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项光达(项光达个人资料)
青山,电池,印尼项光达(项光达个人资料)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中国作为第一产钢大国,消耗了全球56%的镍,但八成以上依赖进口。国际上生产镍金属的巨头公司抓着中国薅羊毛,动辄提价,把国内钢铁行业利润压缩到不足4%,薄如刀刃,而国外矿山利润却高达40%,相当于我们一直在给国外打工。
“制造业,技术都可以学,但资源匮乏就特别难。”提到外国的镍霸权,项光达曾经特别无奈。他一直在伺机挣脱这道资源枷锁,结束被割韭菜的命运。
2008年、2009年,趁金融危机把跨国矿企干得缓不过气,他悄悄摸到世界最大镍矿出口国印度尼西亚,重金抢下4.7万公顷红土镍矿开采权,成功打入上游镍矿生产行业。
此后几年,项光达以不少于400亿美元的规划投资,在印尼、印度、津巴布韦等海外各国四处奔走,买矿建园,仅印尼的青山工业园就建有200万吨镍铁产能,接近中国全年镍铁产量的一半。
▲印尼青山工业园一角
悄悄买矿的项光达,让青山高歌猛进的成长惊艳所有人。
过去十年,青山悄无声息地爬升至全球镍铁老大之位,实现镍自由的项光达也拥有了打赢钢铁大战的“核武器”。
2009年至2019年,青山不锈钢产量从百万吨增至千万吨,销售额从几百亿增至2000多亿元,十年翻十倍,超越“南宝北太”,甩开欧美百年钢铁巨头,稳步成为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
更有全局意义的是,项光达对镍矿的大规模开发,令青山在全球镍期货市场的买入或卖出,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这让中国的镍相关制造业摆脱了被动的国际镍价波动,拥有了成本自主权。
“原来国外卖我们50万元/吨的时候,它的成本也就15000元,现在青山进军镍行业,把成本减了下来(期货镍价约十几万元/吨),支持了国内产业。”项光达不无自豪地说。
做企业,项光达的信条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中流砥柱。
从32年前的小作坊起步,一路攻技术、破垄断、抢矿山、砍成本、超越国营大厂,甚至把蒂森克虏伯这种世界钢王逼得放弃不锈钢业务,这个温州人真正做到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令人欣慰的是,屠龙勇士没有把自己变成恶龙。
坐拥海外镍矿的项光达,与国内众多同行、材料商,尤其是同样受制于镍金属短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各方合作,以青山的海外矿权和工业园区,为中国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帮助中国企业在关键产业链打入中心位置。
前几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打响正极材料卡位战,中国企业正欲加速超车欧美日,紧要关头,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意识到镍供应可能要出问题。
许开华后来找到青山,希望对方出手相帮。项光达凭借自己在印尼的关系,帮格林美“一路绿灯”把工厂建到了镍矿旁边。
“他给了我信心。”许开华说:“青山在印尼的工厂、港口、电力和道路(给我们)使用都不成问题。我们的成本降了一半。”
在青山的火力支援下,中伟、格林美陆续发展成全球最大电池前驱材料企业,现在是特斯拉、LG、三星的上游供应商。
以一己之力,重塑全球不锈钢和镍金属两大工业格局,以镍能力凝聚中国新能源电池势力,在关键环节形成卡别人脖子的集群优势,项光达建立了全行业“功成必定有我”的重要隐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在实干的企业家那里或许比登上富豪榜更有价值。
青山登顶钢铁大王后,项光达对《温州都市报》说:在很多人眼里,青山好像是突然冒出来的,其实不是的——
“青山每年都用至少百亿的项目投入来保证若干年后可靠的效益产出。”比如印尼工业园,前期建设要5年,投产后还要亏损7年,很多企业现在已经没耐心做这种长线投资了。
“有巨大的投入,注重创新,才会有后期几何式的增长。”项光达说,对企业家来说,今天埋下了种子,一步一个脚印,埋头做实业,明年、后年的收成,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和职责(行政人力资源工作内容和职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