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董其伍(董其武将军)
郑州,工学院,河南省董其伍(董其武将军)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董其伍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董其伍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郑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医等12个学科门类均衡发展的综合大学。
2018年恰逢学校工学办学60年(原郑州工学院55年),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立足新时代,迈向新工科,为一流大学建设而不懈奋斗。
一、宏基肇造,扬帆起航1963年4月,河南省按教育部要求,将郑州大学五个工科系划出,建立郑州工学院,一所高起点的工科院校扬帆起航。
1958——1965
1958年,新乡师范学院化学工程系建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省设立的首批高等工科教育专业之一
1959年原郑州大学创办机械、土木、机电、水利四个专业
1959年春,教育部从天津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支援河南
1959年4月,教育部从大连工学院抽调一批教师支援河南
1959年化学工程系从新乡师范学院分立,成立河南化工学院
1963年4月,撤销河南化工学院,将其划归原郑州大学化学工程系
1963年4月,将郑州大学5个工科系划出(化工系,机械系,电机系,土建系,水利系)建立郑州工学院
1963年10月,河南省与化工部签署协议,确定郑州工学院组织机构、招生、学制、规模、专业设置、编制、校址、干部配备及交接事宜,学院归化工部管理
1964年1月,举行郑州工学院建院典礼
1精英荟萃,呕心筹建
经过数年准备,1963年4月,化工部与河南省商定,将郑州大学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土建系、水利工程系与化工系划出,成立郑州工学院。
2百端成序,兴教树人
建院伊始,学校健全领导机制和组织机构,将本科生教育工作列为重点,基本建设工作、教学工作迅速展开,学校呈现出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局面。
郑州工学院首任系主任
二、忠诚事业,守土有责“文化大革命”十年全院正常教学科研活动陷于停顿,部分干部、教师利用厂校挂钩等时机,用科技知识服务工农,以技术培训和典型工程带动教学,取得了一些成绩。
1966——1976
1968年12月,学校1966届毕业生146人、1967届毕业生148人、1968届毕业生180人,共474人同时分配了工作
1972年4月,学院招收文革以来的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
1973年6月,郑州粮食学院并入郑州工学院(1978年3月分离)
1974年7月,化工系研制出河南省第一台聚四氟乙烯换热器
1动荡岁月,栉风沐雨
“文革”期间,广大教职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学校的基础设施给予力所能及的保护和维护,并挤出资金采购了仪器设备和近两万册的古籍图书,为以后学院进行教学科研奠定了一定基础。
2服务工农,深入实践
学院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育体制,师生在劳动锻炼期间开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为工厂、农村培养技术骨干;部分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搞科研,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
(1973年6月,河南省委决定将郑州粮食学院改为粮油工程系,并入郑州工学院)
三、东方风来,姹紫嫣红“文革”结束,学院各项工作恢复正常,重心转移到教学、科研上来。加强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事业稳步发展。1985年11月,学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院党委提出“八字校风”,制定《郑州工学院发展规划》,提出了把郑州工学院建成名副其实的部属重点院校的奋斗目标。1991年4月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上,学校正式宣告,将郑州工学院办成名副其实的部署重点院校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1977——1991
1982年,学院召开第一次教学讨论会
1985年11月,学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院党委提出“八字校风”,制定《郑州工学院发展规划》,提出了把郑州工学院建成名副其实的部属重点院校的奋斗目标
1987年,学院召开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1990年6月,郑州工学院获评“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1991年4月,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正式宣告部属重点院校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
1991年5月,与苏联敖得隆工学院签定校际合作交流协议书
1正本清源,孕育生机
学院建立健全新的党政机构,引导全院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同时加强了党、党风、党纪教育,促进了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
“八字校风”
院党委在第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八字校风”
2氤氲育化,教学相长
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积极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和更新课程内容,拓展专业方向,办学规模和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学院汇聚了一大批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名师名家,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和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名人堂
3问鼎高端,时间折桂
学院承担科技和开发课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十余年间,完成国家、部委及省市科研课题500余项,多项获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在磷复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结构、航天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许秀成教授
许秀成教授创建的“钙镁磷肥采用玻璃结构因子配料方法”,198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包裹肥料及其制造法”获中国优秀专利奖。曾任《磷肥与复肥》主编、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获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
四、高歌猛进,创新发展进入1990年代,学校建设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进一步关心和支持,有力地鼓舞了全校干部和教职工的干劲,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以工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与管理科学规范,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能力突出,实现了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院校的重大跨越。
1992——2000
1993年郑州工学院举办三十年校庆活动
1994年,刘大壮、霍达、沈宁福三位教授成为学校首批博士生导师
1994年12月橡塑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国家研究中心,申长雨教授任中心主任,实现河南省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零的突破
1996年4月郑州工学院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
1996年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许秀成教授任中心主任,填补了河南省在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上的空白
1996年王复明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填补了河南省空白
199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来学校视察工作
1998年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河南省工科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