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李嘉图模型(李嘉图模型的主要缺点)
钻石,以色列,产业李嘉图模型(李嘉图模型的主要缺点)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李嘉图模型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李嘉图模型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周末画报
时至今日,以色列的支柱产业之一 ——钻石产业依然无法全面复工复产。疫情加速了向数字平台过渡的速度,这个古老的产业终于迎来了首个线上交易平台。但长远来看,这只是第一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成长、变化、革新是每个业内人士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德国裔犹太人恩斯特·奥本海默创造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历史,后入主戴比尔斯。
以色列的经济活动正在有序恢复。
以色列(Israel)的经济活动正在有序恢复。根据以色列宣布的“四步计划”,本国拟在5月至6月中旬逐步放宽限制,恢复国内旅游业、工作、教育、休闲和体育,以促进经济复苏。然而,全球最重要的钻石加工和交易中心之一 ——位于特拉维夫(Tel Aviv)的钻石交易所依然鲜有人问津。要知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这里的交易楼层往往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数以百计来自全球各地的行家齐聚此地,围坐在一张张摆放着鉴定灯和磅秤的桌子前,每一颗宝石在成交前都会经历无数双金睛火眼的精密洗礼……不过数月,恍如隔世。
钻石交易所今非昔比,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疫情对钻石产业的影响超乎想象——以色列目前仍要求民众保持社交距离,禁止人流过度密集,这就意味着本国钻石产业无法全面复工复产。有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抛光工厂内部狭窄拥挤,专家们都是肩挨着肩工作的,这种情况下工厂根本不可能复工。加上全球市场需求跳崖式下跌,钻石产业的日子可一点也不好过。错过3月和4月两月价值15亿美元的交易,以色列钻石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了90%。
“我们没有任何进账。”以色列钻石交易所总裁兼世界钻石交易所联盟代理总裁约拉姆·德瓦什(Yoram Dvash)如是说。整个钻石产业哀鸿一片,以色列以外的矿商和零售商也难逃厄运,业内巨头戴比尔斯(De Beers)和阿罗沙(Alrosa)也不得不减产。“印度、以色列和比利时的工厂都停工了,所以市面上没有多少商品。”他表示,一个去年占出口商品总额9%的部门因为这次疫情损失了约3亿美元的利润。该部门在多家银行的信贷限额总额达8.5%亿美元,其负责人正向请求援助,将限额提高至10亿美元,但批示还没下来。
据了解,今年1克拉钻石的RapNet钻石指数(RapNet Diamond Index,依据RapNet钻石交易网络出售的钻石价格得出,为同等级钻石的10个最高报价均值)下降了8%。德瓦什希望需求升温后,价格也能随之反弹。另据《罗博调查报告》,2020年全球原石产量预计下降16%至1.19亿克拉,价值减少29%至85亿美元,创下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感到意外:以色列资源贫乏,竟然能在钻石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她靠的不是生产钻石,而是先进的钻石切割技术,你是不是更惊讶了?
以色列是全球著名的钻石加工和交易中心所在地,其西岸城市拉马特甘的钻石中心就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之一。放眼全球,2018年全球钻石出口总额达1279亿美元,出口总额最高的15个国家和地区共占世界出口总额的95.7%,其中位列前五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印度(25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20%)、美国(200亿美元,15.6%)、中国香港(162亿美元,12.7%)、比利时(150亿美元,11.7%)和以色列(144亿美元,11.2%)。同年以色列的钻石净出口总额为78亿美元,拥有全球最高的原石贸易顺差,而排名更靠前的印度、美国和中国香港则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
虽贵为《圣经》中的“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但是以色列国内长期存在政局动荡、民族漂泊、土地贫瘠等不利因素。她为何孕育了钻石产业?一路走来,她究竟是如何打破种种桎梏,纵情起舞的?后疫情时代,她又将如何破局前行?
Get Diamond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钻石交易平台。
以色列世界钻石中心位于特拉维夫。
钻石员在以色列钻石交易中心工作。
缔造传奇
有一种说法,英文单词“jewelry”(珠宝)来源于“Jew”(犹太人)一词,尽管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犹太人跟珠宝的渊源很深—因为全球最早开发出宝石的首饰用途的,就是犹太人。根据海附近地区的考古发现,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犹太人用宝石制作项链等首饰。与此同时,犹太人有长达约3000年的钻石贸易史。
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对从未发现过钻石矿的西奈半岛乃至整个中东地区而言,《塔木德》中提到的“儿童在西奈沙漠中寻找到钻石并献给教主”的描述仍然是个谜,但钻石产业在此间的起源已经被确定为远古时代。犹太民族由此与钻石结下了不解之缘,世界各地的钻石商主要是犹太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早期的钻石市场并不完善,缺乏监管,交易双方对对方的信任往往建立在宗教和民族认同上,由此发展出来的经营模式是以家族为单位进行交易的。如今以色列的钻石商也多为私营,采用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
犹太历史的最大特点就是犹太民族长期处于流散状态,他们因为宗教、经济、生活习俗等原因被歧视、驱散,因此积累的财产不能用来购置房产,这样一来利于变现与携带的钻石珠宝就成为了他们的挚爱。
与此同时,犹太人还是钻石切割术的最早发明人,并在长期加工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犹太钻石商人和技工早期也随着大流散漂泊至世界各地,正是他们推动建立了当今世界极具影响力的钻石加工和交易中心—比利时安特卫普钻石交易中心、纽约曼哈顿钻石交易中心和荷兰阿姆斯特丹钻石交易中心等。
到了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的犹太钻石商带着抛光用的打磨轮,重新回到巴勒斯坦。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与中央销售机构谈判成功,毛钻来源得到保障,特拉维夫迅速跻身为世界主要精细抛光钻石中心行列。
以色列还成立了专门的钻石技术中心,加强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关系。以色列至今仍引领着国际钻石加工业,以花式切割闻名全球,全球钻石首饰市场上有70%的花式钻石是在特拉维夫切磨成型,40%的圆钻是在特拉维夫加工的。
从产业来看,以色列钻石产业遵循的发展轨迹与高新技术产业相似,资源禀赋不足,则以劳动力和技术禀赋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符合李嘉图模型的结论。该国在钻石加工业方面因为技术水平高、劳动力技能优秀而占有优势,得以出口大量钻石,符合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结论。以色列出口的是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即技术要素的产品,如高品质钻石、药品和集成电路,进口的是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产品,如从南非进口本地缺乏的毛钻。
从来看,以色列对钻石加工和出口给予政策支持,如以色列在工贸部设立钻石办公室。该办公室由钻石界人士、官员和海关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钻石海关监管、批准钻石加工、交易和经营许可、代表以色列国家银行对钻石用外汇监管、代表对钻石业有关事宜进行协调、钻石进出口和加工的统计工作、沟通钻石界与的联系等方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