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信息化时代)-从信息化时代到智能化时代)-
华为,中国,伙伴(信息化时代)-从信息化时代到智能化时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信息化时代(从信息化时代到智能化时代,)
时隔七年,吴辉回到中国,履新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虽然长期身在海外,但他看到的是,中国数字化进程一日千里。
2020年疫情对各行各业带来打击,却催生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等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动力。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0年)》指出,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
“到‘十四五’结束,中国的数字经济GDP很可能会成为全球No.1。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时代。”在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上,吴辉充满信心地说。
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
当天恰逢2021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正如其主题“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当下疫情依旧在全球肆虐,全球经济危机四伏,我们需要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的未来。
行业数字化转型所抵达的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可能。可以想象,智能世界里,经济、社会,个体、群体,人、动植物都可以被互联,在这个不凡的时代为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注入动力。
当下,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浪潮高涨,各行各业正在开启一场全新的变革,这在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上可见一斑。
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或一个行业的课题,而是千行百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课题。
如何加速数字化发展、如何更好的实现行业数字化转型,其实没有固定模式,需要深入探索。如今,在“生态大会2021”25000多平米的展馆里,一些可看见、可感知的变化已经悄然发生……
当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纷纷推出规划,中小城市不断涌入。大会现场,基于华为“交通智能体”解决方案的智慧指挥中心引发关注,其中通过“智慧大脑”可随时监测路况,让交通变得更加安全、顺畅。
对传统制造行业来说,更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加速核心业务转型升级。在大会现场,我们看到华为携手伙伴,融合云、AI等技术打造的智慧工厂方案应用模型,可对生产、环保、安全、人员及设备等进行全方位监测,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关注特殊群体,华为联合伙伴,基于华为云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针对听障人士开发的APP,帮助他们和外界沟通,也让他们可以无障碍地观看视频、新闻,在数字化时代,让沟通的顺畅惠及更多人。
华为的技术还渗透到了教育领域。2020年,华为云WeLink加入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和多家企业等发起的“青椒计划”,为乡村特岗教师提供智能、开放、协同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开展直播培训、教学管理、知识交流等。不止于此,华为还联合多方,推动高速宽带入校园、全球性信息与通信技术人才培养平台等,在全国乃至全球推出适合当地的教育项目,推动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大自然也需要更智慧的保护。守护环境,华为为1.46万平方公里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基本实现LTE网络全域覆盖,遍布森林的上万个监测终端数据和影像实时回传,生态学家可远程收集数据,借助AI辅助分析动物种群和栖息地现状,更好地保护濒危生物。
华为还发挥AI等技术优势,携手NGO组织RFCx实现自然守卫者在全球5大洲18个国家的20多个保护地得到部署,帮助当地护林员和生态学家们用科技更好地守护自然和生物多样性。
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展馆一景
在“生态大会2021”的展馆里,这种由数字化带来的创新变化和价值还有很多,生态馆里100+伙伴和80+平台支撑能力诠释华为如何与伙伴携手共生共进;产业馆设有覆盖20+子产品线的250+个展点,展现科技创新;行业馆覆盖超40+子行业,200+伙伴打造了270+个展点,诠释场景探索……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数字化变革。
这样的变革还在场馆外、在更长远的智能时代进行着。当下,国家推出“碳达峰”、“碳中和”、新基建、数字农村等多项政策,产业升级革命在即、智慧城市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速……更高效、更绿色、更高质量的征程已经启动。
跨越新数字鸿沟,亟需全生态能力升级
不过,新征程也要面临新挑战。
回顾人类社会变革,蒸汽机使人们从农业时代走向工业时代,电气化和信息化又把人类带进信息化时代,未来我们将走向智能时代。每一次跨越,都有着“断舍离”和“新创造”。曾经,如何触网是信息化时代的“数字鸿沟”,需要断舍离旧的机制,创造新的机制。如今,迈向智能时代,“新数字鸿沟”也已摆在面前。
与此前不同,“新数字鸿沟”是在产业深度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生,千行百业需要进入上限更高、空间更大的全新领域。知识壁垒、发展差距带来的产业间、企业间、区域间的数字化、数字经济等发展不平衡问题,使得转型难、转型慢普遍存在,迫切需要各界加强创新融合。
面对数字化转型可能面临的挑战,吴辉表示,以通路型伙伴为主的生态体系应向能力型伙伴体系转变。
过去十年,华为通过各方面加大投入,实现生态和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2020年,与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发生交易的合作伙伴超11000家,华为与ISV伙伴发布的联合解决方案超1600个,地市业务增长45%,中国区认证证书达30多万张。在这一过程中,华为中国政企业务的营收也突破了100亿美金,同时有130多家伙伴的合作业绩突破亿元。
面对下一个十年,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生态体系?华为的答案是构筑能力型伙伴体系、“能力型”生态。突出对“能力”的重视,归根到底,是要补齐整个生态的短板,共同进步,能力共进,架起数字化发展的“桥”和“路”,最终助力千行百业客户转型成功,创造新价值,解决社会问题,普惠大众。
所以,华为一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鼓励伙伴挖掘客户真实需求,提升能力,打造高效、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繁荣生态。
这一点,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开学感受深刻。与华为在智能交通、公共安全、集成等方面合作以来,华为不仅为其研发平台走向全国提供支撑,还对其开发体系提出高要求。他说,合作以来,企业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带动企业更好地服务客户。
推动企业变革的还有鸿普森科技的董事长张发胜。“之前我们做信息化只做信息增强,现在做数字化转型涉及客户全流程,需要我们做组织变革去匹配客户的深度业务需求。”张发胜说。作为为政府、医疗等行业用户提供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技术服务的企业,面对整个数字化生态快速发展变化,客户需求变化增加,业务更加复杂,业务变量增加,鸿普森必须组建能满足客户这些业务变化的团队。
华为也期待着这些伙伴在理解客户战略、识别客户需求、帮助客户做业务逻辑设计等维度,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此,鸿普森加强了数据中台、数据逻辑设计能力,并改变人才招聘,从自身做能力转型。
上一篇:(信念是什么意思)-对信念的理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