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抗凝血是什么意思(edta抗凝血是什么意思)
血栓,阿司匹林,动脉抗凝血是什么意思(edta抗凝血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抗凝血是什么意思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抗凝血是什么意思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每到夏季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时间段里,王大爷的血压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在他既往就有过腔隙脑梗的基础上直接影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再次患脑梗,临床医师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他吃了阿司匹林片,但是隔壁床的患者李大爷也是脑梗,医生在给他吃阿司匹林的同时还让他吃了华法林片,王大爷疑惑了,这是为什么,一样的病还用不一样的药吗,这就说到今天的主题,抗凝药及抗血小板板药,但是什么抗凝药,什么是抗血小板药,许多人分不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们之间区别。
首先要明确的是抗凝药以及抗板药多用于患有血栓的情况,想要知道这两类药的用药区别,就要先从血栓的类型说起。不同疾病,血栓形成的病因不同,病因决定了选择抗凝药还是抗血小板药。而依照血栓形成的部位,可分为动脉血栓与静脉血栓。
动脉血栓就是动脉内血流较快,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管内皮的斑块易受血流冲击破损,激活血小板,在其表面上发生聚集,最终可能把动脉完全堵塞。
静脉血栓就是静脉内血流较慢,凝血因子等聚集,纤维蛋白结合成网,包裹住了红细胞、血小板等,最终形成了血栓,血栓堵住血管,造成了继发损害。
抗凝药主要抗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多为红细胞血栓或纤维蛋白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是凝血因子的激活,因此以抗凝血因子为主,像是房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基本要应用,临床上常用的就是华法林。抗血小板药,主要是抗动脉血栓,因动脉血栓多为血小板血栓,随后为纤维蛋白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就是血小板聚集,因此以抗血小板为主。像患者常见的冠心病、脑梗的一级预防,临床常用的就是阿司匹林片。
抗凝药以及抗血小板药种类繁多。先就病例里的王大爷和李大爷分析一下抗凝药以及抗板药的代表药物。王大爷基础疾病是高血压,导致脑梗,医生给他用了阿司匹林片,李大爷基础疾病是高血压同时合并房颤,房颤致附壁血栓脱落形成脑梗,所以医生在应用阿司匹林的同时也应用了华法林片。
阿司匹林属于血栓素A2抑制剂。如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剂型,可减少胃肠道的刺激,可以空腹服用,但是应用此药物时一定要注意有无出血,当出现上腹不适或出现血便、黑便时,请及时就诊,偶尔一次漏服阿司匹林,对于抗栓作用影响不大,但存在活动消化溃疡是禁用阿司匹林的。
华法林是维生素K抑制剂。它的要求是每天定时吃药,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值,此药也可造成出血,如在用药期间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青、鼻出血、血尿、伤口出血不易停等情况也要及时就医,并且多种药物、食物可能影响华法林的效果,用药期间保持膳食结构的恒定,不宜大幅波动。
在使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时可能出现出血并发症,严重者可致命。此两种药物,在应用过程中要避免饮酒,服用其他药物前请向医生咨询对抗血小板、抗凝是否有影响,要及时调整用药量,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有协调作用,也要调整用量,注意监测凝血项、INR、血常规等。若需做外科手术或有创检查,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自己在服用抗凝药以及抗血小板药,避免意外的发生。
【本期专家】朱磊,沈阳市安宁医院十疗区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疾病的临床治疗、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肺炎、COPD、哮喘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痴呆、脑梗塞、脑出血、血管痴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尤其在治疗老年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上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