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于台湾同志运动wikia文的信息
波兰,乌克兰,苏俄关于台湾同志运动wikia文的信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消息传到波兰后激起了了强烈的反响。格拉布斯基到斯帕的任务是为波兰尽可能多地挽回损失,但现在却要求波兰不仅放弃在乌克兰的土地,还要将之前在波罗的海地区经营已久的领土全部放弃。这一部分领土,作为当年立陶宛大公国的固有领土,被波兰认定是其基本疆域。开国元勋德莫夫斯基说:“这意味着我们要签署一份战败和约。”
布尔什维克的外交部长契切林倾向同意寇松照会。托洛斯基也表示支持。当时主持战争的加米涅夫则主张利用谈判的机会边打边谈,最终彻底削弱波兰。但是列宁较加米涅夫更加激进,他拒绝与协约国谈判,认为红军应该消灭波兰第二共和国,建立一个波兰苏维埃共和国。为了讨好波兰人民,列宁甚至发表了一个声明,承诺放弃一部分领土给这个未来的亲俄波兰。中央委员会最终接受了列宁的意见。
7月20日,波兰从英国驻华沙公使那里得知了契切林对寇松照会的答复。7月22日,波兰外交部长萨皮哈给契切林发了一份照会,建议立即实现停战并开始和谈。同一天,波兰总参谋长罗兹瓦多夫斯基将军给红军最高司令部发了一份电报提议“立即在整条战线上停止敌对行动,并派军事代表来商讨休战问题。”
明斯克谈判的开启布尔什维克一直宣称自己的政权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这种宣传使得协约国找不到直接军事介入的理由,但也使莫斯科无法回避和谈。不过此刻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又让列宁并不愿意马上进行和谈。
7月23日,契切林以军事委员会委员瓦西列夫的名义通知波兰,最高司令部已经接到关于与波兰相关部门谈判的命令,谈判的时间和地点将由西线司令部决定。7月24日,他又以西方面军司令图哈切夫斯基的名义回复说,鉴于白俄罗斯人民对波兰代表的敌对态度,他们接见波兰代表团不能早于7月30日。
内外交困之下,上台仅1个月的波兰格拉比斯基倒台,农民党领导维托斯当选为新一任总理。
7月30日,波兰派出的代表团前往西方面军指定的谈判地点——巴拉诺维奇。途中必经的一座桥被布尔什维克故意烧毁,耽误了行程。他们到达巴拉诺维奇时,苏俄代表团已经离开了。8月1日,双方见面后苏方又表示,停战协议和初步和约必须一同签署。由于波兰代表团只有签订停战协议的授权,需要向国内请示,但代表团所有无线电设备都遗落在被毁的桥处,因此他们不得不返回华沙。苏俄又一次成功地拖延了时间。
布尔什维克也开出了让波兰人难以接受的停战草案。根据草案,寇松线以西相当一部分领土划给了苏俄,连接东普鲁士边境的格拉耶沃与比亚韦斯托克的战略铁路也完全划在苏俄境内。与寇松线相比,唯一偏东的是布格河东部和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之间的部分。这样就算实现了列宁提出的送给波兰人民部分寇松线以东领土的承诺。同时,苏俄要求一个月内将波兰军队必须减到5万人,并将所有剩余武器和军队物资转交给苏俄,苏俄用这些来武装波兰市民和工人,组成一支20万规模的工人纠察队填补两军之间的缓冲区。这支强大的准军事武装将由苏俄劳动部与(名义上的)波兰劳动部协同管理。另外波兰还须停止武器和军火制造,不得接受任何外国的军事援助,并补偿大量物资给布尔什维克。
尽管这个草案非常苛刻,但英国首相劳埃德·乔治认为波兰无路可走,强压波兰进行谈判。波兰最终同意进行初步和约的谈判,但国防委员会命令代表团不要讨论与领土有关的条款,只需尽力争取白俄斯和乌克兰的自治或独立。双方商定于8月11日起在明斯克进行谈判。波兰派出了由六名国会代表、两位代表和一位军方代表组成的高规格代表团,并选择了外交部副部长东布斯卡担任代表团的团长。不过事后发现,这位团长既不懂俄语,也不了解俄国情况,给谈判带来诸多不便,最后和谈吃亏也有他的责任。
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明斯克谈判主要是为了应对国际舆论,走走形式。起初俄方代表团根本没有外交官,全是一些中下层干部。甚至没有一位与波兰代表团成员地位相当的外交官员参加,后来才重新调配了几个外交人员。按照苏俄代表团团长卡·克·达尼舍夫斯基的指示,波兰代表团被安置在一个残破的庄园里,由红军日夜守卫。波兰代表出行要得到红军司令员的许可。他们使用自带无线电设备的权利也受到限制。
输出革命的雄心与此同时,加米涅夫命令图哈切夫斯基的西方面军加紧进攻,最迟于8月12日攻占华沙。西南方面军则放弃卢布林,掉头向南,进攻加利西亚首府利沃夫。列宁希望攻下利沃夫后能进一步把战争带到罗马尼亚境内,向欧洲输出革命,继而引发世界革命。苏波战争由此进入高潮阶段。
此时红军总数也扩张到400万,其中有编制大概180万,其中60万人受过训练,具有相当的战斗力。在波兰前线,红军理论上拥有36万士兵。深受鼓舞的布尔什维克领袖们对发动欧洲革命充满了信心。的确,一旦波兰被消灭,在红军与柏林之间就没有值得一提力量了。昔日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被协约国分解,孱弱的魏玛共和国只有十万军队。就在1920年7月,魏玛共和国总理鉴于形势急迫,在斯帕会议上恳请协约国放松口子,允许将军队扩招到二十万人。这个提议被协约国当场否决。在德国国防军内部,甚至有不少军官希望能与红军联手一起对抗协约国,为一战的失利雪耻。在德国国内,经济一直没有得到恢复,德国在失业工人中发展很快。1920年的时候,德共据称已经获得10%的德国人的支持,一旦红军兵临城下,这些人就是很理想的带路党。
“维斯瓦河奇迹”1920年8月8日,图哈切夫斯基签发进攻华沙的命令。第3军、第16军正面攻击华沙,第4军在第3骑兵军的协同下,自北向西南向华沙后方迂回,第15军进攻莫德林,威胁波军左翼。西方面军摆开架势,大有将华沙一口吞下的气势。
在这个时候,波兰情报部出了一位了天才人物——扬·科瓦列夫斯基。科瓦列夫斯基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很年轻的时候就在帝俄军队服役,负责部队通讯器械维护。1918年,他加入新成立的波兰军队,在第4步兵师担任情报主任。在利沃夫服役时,科瓦列夫斯基意外地从自家的无线电通讯中发现了西乌克兰共和国军队以及邓尼金白军的通讯信号。出于解闷,他破译了这两家的密码,从而获得毕苏斯基赏识。到了1919年7月,他调任波兰总参谋部密码处主管,时年27岁。
科瓦列夫斯基带领的团队通过破解红军的密码,发现红军第16军与第3军之间存在一个不容易注意到的空隙。获得这个宝贵的情报后,8月16日,波军从各个战场搜罗了5个半师的兵力作为突击部队,出人意外地攻击红军第16军左翼,并将其击溃。华沙守军同时出击,红军第3军也随之溃败,西方面军散开的阵势陷入一片混乱。此时,3百公里以外的明斯克,假模假样地与波兰代表谈判的图哈切夫斯基还被蒙在鼓里,仍在发布各种进攻的命令。直到8月18日,前线失利的消息才传到西方面军司令部,图哈切夫斯基这才下令撤退,但是为时已晚。除了被击溃的3个军,迂回华沙后方的第4军此刻也被截断了后路,只能边打边退,撤到东普鲁士,2万多人被驻扎在当地的英法协约国部队缴了械。波军一路乘胜追击,8月25日,波军已经打到了格罗德诺、布列斯特。红军此役损失了15万人,大炮、机枪等装备尽失,波军只损失了5万人,史称“维斯瓦河奇迹”。
上一篇:四巫日(四巫日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