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idg资本(idg资本是什么意思)
新能源,资本,能源idg资本(idg资本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idg资本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idg资本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IDG资本又出手了。
投资界获悉,刚刚IDG资本宣布完成对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A+轮投资,本轮氢晨共融资超2.5亿元,由IDG资本、临港智兆、北京京能、自贸股权基金等共同领投。
这是一家从上海交大实验室孵化出的创业公司。2017年,在氢能变得愈发重要之际,一支交大创始团队正式创立了氢晨。
投资氢晨,是IDG资本新能源版图的最新落子。早在十余年前,IDG资本团队就敏锐判断到新能源行业大有可为,开启了耕耘之路。如今,在新能源领域的多个赛道,IDG资本均有系统布局,投出了爱旭股份、高景太阳能、正泰安能、欣旺达、蜂巢能源、卫蓝新能源、九丰能源、海博思创、重塑科技、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小牛电动、星星充电等一个个知名案例。
当前,碳中和正席卷创投圈。新能源,这条十万亿级的赛道已经摆在所有人面前。
上海交大孵化这家公司
刚刚融资超2.5亿,IDG资本也来了
氢晨的故事,始于上海交大的一间实验室。
时间回到2005年,创始团队首次探索批量化制造技术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2006年,这支团队先后参与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获得了30余项专利授权,并且开发了高能空冷、水冷电堆原型。
与此同时,在非化石能源的替代被学术界称作第四次革命的大环境下,氢能正在成为新的能源探索方向。如何降低氢燃料电池成本,实现商业化落地成为一大痛点。“氢能当然要发展,而且要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创始人团队之一的易培云博士说道。
2017年,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一经成立,就吸纳了多位顶尖人才加入,当时全职员工50余人中拥有12位博士。从小功率燃料电池起步,氢晨科技从应用场景的角度出发,凭借跨学科的联合仿真能力,从产品设计、制造再到检测,对不同的环节进行把控,最终实现电堆批量化制造的可靠和稳定。
发展至今,氢晨也在逐渐壮大,从当年小小的实验室搬到了如今的上海临港新片区,建成了1000余平米的研发中心和近10000平米的生产与测试车间。累计开发了80-150kW两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氢燃料电池电堆,及无人机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在氢能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氢晨,也得到了VC/PE们的青睐。2020年2月,氢晨宣布获得A轮战略投资,由申能能创投资。A轮融资完成后,氢晨去年顺利实现了批量化生产,一众VC找了上门。据悉在新一轮融资过程中,每周都会有多家投资机构前来拜访,当中既有产业基金也有知名VC机构,IDG资本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5月,在上海奉贤临港园区的一间厂房里,IDG资本董事总经理刘知海第一次见到氢晨团队创始人之一的易培云,两个80后初次见面就聊了3个多小时。这场对话不太像常规的投资者和创业者的见面,话题没有止于氢晨的发展,他们还把视野更多地放到了中国氢能行业及新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上,讨论了如何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和创造价值。
“新能源行业尤其氢能行业的门槛比较高,但我们第一次聊就发现有很多同样的行业观察和认知,真的碰撞出很多火花。”刘知海回忆。
长期以来,IDG资本对新能源领域都十分关注,持续在研究发现行业发展的核心逻辑,识别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希望能挖掘出行业内最利于解决主要矛盾、具有技术先进或规模化制造优势的优秀企业,去支持其更快速发展,驱动新能源行业快速迭代。
而现阶段,氢能行业内的主要矛盾之一就是要解决降本问题,建立一个更清晰的降本路径。刘知海表示,如果能够通过技术迭代创新实现更快速的降本,那么这家企业可能就可以立得住。他将氢燃料电池比作汽车发动机,在这个发动机里最核心部件就是电堆,这恰恰是氢晨的主攻方向。在经过大量的行业调研和梳理之后,IDG资本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氢晨。
通常来讲,VC对于科学家创业都会存有一些顾虑,担心商业化能力不足。但在IDG资本看来,氢晨身上有两大特色:一是包括创始人在内的核心团队技术能力很强,在氢能领域有非常深入的积累;二是这支团队具有优秀的市场化、产业化能力,更坚定了IDG资本对氢晨的信心。
实际上,产学研结合一直为IDG资本所看重。刘知海表示,科学技术是驱动先进制造行业的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型科学和技术的源动力来自学界、研究界。在新能源行业中,不论是氢能、光伏、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等细分赛道,IDG资本所一直在寻找在学术领域里有很强积淀的带头人,比如此前投资的卫蓝新能源,就是IDG资本的又一个高校案例。
埋头布局十余年
IDG资本投出一整张新能源版图
氢晨,只是IDG资本新能源投资版图的一缕缩影。作为国内最早开展风险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IDG资本早在十余年前就开始布局新能源赛道,在一些细分领域还没有被关注到的时候,投资团队就已悄悄入场。
这是一条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赛道——由于具备制造业属,新能源行业不会天然与C端产生直接联系,以致和终端消费者保持着距离感,相对不会有过快的正向反馈。因此,投资新能源行业,对投资机构而言不但专业门槛极高,而且还要有一份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和激情。
另一方面,新能源行业也是一条充满巨大想象力的赛道,也是投资配置的必选赛道。如果拉长时间维度,新能源行业的投资回报足够引起任何VC/PE机构的重视。“IDG资本是一家信仰科技、面向未来的机构,我们每天在探索的事,就是何种技术能引领时代发展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哪些优秀企业家能引领这些变化,新能源行业恰好就是不断被这种技术迭代驱动的。”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补充说。
多年下来,IDG资本亲历了这个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萌芽、酝酿、波动和如今的起飞爆发。
以光伏产业为例,其在过去十多年里经历了数次大幅波动,屡次出现行业亏损的现象。经历了早期的技术迭代和积累,尤其到了近几年规模化制造优势的凸显,设备成本的不断降低,光伏发电逐步实现平价上网,这个行业终于突破临界点,在2019年前后进入爆发增长的阶段,越来越多投资机构涌入。
而IDG资本则是从2008年开始布局了光伏行业,投了包括爱旭股份、高景太阳能、钧石能源、正泰安能等多家业内领先公司。
其中,爱旭股份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2019年9月,作为国内光伏电池龙头企业,爱旭股份成功登陆A股市场,身后的IDG资本多年持续加注——2016至2017年期间,IDG资本对爱旭股份累计投资了近10亿元,支持其研发新一代的光伏PERC电池技术。
须知道,彼时光伏行业尚未起飞,PERC电池的渗透率还只有10%,IDG资本的投资使得爱旭得以抓住电池片技术从传统BSF向PERC转型的契机,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电池片供应商。同时IDG资本充分利用自身的地方资源优势,为爱旭持续对接到了义乌、天津、珠海等地方,促使其形成佛山+义乌+天津+珠海的多基地格局。
上一篇:熊贤忠(熊贤忠出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