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
生态保护,生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生态补偿机制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帆报道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完备。以生态保护成本为主要依据的分类补偿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为基本取向的综合补偿制度不断完善,以受益者付费原则为基础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格局初步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显著增强,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互动的局面基本形成。
到2035年,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本定型。
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区首席创新官赵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市场化、多元化”是此次《意见》的重点、亮点,同时也是难点。以前的生态补偿主要是由主导,无论是纵向的、横向的生态补偿,主要发生在间,未来除了制度更完善、目标更坚定之外,最有突破的将是“市场化、多元化”具体怎么落实,调动市场的积极。
健全横向补偿机制
今年5月,河南、山东两省签署《山东省人民河南省人民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这是黄河流域第一份省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被坊间称作现实版“鲁豫有约”,引起广泛关注。
这一协议明确,对河南省与山东省黄河干流跨省界断面 (刘庄国控断面)2020年和2021年的水质年均值,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3项关键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值进行考核。最高补偿资金规模达1亿元,分为水质基本补偿和水质变化补偿两部分。
在水质基本补偿方面,若水质全年均值达到Ⅲ类标准,山东省、河南省互不补偿;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省给予河南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省给予山东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
对于区域发展而言,生态补偿有助于推动解决区域间因分工不同带来的利益失衡问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生态补偿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跨行政区的生态补偿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阻碍,背后的原因包括跨区域的生态补偿以协商沟通为主,存在耗时费力的问题等。
此次《意见》强调了健全横向补偿机制,巩固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成果,总结推广成熟经验。鼓励地方加快重点流域跨省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开展跨区域联防联治。推动建立长江、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支持沿线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干流及重要支流自主建立省际和省内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对生态功能特别重要的跨省和跨地市重点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给予引导支持。鼓励地方探索大气等其他生态环境要素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方式,通过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购买生态产品和服务等方式,促进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良互动。
完善市场交易机制
《意见》提出的工作原则之一为:主导,各方参与。具体而言,充分发挥开展生态保护补偿、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补偿实践。逐步完善有力主导、社会有序参与、市场有效调节的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
《意见》强调了要完善市场交易机制,包括逐步开展市场化环境权交易;鼓励地区间依据区域取用水总量和权益,通过水权交易解决新增用水需求;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等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佐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生态补偿涉及到生态保护区与受益区之间的利益关系调节,需要同时发挥好和市场的作用。此次的《意见》专门强调要建立健全市场交易机制,包括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发展基于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等,这些都是市场化的手段。
李佐军指出,市场机制可以更好地调节供求双方的关系,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以碳汇交易为例,具有产业发展优势同时碳排放量较高的地区,可以有更灵活的选择,既可以在本区域减碳,也可以购买碳汇;而“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地区,则可以通过出售碳汇获得收益,其获得的收益可能大于在本地发展产业的收益。
“从全国整体来看,可以促进排碳与减碳的平衡,促进欠发达地区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李佐军表示。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