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音乐家简介)-十大传奇音乐家
他在,音乐学院,音乐(音乐家简介)-十大传奇音乐家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8跨界大师——美籍德国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爵士音乐家安德烈·普列文(André Previn)
普列文1929年4月6日生于柏林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四岁开始学钢琴,1935年考入柏林音乐学院,1938年随全家逃离德国去法国,翌年移居美国加州,以演奏爵士乐钢琴为职业。1943年,他加入了美国籍,1945年为米高梅电影公司作曲,1950年至1952年加入美国军队服役,复员后又回到米高梅电影公司。1958年至1964年,他为《琪琪》《波吉与贝斯》《亲爱的伊尔玛》和《窈窕淑女》四部影片谱写的音乐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
1962年,普列文首次登上指挥台指挥圣路易斯交响乐团演出,1967年至1969年任休斯顿交响乐团指挥,1968年至1979年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6年至1985年任匹兹堡交响乐团指挥,1985年至1990年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指导,1987年至1992年任皇家爱乐乐团首席指挥。
普列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在演奏、作曲、指挥,古典音乐、电影音乐和爵士音乐等领域均有建树。
9迷恋爵士的“怪杰”——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
古尔达1930年5月16日生于维也纳。他七岁起学钢琴,师从帕佐夫斯基,1942年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从赛德尔霍费尔学钢琴,同时随马科斯学作曲,1944年首次公开演奏。1946年,他获得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1947年至1949年在欧洲和南美洲巡回演出,1950年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独奏音乐会,被誉为“钢琴演奏大师”。
1951年,他创建了古尔达维也纳古典小交响乐团,1955年收玛塔·阿格里奇和克劳迪奥·阿巴多为钢琴学生,同时开始迷上爵士乐。1956年,他参加了美国纽波特爵士音乐节,在亚特兰大举行爵士乐演奏会。1959年,他与大提琴家皮埃尔·富尼埃合作录制了贝多芬奏鸣曲全集。1962年,他在维也纳组建爵士乐队,1966年创办维也纳现代爵士乐比赛,亲自担任首席评委,还学吹萨克斯管、创作爵士乐。
1970年,古尔达拒绝接受维也纳音乐学院为表彰他对古典音乐的贡献而授予他的贝多芬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指环,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遂有了“钢琴怪杰”的雅号。他随后定居慕尼黑,主要从事爵士乐的创作和演奏。1971年,其著作《话说音乐》出版。2000年1月27日,他卒于维也纳,终年六十九岁。
古尔达的古典钢琴演奏具有新奇独特的风格,擅长演释巴赫、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并运用爵士乐的一些演奏技法,使古典音乐更贴近现代听众的审美情趣。作为一位作曲家,他还创作了两部钢琴协奏曲和一些爵士乐曲,甚至把维也纳圆舞曲改编为布鲁斯风格。
10命运坎坷的歌唱家——德国男中音歌唱家、指挥家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菲舍尔-迪斯考1925年5月28日生于柏林,父亲是语言学家,母亲是教师。他从1934年开始随母亲学钢琴,1941年师从乔治·瓦尔特学声乐,1942年考入柏林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赫尔曼·瓦森保恩。1943年,他在柏林郊外的琪琳多夫公众大厅首 次登台演出,同年应征入伍,在俄国战场 看管德国军队的马匹。
菲舍尔-迪斯考
1945年,菲舍尔-迪斯考在意大利被俘,关入美军战俘营,1947年被释放回到德国,再次师从赫尔曼·瓦森保恩学习声乐。1948年,他在柏林国立歌剧院首次演出歌剧,在《唐·卡洛斯》中饰演波萨,1951年在伦敦举行独唱音乐会。1954年,他在拜罗伊特音乐节首演,饰演《唐豪瑟》中的沃尔弗拉姆和《罗恩戈林》中的传令官。
1955年,菲舍尔-迪斯考录制了第一张唱片: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1962年,他参加了在考文垂大教堂举行的布里顿《战争安魂曲》的首演。1963年,他的妻子死于难产。1968年,他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艺术歌曲文本》出版。1976年,他完成了著作《舒伯特的歌曲》。1978年,他在柏林首演卢托斯拉夫斯基的《安眠的空间》,1980年在班贝格首次举行个人画展。
1983年,菲舍尔-迪斯考从歌剧舞台退休,并在日本举行画展。1987年,他的自传《回声》在斯图加特出版,1989年被译成英文出版。1992年,他在慕尼黑国家剧院举行告别音乐会。2004年,他在巴伐利亚菲舍堡展出一百幅绘画作品。2005年,DG唱片公司发行了DVD《迪特里希·菲舍尔-迪斯考的艺术》,以庆祝他的八十寿辰。2012年5月18日,菲舍尔-迪斯考卒于巴伐利亚州施塔恩贝格湖畔,终年八十六岁。
《雅沙·海菲茨:俄国的早年岁月》(Jascha Heifetz: Early Years in Russia)
作者:科比托瓦(Galina Kopytova)
译者:萨尔罗夫妇(Dario Sarlo,Alexandra Sarlo)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
“在俄国出生,三岁上第一堂课,七岁在俄国登台,1917年在美国登台。说这些不就够了?”海菲茨本人就是这么一笔带过自己的少年时代的,市面上更一直罕有大师早年经历的详细记录。2004年,本书以俄语出版,作者是圣彼得堡的艺术史手稿研究专家,他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海菲茨长子罗伯特和孙子约瑟夫间的通信,让乐迷眼界大开。
除了准确的出生信息,调查海菲茨的几个曾用名和昵称(Jasinka、Jasenka、Joseph),以及第一次被称作“海菲茨先生”的时间——那是在演奏了一场维尼亚夫斯基协奏曲之后。在奥尔的几位学生中,他算是被“特别照顾”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继父亲鲁文之后的、海菲茨的第二位小提琴老师纳尔班迪安是奥尔的助手。在一次年终考试上,院长格拉祖诺夫为海菲茨打出了5++的分数,纳尔班迪安又加了一句“天赋异禀”。此类的细节很丰富,再配上六十余页(首次出版的)黑白照片,一经就被各国的海菲茨粉丝竞相购入,还被媒体寄予厚望:“若能再出一本《海菲茨的美国岁月》就好了!”
《柏辽兹论音乐——1824至1837年间的批评文选》
(Berlioz on Music: Selected Criticism 1824-1837)
编者:科尔伯(Katherine Kolb)
译者:罗森贝格(Samuel N. Rosenberg)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与同时代人瓦格纳、韦伯和李斯特相似,柏辽兹在作曲之余也是一个写作好手,甚至一度靠写批评赚生计。本书收录了数篇原载于巴黎音乐杂志的评论文章,翻译成了英语,内容、立意皆有趣得紧。比如这段:“德奥音乐家都来自天堂——格鲁克、韦伯、贝多芬,尤其是莫扎特;而意大利音乐家都来自地狱,包括罗西尼,但除了写弥撒的凯鲁比尼。法国同胞们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他们保持了人的原味。”又如,他对歌剧院里闹哄哄的气氛简直描写神了:“你时不时地能听见E弦崩断或琴马暴裂的声音,女领座员才不小心翼翼呢,而是用力摔门。看,第三位迟到的观众有一步迈得太大,以至于踩到了自己的燕尾服上,让鼓鼓囊囊的零钱都洒出了几个。”诸此种种,被读者揶揄为“柏辽兹大叔说故事的时间到了”。
既然批判性思维和审美立场挺苛刻,便难免让人们又爱又怕。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想,柏辽兹文字里的夸张手法与半真半假的人物,又何尝不是歌剧创作的演练?文乐结合背后的体悟,也许还利于他从一个更高的角度俯视芸芸众生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