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长征故事)-长征中最值得看的十个故事
红军,湘江,蒋介石(长征故事)-长征中最值得看的十个故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长征故事(长征中最值得看的十个故事)
红军踏上长征路的时候,当时的舆论曾经认为:“国共胜负已成定局,红军已是死路一条”。然而,一次前路渺茫的仓促撤退,变成了一场向死而生的英勇进军;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第一军情作者:贾永
80年前那个10月,当三支九死一生的红色大军在西北黄土高原紧紧拥抱的时候,他们用双脚丈量、用血肉铺就、用意志铸成的长征路,便成了一座丰碑。
又一个明媚的10月到来,在他们当年走过的万水千山,如林的纪念碑巍然屹立,而他们经历过的一个个不朽瞬间,也如同这一座座纪念碑一样,高高耸立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
位于于都县城东大门的万里长征第一渡纪念碑。
长镜头一:被迫转移——秋风瑟瑟,十里相送。战马最后一次悲怆的嘶鸣,惊落了多少母亲和妻子的眼泪。
清澈的于都河缠绕着江西南部的于都小城。
中央红军的长征就是从越过于都河开始的。
1935年10月的几个夜晚,平日里宁静的东门码头,突然忙碌起来。浮桥上急急驶过的车马,河面上来来去去的渡船,河两岸星星点点的火把和一队队脚步匆匆的行人……
大街上刚刚张贴的标语还是“为保卫苏维埃而斗争”的口号,乡亲们看到的却是根据地一天天缩小,从前线运送下来的伤员一天天增多,国民党军队进攻苏区的枪炮声越来越近……他们不清楚,那支曾经让白军闻风丧胆的红军队伍,为何接连打败仗?用兵如神的毛泽东,此刻又在哪里呢?
游击赣南闽西,从井冈山上一路南下的“朱毛”红军,在敌人重重包围中开辟了全国最大的红色根据地。鼎盛时期,中央苏区面积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453万。
193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14周年纪念日,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宣告成立。作为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席,毛泽东便是从那时起被尊称为“毛主席”的。
一座谢氏祠堂用木板隔成15个房间,装下了红色政权的整个首脑机关。毛泽东对他的“内阁”成员们说:“我们的办公室,主要应该在田间地头,在军队战场,在实际工作中。在我们苏维埃政府里,只有人民公仆。”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年轻的人民政权以她的亲民爱民和清正廉洁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当时23万人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了红军。红色政权诞生一个月,“围剿”红军的国民党二十六路军1.7万人在宁都起义,使中央苏区的武装力量猛增到6.7万人。
然而,就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前两天召开的赣南会议上,在中央代表团的主持下,开始排挤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正确领导。一年之后的宁都会议,又排斥毛泽东对军事的正确领导——1932年10月26日,毛泽东被远在上海的临时中央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失去了对自己亲手创建的这支队伍的直接领导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口口声声指责毛泽东为“山沟里马列主义”的临时中央便在城市无法立足,不得不从上海迁往苏区。接着到来的,还有一位名叫李德的德国人。尽管李德既不精于军事更不懂中国实际,当时的中央主要领导博古等却奉若神明,把指挥大权拱手相让。正是这位洋顾问脱离实际的瞎指挥,使得红军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中一败涂地。
1934年4月21日,中央苏区南大门筠门岭被攻占;5月,建宁、永安、连城等县相继失守;10月初,苏区核心区域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相继失陷……中央根据地由鼎盛时期的几十个县锐减到只剩瑞金、于都等三四个县。
以党、政、军为一体的长征已成定局。曾经红红火火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此成为“马背上的共和国”——同样因为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此后一年之内,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也不得不撤离各自的根据地,被迫突围转移。
秋风瑟瑟,十里相送。战马最后一次悲怆的嘶鸣,惊落了多少母亲和妻子的眼泪。
长征,就这样开始了。
80年后的今天,位于于都县城东大门的万里长征第一渡纪念碑,仿佛还在秋日夕阳下默默等待那些从这里踏上长征路的红军将士。
湘江之战纪念碑。
长镜头二:血染湘江——失去了指挥权的毛泽东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一批又一批勇敢的官兵倒在血泊之中。
从红土地出发的中央红军,一半以上被打死打散在广西北部的湘江两岸。
那是长征路上最为惨烈的一役。激战过后,湘江水由清变红,当地百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国民党追击军原本离红军有两天的路程,而与蒋介石面和心不和的广西军阀也唯恐中央军借追剿红军之名占据广西,并没有全力设防,还悄悄给红军留下了一条通道。然而,带着印刷机、X光机甚至造币机上路的长征大军根本无法快速行走。等到蒋介石以通共之名威逼白崇禧,留给红军的机会悄然失去了。
战斗最为激烈的时候,红三军团四师一天之内战死两个团长;端着刺刀的敌军甚至冲进了红一军团的指挥所……
整整5天5夜,红军与数倍与己的敌人浴血鏖战。头上是狂轰滥炸的飞机,身后是潮水般涌来的敌人,燃烧弹把阵地烧成一片火海。失去了军事指挥权的毛泽东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一批又一批勇敢的官兵倒在血泊之中。
掩护中央纵队艰难渡过湘江,红三军团六师十八团和担负全军总后卫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全军覆没。29岁的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负伤被俘。这位从秋收暴动起就跟随毛泽东闹革命的铁血汉子宁死不当俘虏,硬是从腹部伤口处扯断了自己的肠子。
14名团以上干部倒在了湘江两岸。受损最严重的红八军团编制被撤销,其余各军团人员已不足出发时的一半人数,8.6万人的红色大军血战湘江后仅剩3万余人。
27岁的博古悲痛万分,一种难辞其咎的恐惧感涌上心头,他举起手枪,指向自己的太阳穴。就在他要扣动扳机的时候,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拦住了他的举动,“你要干什么?”博古还在惊愕之中,聂荣臻已经跑到了到他的面前,“越是困难的时候,作为领导人越要冷静,要敢于负责。”
没有什么比死者的鲜血更能激发生者的反思了。几乎所有的长征将士都在怀念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打胜仗的日子,呼唤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
遵义会议会址。
长镜头三:艰难转折——平均年龄34岁的20位与会者,决定了红军的命运,也把中国的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遵义城里这座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西壁合的二层建筑,至今仍是这座黔北重镇最醒目的标志——人们的心目中,它与延河边上的宝塔和北京的天安门一样神圣。
这本是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柏辉章不曾想到,他在老家用以光宗耀祖的这座小楼,竟然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一次重大转折。
从第五次反“围剿”和湘江之战的惨败中,红军将士认清了“左”倾路线和教条主义的危害——突破乌江、占领遵义,为党和红军纠正错误领导创造了条件,而长征之后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中国共产党人,也终于第一次不受干扰地行使了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权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