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独立人格(独立人格的重要)
孩子,独立,人格独立人格(独立人格的重要)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独立人格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独立人格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曾经,一则新闻报道,一位考入清华的考生,不会系鞋带,不会换乘公交车,不会洗衣服,甚至连平日吃饭都是由其母喂,最终被劝退学。
听起来匪夷所思,甚至感觉这种事情离自己孩子很远。然而,隐藏其中的本质原因就是这名考生缺乏独立人格。
平日,经常看到很多高中生、初中生,每次回家都提着很重的行李,然而,不是书,却是脏衣物,准备带回家父母洗;再者,孩子离开学校后在家总是不能自主学习;又或者,自己的孩子遇事总是求助父母、他人。
这些事情看起来和这条新闻相差很远,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他们缺乏独立人格。
那么什么是独立人格呢?独立人格,就是指人的独立、自主、创造。简单来说,独立人格就是自主比较强,有独立意识的人格。而拥有这些品格的人表现出来就是能独立思考、能独立做事、能控制自己情绪、有很强的理思维。
而孩子带回家的衣服、不能自主的学习、遇事总是求助父母他人等等,都是在告诉我们,孩子现在缺乏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比学习成绩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成就。
诚然,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学习成绩并不会差,但是,拥有一个优秀成绩的孩子并不一定拥有独立人格。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拥有了独立人格的孩子,他们必然能自主的学习。有一些学习优秀的孩子,他们或许是因为来自父母的压力,老师的督促,同学的追赶等等外界因素,这些动力会让他们短时间内奋起学习,达到一个很不错的高度。但是,一旦脱离这些,步入大学,步入社会,他们就会陷入自己的舒适区,停滞不前。
而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不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面,他们都能知道自己要努力,都会自主学习,会不断的去选择、去挑战!
显而易见,两种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其次,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如今,问道很多高中生、初中生以后要做什么、想要成为怎么一个人,他们都会回答:“不知道啊”“不清楚”“看情况吧”又或者“我爸妈想要我做XXX”。
虽然在孩子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社会经验很少的情况下,父母的适当引导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事事都要父母决定,那你们还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能面对社会上的种种问题吗?
甚至这样的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一个“迷糊状态”,浑浑噩噩,虚度光阴。
而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乘风破浪。
所以,拥有独立人格比学习成绩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成就。
独立人格,对于一个孩子的人生来说,至关重要。
但是,现实却是,很多孩子都缺乏独立人格,这是为何?首先,孩子年龄很小的时候,父母过度的保护甚至溺爱。从生理和生活上来说,孩子年龄过于幼小,他们确实在生活中需要大人的保护和关爱,才能健康成长。但是,他们并不需要过于的保护甚至于溺爱。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在成长中锻炼自己。
现实生活中其实这样的父母其实很少,他们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吃这份“苦”,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并不正确,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恰恰就是需要这份“苦”,才能在人生这段长跑中拥有持久的耐力!
其次,孩子缺乏自我认识。这是重中之重的一点。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自我认识,就拥有了独立人格。——《伍尔夫读书随笔》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即为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简单的来说,这就好比孩子很小的时候会做一些非常危险的事情,这就是自我意识非常朦胧的表现。
现在的很多孩子自我意识都滞留在非常基础的层面,即对于基本危险的辨识,甚至有的连这些都很难做到。
而自我认识一旦出现了问题,不要说独立,甚至正常生活都很难保证,他们如果无法对自己和外界做出合理估计,长期以往,会陷入自满或者自卑的恶心理。
然而,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孩子就会全面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怎么做,独立人格也就形成了。
所以,对于一个孩子的长久的发展来说,自我意识必不可少。
最后,父母给予孩子的自我选择权太少了,让他们渐渐习惯于依赖父母。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孩子是需要自己成长和锻炼的。
不要担心孩子会做错误的选择,只有出现错误,问题才能暴露,才能及时解决。
所以,独立人格对于一个孩子的未来发展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那么,培养孩子独立人格需要怎么做呢?首先,在日常生活,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让他们适当的接触简单的家务,渐渐学会照顾自己。
董卿,著名主持人,一个优雅从容的女子。她曾谈及,自己幼年时父亲对自己特别严格;她开始洗碗的时候,自己还没有水池高;中学暑假时,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勤工俭学,期间,她做过播音员、营业员、打过各种各样的零工。
而董卿,也在这样的经历变得越来越自主,甚至为之后拥有独立人格奠定了基础。
所以,孩子能在没有父母的情况下,能够照顾好自己,那么,孩子就拥有了建立独立人格的基本前提。
其次,要让孩子学会选择。
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的“放手”。现在,很多父母都喜欢替孩子做决定。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正确。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父母们与其替孩子做选择,不如,教他们如何做选择。
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或许有的父母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怕他们做出错误决定。
其实,不要过于紧张。现在,他们是在你们眼下犯错误,你们可以纠正;如果,已经步入社会了,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犯错误,那个时候谁又会来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不断自我选择的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
选择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父母教导孩子如何做选择,孩子就会在这种选择中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学会选择的孩子,遇到问题,会自己及时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而不是错失良机;同时,这也表示他们已经不再依赖于父母他人,潜意识已经有了自我独立意识。
最后,要让孩子敢于向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
要做这一点,父母平日里就需要引导孩子思考、展示自己内心想法。
曾经了解到一位在世界前500强的跨国企业上班的高管,她谈及自己小时候,家里面每周都会开一个“家庭例会”,在例会上孩子和父母都会对自己上周的工作学习生活做“总结”。
这其实是一种引导孩子学会思考、表达自我的方式,而且这也是一个父母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不错方式!
当然,除了这些,父母也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阅读儿童书籍、观看有趣的视频等等,来引导孩子思考学习、表达想法。
上一篇:贷款余额(贷款余额是指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