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荣格(荣格16型人格测试)
原型,我的,人格荣格(荣格16型人格测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荣格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荣格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与其当个完美的人,我更想当个完整的人。”——荣格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在希腊特尔斐的太阳神庙上也镌刻着三条真言,其中一条便是:认识你自己。
说出来这似乎有些荒诞——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和自己待在一起,自己是陪伴我们自己时间最长的那个人,除了“自己”,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过客。但是很多人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却从来没有真正的认识过自己。
我想不少人不同意这个说法,比如张三会说我是个内向的人,李四会说我是一个社恐患者,王五会说我很喜欢电竞游戏,爱交朋友……这么看下来,似乎每个人都认识自己,但事实上如果走进自己的心灵内部,会发现这样的认识实际上太过浅薄,它只不过是抽象的吸取了自己的某些特质,并且给自己贴上了某个标签而已。
说到认识自己,就不得不提荣格,荣格提出的阴影与原型,或许会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自己,我们会发现自己给自己的标贴的标签背后,实际上有深切的期待,渴望和未被满足的欲望。
最近读到了著名台湾学者许皓宜的一本书《完善人格》,刚巧前段时间我正在学习荣格,所以看到这本书——关于荣格四大类56个原型的书籍之后,便爱不释手的通读下来。
看完神清气爽。
我的老师曾举过一个很精妙的例子,他说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杂合面馒头,几乎没有纯白面或纯玉米面的馒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的人格其实都是复杂的,我们的人格当中充斥着各种矛盾、复杂和正反两极的人格,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这就是荣格所说的“面具”,所以认识自己从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分裂”的,而一个人人格的成长其实就是把分裂进行整合和完善的过程。不过看到分裂这两个字,你可不要害怕,联想到精神分裂。后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而我所指的分裂,是指我们每个人人格当中的矛盾和阴影。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用优点和缺点来形容自己,比如说我有某种优点,然后再列举自己的一些缺点。两极对立的思维是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思维,这种思维的优势在于简单好理解,但劣势在于无形之中把我们带入了对立思维当中,我们很难学会统一和整合。就优缺点这个话题来说,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特点,它们既不是优点也不是缺点而只是特点而已,但是每一个特点又有其光明的一面,或者对于个人来说是具有建设的一面,同时也有其阴影的一面,后者一般被压抑在潜意识当中,很难被觉察。
这么说似乎有些抽象,我们来举个例子。
前两天我在瑜伽馆上课的时候,提前去了20分钟,当时教室里一片黑暗,地上有一些已经摆好的垫子,我找到了一块垫子铺到地上,没有轻拿轻放,而是扔在了地上,发出了一点声音。这是一个宏大而充满怒气的声音,在瑜伽馆的角落响起,一个男人生气的冲我大喊,说你轻点!看不见我正在做冥想吗?!
听到他充满怨气的声音,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炸毛。我皱了皱眉头,阴阳怪气的回应道: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谁知道你在干什么。说完之后我不解气,又继续说道:你应该在头上贴一个标签,写上“不许出声”,或者“瑜伽室是我的”。这样便没有人敢打扰你了。
那个斥责我的男人张了张嘴,没有说话。我跪在瑜伽垫上,深呼了一口气,觉察自己刚才发生了什么。按照荣格的理论,在这个男人呵斥我的时候,我内心当中那个“受害者”的原型瞬间被激发了,我的愤怒逆反,其实深层次是一种恐惧。就像小时候的被父母呵斥一样,我本能地想要辩解,又想要反抗。这时候,“破坏分子”的原型出现了,我对他反唇相讥,挖苦讽刺,带着深深的攻击。
我还觉察到,在当时听到那个男人声音的那一刻,我的脑海当中立刻浮现出了几个字:“自我中心的巨婴”,是的,这是我给这个男人贴的标签,我用这个标签来获取自我的优越感——他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认为地球应该围绕他转的巨婴,而我却比他高明——因为我能“看透”他。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创伤小孩”的原型在发挥作用。
在荣格看来,处处皆原型,时时有阴影。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时,无意识当中不被自己理解和接纳的内容,会使我们的逻辑思考失去正常运作的功能,让我们体验到糟糕的感受,表现出情绪化的语言和行为,将整个人带往乌云笼罩的无助感中,甚至会让我们在事后感到懊悔,而这背后的元凶,就是阴影。
简单来说,阴影就是我们心灵深处的杂质,当我们处在现实的某些环境当中,这些存在于无意识的杂质就会和现实情境碰撞,激发我们内在特定的一些情绪反应。比如在我刚才举的例子当中,当我感觉到自己被那个男人训斥时,我产生了恐惧、愤怒、委屈等情绪,并继而产生了“怼回去”的行为。而遭遇到同样的场景,也许张三和我有类似的情绪,但是他的羞耻感更多,他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脸红、沉默、愧疚。
那么原型呢,其实我们可以使用原型这个概念,把我们的心灵杂质——也就是阴影,进行具象化。就像刚才我说的那样,不管是创伤小孩还是受害者,他们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这就是荣格所说的原型。
我曾经问过我的老师一个问题:一个人的成长,觉察很重要,行动力很重要,思考也很重要,还有很多重要的内容,那么如果在这些内容当中选择一个最重要的,你会选哪个呢?我的老师想了想,回答道:觉察。
那么如何觉察呢?其实我们就可以从日常生活当中自己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开始进入觉察。觉察我们的阴影,再觉察阴影背后的原型,从而实现“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也就是说把我们以前无意当中压抑在潜意识当中的内容呈现在桌面上,看到了也就意味着疗愈了。所以,觉察即疗愈。
在潜意识里的内容是自己无法觉察的,是自动化发生的。它就像一双无形的手,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人生选择,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命运。所以荣格才会说:潜意识正在支配你的人生,而你却误以为那是命运。
而把潜意识里的内容意识化,就意味着我们对于复杂和矛盾的人格整合开始了。
一个人一生的成长,简单说其实就是整合自己的潜意识的过程。
在这本书里,作者从情感,思想,行动、欲望4个大类,探讨了56种具体的人格原型,它们的阴暗面是什么?光明面又是什么?当然我们并不需要把这56种人格原型都像背书一样背过,我们只需要了解每一类人格原型背后的内容,并且进行自我对照和觉察。
为了方便讲解,作者在每一类原型的讲解当中配备了具体的例子,我相信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一定会在这些例子当中看到熟悉的自己和身边的人。
上一篇:信息化项目(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