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庸之道的危害(中庸之道是什么生肖)
申时,中庸之道,问题中庸之道的危害(中庸之道是什么生肖)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中庸之道的危害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中庸之道的危害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本《万历十五年》,让一个政绩被后世称为“白纸”的首辅申时行,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黄仁宇先生,关于申时行的着墨较多,讲述了他在皇帝与百官间、文官与言官间、皇权和礼教间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秉承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调和着各方关系。
《万历十五年》
01.申时行采取中庸之道的原因
申时行是有能力的,27岁状元及第,张居正推行新政期间委以重任,并且张居正在临行前推荐的两个人中,一个就是申时行,从而进入内阁,并最终成为首辅。在成为首辅时,他仍能在张居正案之后,还能斡旋继续执行改革政策,并保持朝堂不被沦为党派相争之地。他以他的中庸之道,维持着各方平衡,因为申时行透彻理解当时的时局和洞察危机隐患。
A. 主动中庸——人在环境中的主动选择
固然,申时行的本使然,相较于张居正温和,所以在选择时采取中庸之道。 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了太多的前车之鉴。在他历经的三代皇帝的前任首辅都没有善终:翟銮因为儿子中举,而被严嵩弹劾,最终削籍;李时在任上;夏言被斩首;严嵩饿墓庐,儿子严世蕃被斩首;徐阶晚节不保,三个儿子中徐璠、徐琨充军;高拱王大臣案中差点被杀,后被免;张居正后被抄家,长子张敬修狱中,其余的儿子和家属流放甚至凄惨去;张四维服丧期满病疫家中。
他希望自己能做到不偏不倚,最终可以全身而退,所以他采取了中庸之道。
B. 被动中庸——外部环境的束缚
当时的外部因素,中庸之道,是申时行当时能采用的最佳选择。
首先,万历皇帝已成人,形成自我的思想体系,又经过张居正案的人阴阳两面的思想冲击。他不会,也不可能再选择一位不能听从其意愿的首辅。所以即使首辅不是申时行,也将会是张时行、李时行。
其次,当时的朝堂,在张居正案清算后,已经沦为党争战场。朝堂人心惶惶,无人安心本职,此时如果采用太过激烈的态度,将引起更大的反弹,所以需要斡旋各方,慢慢消除影响,逐渐将注意力引回到公职本身,建国安民。
再次,申时行在洞察到立储事宜,将可能成为后续皇帝与文官的矛盾焦点时,曾再三上书建议皇帝立长子为太子,但万历皇帝将拖字诀进行到底,后文官继续施压皇帝。申时行此时已经十分清楚,现在的立储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在立储本身,而是皇帝与文官的抗衡。此时,如果再采取强硬态度,维护国之根本,则将引发皇帝与文官更大的积怨,更多其他的政策将无法实行。所以在立储问题上,申时行也采取了暂缓的态度。
综上,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申时行的中庸之道,是在其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而不是为了避免矛盾,采取的一种快速简单的逃避方式。
02. 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危害——从中庸变成麻木僵化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采取的中庸之道,是像申时行这样反复思考、综合考虑、谨慎决定,还是一种为了简单易操作、不用动脑而做的快速选择呢?
老友聚会时,征求聚餐地点,总有人会说“随便”,当问想吃什么时,总会说“都可以”。这个时候的回答,是因为担心众口难调而不表态,还是因为不想动脑懒得想呢?虽然两者的外在表现都一样,都是一种所谓的“中庸”。
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是第二种形式,一种由快思考做出的判断选择,它会抄很多无意识的捷径,仅靠感知做出的判断。当我们经常做这样不动脑的中庸之道时,就要开始小心了,因为会让我们变为温水煮青蛙的青蛙,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从而丧失竞争力。
丧失独立思考会有什么后果呢?
我们在网上曾看到过这类新闻:2012年时社会出现世界末日的说法,造成了人们的恐慌,有些人,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有人说食盐能够防治核辐射。各地人们大量抢购食盐,一度造成食盐脱销,而真正想用食盐的人却买不到;“神医”张悟本的治高血压和肝病的秘方:晚餐生吃长条茄子,于是有些老年人就买了茄子,当饭生吃。
这些我们听着就觉得违反常识的问题,只要稍微具备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人都能辨别是非,但仍能造成社会级的现象,导致很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因为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轻则高价抢购,重则对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失去生命。
缺乏独立思考也会让我们没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次新冠疫情中,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在回答中央督察组的回复时说:“这个我不知道、我搞不清楚。”、“这个之前就找不到方向。”、“这个上级没有指示。”。作为黄冈卫生系统的负责人在抗疫中摸不到头脑,不能独立分析和处理突发事情,更不能尽快具体落实措施、指导工作,防疫工作的展开下沉就非常缓慢。这直接造成人民群众就医不及时,失去黄金治疗时间,从而有生命危险;检测不到位,防控范围不准确,进而增加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控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03.如何使自己更好地保持独立思考呢?
1)存有好奇心,多问一句“为什么?”
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从小他就有一颗好奇的心。正是因为他培养的习惯,经常问为什么,才会在其40岁的时候提出了“日心说”,改变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看法,将人类的宇宙观又推进了一大步。
就好比上文举的几个例子,但凡我们多想一层,多问一句为什么,所有说法都根本经不起推敲。为什么地球将在一天毁灭,而关于地球演变,众多科学家都在书中说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都是以亿年作为计量单位?为什么日本的长崎和广岛到现在都没有解决这几十年的核污染的危害问题,如果盐能防辐射的话?为什么本草纲目或者其他中医经典中一点儿都没有提及,如果生茄子真的能治疗高血压和肝病?
正如歌德所说:“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2)升维思考
在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后,我们还需要进行一种升维思考,这可以锻炼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升维思考是从具体问题中跳出来,以一种更高、更广、更根本、更长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对比黄冈卫健委主任的事情,同样是新冠防疫期间,上海某街道就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维,在小区防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街道所辖10多个大型的老小区,这些小区老年住户居多,且邻里相熟度高。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居民日常买菜的同时,避免小区间住户串门,他们将每个小区的出行证用不同颜色的卡片统一排版制作,这样大大方便管控,且不易仿造。而这个做法的起源,就是因为其中一个小区的管理人员,不仅考虑了本小区的情况,还扩展想到了更大范围,这就是一种简单的升维思考,扩展了问题广度,并通过具体措施降低风险。
上一篇:爱斯卡达(艾斯卡丹旗舰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