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一个人的龟兹)-一个人的龟兹)-纪录片
石窟,佛教,西域(一个人的龟兹)-一个人的龟兹)-纪录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凄美传说“千泪泉”
参观完石窟,沿着山崖继续往前走,绕到山后有一条小溪流出。沿着小溪继续往山谷里走,一直走到三面悬崖下路的尽头。抬头看悬崖崖壁上有水滴下来,汇成了小溪,这里便是千泪泉。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一定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的确,这里流传着一个有关克孜尔千佛洞的民间传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龟兹国王有一个独生女儿,公主年轻美貌,聪敏善良,被国王视为掌上明珠。一个夏天,公主进山打猎闯进了这个荒山沟,遇见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两人一见钟情。青年向国王求亲,国王提出苛刻的条件想刁难他,要他三年之内在山里凿出一千个洞窟。
小伙子回到家乡,便开始在荒山沟里的悬崖峭壁上日夜不停地开凿。当他凿到第九百九十九个洞窟时,终因积劳成疾,累死在山中。公主得知后痛不欲生,立即赶到小伙子身边抱尸大哭,最后化成了一块终年滴水的岩石。眼前的这处滴泉,有着悲伤的名字"千泪泉"。这眼长年滴流的泉水,给荒凉的戈壁滩带来了生机,滋润着山谷里三千多亩田地,也为旁边的石窟景区增添了一片绿色。
佛教历史的缩影
克孜尔石窟的历史同时也是佛教历史的缩影。公元一世纪前后佛教传入龟兹,出现了早期的石窟寺。公元三、四世纪的魏晋时期,佛教在龟兹逐渐开始流行起来,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寺。公元四、五世纪,龟兹进入佛教文化大发展时期,此时的龟兹文化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犍陀罗佛教文化,形成了灿烂的本地民族文化。今天新疆库车、拜城等古龟兹地域众多的千佛洞和佛寺遗址,就是在那个时期开始开凿建造并遗存下来的,杰出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也是那个时代出现的著名高僧。
龟兹古国的疆域内,现劲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库车县、新和县、温宿县、乌什县、柯坪县等地已发现的石窟遗址就有二十多处,洞窟总数超过七百个,还有很多洞窟尚未发现。这些石窟中以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库车县的森木塞姆、库木吐拉、克孜尔尕哈石窟和阿艾石窟比较有名。龟兹石窟是现存的龟兹佛教文化遗产中最丰富精彩的部分,它由建筑、彩塑和壁画等共同构成了龟兹佛教艺术的主体。
大唐盛世,互粉相融
公元六、七世纪的西域经历了一段不平静的历史时期,统一西域后,唐太宗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龟兹重新归于中华版图。龟兹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龟兹乐舞在东土大唐红极一时,粉丝无数。出土文物显示,当时的龟兹乐舞使用的乐器及服饰道具不仅来自龟兹本地,还有很多源自中原、印度、中亚、波斯甚至欧洲,可谓世界级的国际综合艺术。在龟兹境内,还曾经出土过数十个用于盛装葡萄酒的大缸,通过丝绸之路来往的商队不远千里从龟兹国送来一千四百年前的“XO、人头马,拉菲”,于是《凉州词》中的夜光杯盛上了葡萄美酒。与此同时,融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中原佛教通过丝绸之路反传回西域,龟兹佛教进入了与中原佛教文化相融的安西佛教文化时期。开元盛世也是龟兹大乘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龟兹的石窟艺术也在此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盛极而衰,烟消云散
公元八、九世纪,随着大唐王朝的衰落,西域也开始动荡不安。战事频发,经济衰败直接影响到佛教在西域的传播发展。到了公元十四世纪,几经王朝更迭,曾经在西域影响深远的佛教,虽历经抗争,终于被伊斯兰文化所取代,成为统治阶级新的工具。
丝绸古道,龟兹故国,千年佛窟,岁月沧桑。大漠黄沙,掩盖了时光的痕迹;依稀驼铃,传来远古的梵音。残缺的造像,铭记着千年的兴衰;斑驳的壁画,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凄美的故事,歌颂着爱情的执着。如果说残缺也是一种美,克孜尔石窟则将这种美演绎到了一种极致,美得心酸,美得凄凉。让我们只能在支离破碎的残存之间,一窥古老的文明,触摸曾经辉煌灿烂的龟兹文化。走过看过听过之后,了却了心里多年的一份挂念,却平添了几分感慨与惆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