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的蜕变)
鲁尔,慕尼黑,多特蒙德鲁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的蜕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鲁尔工业区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鲁尔工业区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多特蒙德中场,2014年世界杯德国队头号功臣,格策
熟悉足球的球迷都知道,在德甲联赛,拜仁慕尼黑长期称霸,一家独大,而多特蒙德,则对拜仁形成强大挑战,如果不是拜仁不断挖人,不断瓦解多特蒙德的强大挑战,恐怕早就被掀翻了,
多特蒙德是北莱茵-西伐利亚州的鲁尔工业区的主要城市。
足球是各地经济、民情、国民的体现,多特蒙德挑战拜仁慕尼黑,实际上是历史上的工业强人鲁尔区与现在的德国经济霸主巴伐利亚州的竞争。
这种局面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其来有自,欲知原委,说来话长,且听从头说起。
一、西伐利亚
古时候,日尔曼人中的萨克森人,一部分迁往不列颠岛,建立了西萨克森王国、南萨克森王国、东萨克森王国,与盎格鲁人的三个王国并立,渐渐地,盎格鲁人与萨克森人混合,形成新的民族,盎格鲁萨克森人;而在欧洲大陆的萨克森人,也就是德意志的萨克森人,则包括西、中、东三个部落:西伐利亚人、安格里人,东伐利亚人。
德意志的萨克森人,在八世纪时,与法兰克人长期交战,顽强抵抗法兰克人的入侵。至神圣罗马帝国建立前后,萨克森人的萨克森公国、法兰克人的法兰克尼亚公国,是德意志四大公国中并立的两个强者。
最早的萨克森公国,位于德意志的西北部。伐利亚,是萨克森公国的一部分。到十二世纪,威悉河以西的萨克森统称为西伐利亚。
1512年,神圣罗马帝国统一设立北莱茵-西伐利亚区,境内不封诸侯国,该区各城市,由帝国管辖。
1618年到1648年,欧洲的天主教阵营与新教阵营,为了各自的信仰,双方大打出手,打了一场全欧大战:三十年战争,战争结束时,签订了《西伐利亚和约》。此后的欧洲,称为西伐利亚体系,一直维持了两百年,直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才由维也纳体系所取代。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帝国统治欧洲大陆,帝国之内,建立了西伐利亚王国,由拿破仑的弟弟热罗穆出任国王。
1815年,拿破仑帝国被推翻,西伐利亚王国也随之灭亡,维也纳会议将西伐利亚划归普鲁士王国。
二、鲁尔区的光辉历史与现实问题
十九世纪中期,鲁尔河流域形成鲁尔区,那里人口众多,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当地煤炭地质储量达两千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德国90%。鲁尔区开始大规模开采煤矿,生产钢铁,制造机械、枪炮,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重工业区。随着鲁尔区的繁荣,形成了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一系列著名的工业城市。
鲁尔区工业是普鲁士王国乃至德意志帝国武力扩张的有力支柱。
一战后,德意志帝国瓦解,普鲁士王国结束,建立普鲁士邦,鲁尔区在经过一番波折之后,继续其工业生产。
二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又一次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第三帝国进行战争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
二战后,为了彻底铲除军国主义危害,盟军废除、解散了普鲁士邦,将其地,分为一些新的州,邦境内的各省,组合起来,建立新州,其中,北莱茵省与西伐利亚省,组成北莱茵-西伐利亚州。鲁尔区是该州最发达的地区,称为西德工业的核心。
战后,鲁尔区在西德经济的恢复和起飞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工业产值占全国近一半。
随着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鲁尔区的炼油业和石化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鲁尔区生产西德80%的硬煤,90%的焦炭,70%的钢铁,还有,其电力、炼油、化工、合成橡胶、机械制造、军事工业等,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然而,鲁尔区的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首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次,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电力、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到七十年代以后,鲁尔区传统的工业部门和工业生产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于鲁尔区的落伍,具体来说,是这样的:随着技术的发展,世界钢铁的生产国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技术进步使得炼钢的耗煤量大幅降低,因此,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逐渐减少,同时,钢铁替代品大量使用,再加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造成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急剧下降,这一切,都使得鲁尔区的煤炭产量不得不逐步减少,鲁尔区因而发生经济衰退,一些大型煤钢联合企业关闭,大批工人失业。此外,重化工产业集聚,带来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迫使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向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转移,这也使得鲁尔区的发展难以为继。
时代变了,社会越来越信息化,越来越方便快捷,节奏越来越快,于是,设备陈旧、沉重的老工业区,也就远远地落后于时代了。
三、鲁尔区改变功能,获得新生
好在,德国人做事认真负责,预见很强,早就未雨绸缪了,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鲁尔区就开始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形势比人强,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
鲁尔区的变革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过程,其转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
德国为鲁尔区的转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的一些措施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鲁尔区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和研发机构,这些教育科研机构,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知识,在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综合治理,经过多年不断的调整与改造,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合理,实现了产业多样化,老工业区改变功能,获得了新生,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改善,环境变得优美了。
鲁尔区的振兴计划与具体实施,为世界其它地方的旧工业区改造树立了榜样,创造了典范。鲁尔区改造的策略不是废旧立新,而是旧有设施再利用,改变功能。现在,整个鲁尔区已经不再从事老式工业,而是变成了一个大的博物馆和休闲区,同时,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老的工业巨头克虏伯,已经谢幕,新的经济发动机西门子,正日益强盛,巴伐利亚州,现在已经取代鲁尔区,成为德国经济与工业霸主,担负起经济发展的重任,德国经济,也因此长盛不衰,持续发展。
鲁尔区的改造获得巨大成功,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虽然产业结构向多元化转变,但结构调整花了近三十年,维持经济稳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而这一负担的很大部分是由德国来承担的,花重金保护传统产业的政策,直到最后才放弃,也就是说,鲁尔区的改造是由全国纳税人来买单的。
四、鲁尔区的各家足球俱乐部
鲁尔区,人口众多,包括波鸿、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盖尔森基兴等众多城市。
足球是平民运动,尤其是工人阶级的运动,鲁尔区工人阶级众多,因此,鲁尔区各市的足球非常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