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1885英国大亨(1885英国大亨被和谐)
缅甸,英国,印度1885英国大亨(1885英国大亨被和谐)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1885英国大亨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1885英国大亨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劳拉申
图文:审稿-孙绿、排版-文琪
音频:讲述者-劳拉申、制作-赛安
封面图:©THAMMANIT PANOMSUK/Shutterstock
2020年11月15日,缅甸迎来2010年政治转型后第三次大选,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获压倒胜利。
昂山素季作为缅甸国父昂山将军长女,在缅甸拥有极高威望,与巴基斯坦的贝·布托、印度的英迪拉·甘地的“国父之女”人设如出一辙。缅甸与印巴曾共同作为英国殖民地,这也塑造了今日的缅甸。
左起:昂山素季、贝·布托、英迪拉·甘地
图:Wikimedia Commons
▾
缅甸岁月
写作关于缅甸的论文时,我想到学校的一位缅甸华裔同学,他会说些中文,我希望约他采访,了解缅甸社会与改革情况,但邀请发出后如石沉大海,他委婉地拒绝了。虽然缅甸民主改革多年,可每当说起政治,缅甸人还是避而不谈,尤其是讲给外国人听的时候。
之所以选择缅甸作研究主题,大概与我儿时的记忆分不开。第一次去缅甸是1999年,我还是个孩子,来到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勐腊、勐海,经打洛边境进入缅甸孟拉。
制图:孙绿
▾
那是1999年4月,正值热带季风气候的旱季,太阳高照、燥热无比。太阳下的中缅边境色泽鲜艳、无比灿烂,童年的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色彩还可以搭配得这般多彩,哪怕是一个国家神圣的国门。国门上蝌蚪般的缅甸文字也让我觉得有趣,就像儿童画。
打洛口岸
图:azx118 / 图虫创意
▾
一进入缅甸我就收到一本缅甸当局发的小册子,首页印着一个在我看来长得十分难看、一脸横肉的黝黑男人,他戴军帽、穿军装,胸前挂着堆琳琅满目的勋章,酷热气候下,隔着画面我都觉得他又热又沉。照片下介绍:丹瑞大将、最高领袖。这是入境缅甸后,每个人必须知道的名字。
有缅甸太上皇之称的丹瑞1997年掌权,我来缅甸时正值其权力巅峰,2003年丹瑞辞职。
图:evernovember.blogspot.com
▾
缅甸国门口有一座戒毒主题博物馆,介绍缅甸在金三角地区打击毒品犯罪、抓获贩毒集团的累累战功。孟拉在缅甸东北部,属掸邦,位于中、缅、泰、老挝交界处,也就是闻名全球的金三角。
比起缉毒,还是博物馆开头介绍的罂粟花更吸引我。红色花朵姿态动人,在英国是纪念一战阵亡将士的象征,在亚洲却成了罪恶之源。
“那边就是罂粟花田,”导游指着博物馆不远处的山坡,“那里种满了罂粟花,是农民的主要农作物。”尽管这家缉毒博物馆一再强调罂粟花的罪恶,可博物馆外却种满罂粟花,还是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实在显得讽刺。
“这花这么坏,为啥还要种?”我问。
没人回答我的问题。
我发现,大人们说的和做的,并不一样。
孟拉的毒品问题一直严峻,
图为去年国际禁毒日时在缅甸举行的禁毒活动。
图:paukphaw.com
▾
孟拉 塔与舞
图:色眼人王子瑜 / 图虫创意
▾
参观结束后我们又去看人妖表演,据说是从泰国“退役”转来缅甸营业的人妖。人妖身材高挑、容貌艳丽,在舞台上唱邓丽君的歌。表演完后从室内走出来,与游客合影,光天化日下,浓妆艳抹的人妖仿佛群魔乱舞,倒有个身着白色旗袍的人妖气质高雅、与众不同。我跟大人提出,希望和这个美女姐姐照相,跑到她身边。
那时的我,头顶刚好到她腰上,她一只手搭下刚好落在我肩膀上,我扭头注视她的手:那是一个大而粗犷的男人的手掌。她确实是个男人,一个人的表面和实质,也不太一样。
矛盾国度
缅甸是个表面与实质不太一致、充满矛盾的国家。研究缅甸的过程中,我的固有认知不断被挑战,自以为是的东西也被不断颠覆着。
缅甸地图
制图:孙绿
▾
缅甸现在的国名和某些地名是人为编造的,也就是近20多年的事。1989年缅甸决定通过更改名字来去英国殖民地化,缅甸Burma改为Myanmar,仰光Rangoon改为Yangon。与印度孟买由Bombay改成Mumbai、加尔各答由Calcutta改成Kolkata、金奈由马德拉斯改成Chennai如出一辙。
虽曾是英国殖民地,缅甸却不同于英国的其他殖民地。英国殖民统治给一些地区带来现代化发展,例如新马、香港,却并未惠及缅甸太多,缅甸经济依旧落后;英语虽普及于印度、新马,在缅甸却很微弱。
19世纪的缅甸家庭。
图:Wikimedia Commons
▾
印度、巴基斯坦是英国殖民者造就的国家,缅甸却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完整的制度、王室和国家机器。
描绘缅甸王室的油画。
图:Fukuoka Asian Art Museum
▾
对这种已存在千年的古老国度,殖民者要付出代价。英国通过三次英缅战争的不菲代价,才吞并缅甸,其中第一次英缅战争是英属印度历史上最长、最昂贵的战争。
第一次英缅战争
图:Wikimedia Commons
▾
1885年英国将缅甸并入英属印度,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到1937年缅甸才脱离英属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缅甸本部。与印度合并的历史导致人口交换,不少印度、孟加拉人移居缅甸,成为日后罗兴亚人问题的根源。
19世纪油画中,穿着缅甸和印度服饰的人物
图:creativecommons.org
▾
虽然缅甸有蒲甘的万塔之城或金色佛塔,但这只是宣传片里的片面一角。缅甸其实是个复杂的多民族、多宗教国家,包括缅、掸、孟、克伦、克钦、克耶、华、罗兴亚等民族,大部分信仰小乘佛教,克钦、克伦人信基督教,罗兴亚人即印巴穆斯林,信伊斯兰教,还有小部分印裔缅甸人信印度教。
缅甸可谓中国最铁的伙伴,但在许多想当然的历史上,缅甸又颇颠覆想象。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即抗日战争上,缅甸态度微妙。国父昂山将军起初并非抗日分子,而是抗中分子。1941年,中国支援英军在滇缅抗击日军,也就是入缅作战三年三个月的中国远征军,对手除了日军,还有昂山领导的缅甸独立军。
二战时,昂山借助日本法西斯驱逐英国殖民者,并与日本合作,1943年成立日本傀儡政权“缅甸国”,中国国民拒不承认,却获汪伪、伪满承认。二战后期见日本败局已定,昂山再倒戈抗日。中缅印大战虽歼灭日军4.9万,中国却付出6.7万伤亡的惨烈代价,其中3万人在缅北撤退中于热带雨林瘴气和瘟疫。
云南腾冲的国殇墓园,纪念远征缅甸抗日的国军,是中国最大国军抗日纪念墓园。
图:Dd_11 / 图虫创意
▾
被中国视为国殇的入缅抗日,在缅甸人眼中却是另一种描述。缅甸掸邦朝廷出逃的公主Sao Sanda在自传《月亮公主:掸邦记忆》中回忆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无恶不作,所到之处烧杀掠抢,与日军一样。”
上一篇:鲶鱼效应是什么意思(鲶鱼效应是什么意思鲶鱼效应的故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