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名词解释)
莎士比亚,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经济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多朋友想了解关于看不见的手的一些资料信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与看不见的手相关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看不见的手”这一隐喻被亚当·斯密用来描述这样一种经济原理:由于个人行为的非故意结果,一种能产生善果的社会秩序出现了。虽然这个词在亚当·斯密的著作中仅出现三次(分别在《道德情操论》、《国富论》和他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看不见的手”已经成为了代表资本主义完全竞争模式的形象用语。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私有制,人人为自己,都有获得市场信息的自由,自由竞争,无需干预经济活动。
尽管有学者指出这个表达的真实含义很可能被人们误解了——根据斯密的原文,他本意并不是大肆赞扬自由经济制度,而只是认为过度干预没有必要,因为英国商人并不会放心地把他们的资本委托给外国人。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大约14岁时进入了格拉斯哥大学,在哈奇森的教导下研读道德哲学,正是这段经历激发了他对自由、理和言论自由的向往。1748年他开始在爱丁堡大学演讲授课,最初只针对修辞学和纯文学,后来才开始研究“财富的发展”。1751年斯密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并在1752年改任道德哲学教授。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期间斯密公开发表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观点。
如今我们提起亚当·斯密时,首先浮现脑海的是他“现代经济学之父”的尊称,其在政治经济领域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几乎掩盖了他作为文学、哲学研究者的光芒。但斯密本人称经济学并不是他的学术领域;比起经济学家,他更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个文学家。其实《国富论》中的经典比喻“看不见的手”就出自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
后来斯密的授课内容逐渐远离道德理论,而改专注于法律学和经济学上。1763年底,斯密开始担任政治家查理·汤孙德
(Charles Townshend)
儿子的私人家教,于是辞去了大学的教授职位,并在1764-1766年间游览欧洲,结识了许多精英阶层知识分子。回到苏格兰之后,斯密耗费10年的时间专注于撰写他的巨作——《国富论》。这部作品在英国本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欧洲大陆和美洲也随之疯狂,亚当·斯密“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的尊称由此得来。
在文哲领域,亚当·斯密是英语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对莎士比亚尤其感兴趣,后者对斯密日后的写作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富论》中的著名比喻“看不见的手”正是出自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作品《麦克白》。
《麦克白》第三幕第二场:
除了“看不见的手”,《国富论》中还有其他《麦克白》的影子。比如在讨论劳动分工问题时,亚当·斯密将几种类型的人和不同品种的狗做比较:“单纯就天赋来说,哲学家与挑夫在才能与情方面的差异,恐怕还不及獒犬与灰狗差异的一半,或灰狗与西班牙猎犬差异的一半,甚至西班牙猎犬与牧羊犬差异的一半。”(谢宗林、李华夏译)
在《麦克白》的第三幕第一场中,莎士比亚也将几种人和狗进行了比较:
麦克白:“嗯,按理你们也算属于人类。正像家狗、野狗、猎狗、巴儿狗、狮子狗、杂种狗、癞皮狗统称为狗一样,它们有的灵敏,有的迟钝,有的狡猾,有的可以看门,有的可以打猎,各自按照造物赋予他们的本能而分别价值的高下,在广泛的总称之下得到特殊的名号;人类也是一样。”(朱生豪译)
在1762年到1763年期间,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大学的课堂上重点讲到了莎士比亚。有趣的是,当时莎士比亚的名声并不好,被人们认为是离经叛道、反宗教的代表,因此斯密对莎士比亚表现出的学术兴趣可以说是相当激进。莎士比亚真正引起世人的关注是在1769年之后,斯密对莎士比亚的兴趣和欣赏显然是领先了世人一步。
诗人威廉·华兹华斯
(William Wordsworth)
说莎士比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天才,他身上“缺陷和美相辅相成”。大概亚当·斯密对莎士比亚的看法如出一辙,他似乎很赞赏莎翁的作品,虽然莎剧些许秽暴力的言语与亚当·斯密温厚的情格格不入。莎士比亚的传记作者约翰·雷
(John Rae)
说:“亚当·斯密认为’莎士比亚的剧作虽然情节动人心弦,但并不能称为优秀戏剧,虽然他比屈莱顿更有戏剧天赋,但屈莱顿显然是一个更优秀的诗人’。”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所处的正是英国文化剧变和发展的时代,这些影响一直延续到了亚当·斯密的年代。斯密晚年时本计划写一部伟大的作品——一部囊括文学、哲学、诗歌和修辞等所有分支的哲学史著,不过人们最终也没有等来这部作品的问世。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莎士比亚的《第一对开本》
(The First Folio)
都是史诗级的著作,无论在话题上还是语言上都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除此之外,两部作品都巧妙地营造了措辞模糊、模棱两可之感——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们总能从相同的词章中解读出不同的意境和思想。
参考资料: 1. https://www.johnkay.com/2003/09/24/a-message-from-macbeth-and-adam-smith/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亚当·斯密
3.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history/how-invisible-hand-william-shakespeare-influenced-adam-smith-180971905/
作者
: 新京报记者 徐悦东 实习生 梁雨如
编辑
:覃旦思;校对:薛京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铁钉(铁钉的拼音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