众留剑阁而不得进,三军之士已饥,艾虽战胜克将,使刘禅数日不降,则二将之军难以反矣。故功业如此之难也。国家前有寿春之役,后有灭蜀之劳,百姓贫而仓禀虚,故小国之虑,在于时立功以自存,大国之虑,在于既胜而力竭,成功之后,戒惧之时也。”
唐彬:“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虽长史司马,参佐牙门,答对失指,辄见骂辱。处身无礼,大失人心。又好施行事役,数劳众力。陇右甚患苦之,喜闻其祸,不肯为用。今诸军已至,足以镇压内外,愿无以为虑。” “昔邓艾不赖蔡河漕运,故能并水东下,大兴水田。”(《宋史·河渠志》)“亚夫则死于狱吏,邓艾则追于槛车……凡此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或从澄汰,尽可弃捐。”(《宋史·梁周瀚传》)
尉元:“进无邓艾一举之功,退无羊祜保境之略。”(《魏书·尉元传》)
成淹:“至如邓艾怀忠,矫命宁国,赤心皎然,幽显同见,而横受屠戮,良可悲哀。”(《魏书·慕容白曜传》) 魏靖:“傥使平反者数人,众共详覆来俊臣等所推大狱,庶邓艾获申于今日,孝妇不滥于昔时,恩涣一流,天下幸甚。”(《旧唐书·刑法志》)
李士谦:“邓艾为牛。”(《北史·李士谦传》)
孟知祥:“奈何躁愤,自毁功庸,入此槛车,还为邓艾,深可痛惜,谁肯愍之!”(《旧五代史·唐书·康延孝传》)
宋代 欧阳修、宋祁等撰写的《新唐书u2027卷十五u2027志第五u2027礼乐五u2027吉礼五》中提到,唐代时礼仪使颜真卿曾经向皇室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魏太尉邓艾”。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张辽、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陆抗、羊祜、王�F而已。
项忠:“昔马援薏苡蒙谤,邓艾槛车被征。功不见录,身更不保。”(《明史·项忠传》)
陈亮:“又二百余年,遂为三国交据之地,诸葛亮由此起辅先主,荆楚之士从之如云,而汉氏赖以复存于蜀;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邓艾、羊祜皆以其地显名。”(《宋史·陈亮传》)
后世纪念
魏邓艾碑
有《邓�V碑》,考其事迹终始,即魏邓艾碑也。艾尝为兖州刺史,据碑云 “晋初尝发兖州兵讨叛羌,艾降巫者传言,授以用兵之法,因以破羌。兖人神之,遂为艾立庙建碑纪其事”。艾于三国时为名将,尝有大功,其姓名闻于世甚显,史与兖人皆不应误。而“艾”、“�V”二名不同如此,此君子所以慎于传疑也。余谓古人“艾”、“�V”常通用,《汉书》曰“黎民艾安”,与“惩艾”、“创艾”,注皆读为“�V”。岂非邓侯名“艾”音“�V”,而书碑者从省欤?后人读史无音注,乃直以为蒿艾之艾,而流俗转失,久而讹缪,遂不复正。此理或然,览者详之。熙宁壬子正月晦日六一堂书。
魏书邓艾传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称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世语曰:邓艾少为襄城典农部民,与石苞皆年十二三。谒者阳翟郭玄信,武帝监军郭诞元奕之子。建安中,少府吉本起兵许都,玄信坐被刑在家,从典农司马求人御,以艾、苞与御,行十馀里,与语,悦之,谓二人皆当远至为佐相。艾后为典农功曹,奉使诣宣王,由此见知,遂被拔擢。迁尚书郎。
上一篇:陈洎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