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陈兰彬 [清]
(1816~1895)
陈兰彬(1816~1895),字荔秋,吴川县黄坡村人。我国驻美国第一任公使。兰彬幼年聪颖好学,青年以优行贡京师,名噪公卿。咸丰元年(1851年),顺天乡试中举。咸丰三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后改任刑部候补主事。咸丰十年,兰彬因母病告假还乡。在乡期间,曾主讲于高州高文书院,并倡议捐资重建该院,以弘扬文教。同治二年(1863年),伙同提督昆寿镇压了活动于岑溪、信宜一带的陈金缸农民起义军……[详细]
|
214、陈寿 [明]
(1440~1522)
陈寿(1440~1522年),字本仁,新淦(今江西新干县)人。祖父志弘,洪武年间代兄戍辽东,成为宁远(今辽宁兴城)籍。陈寿少时家境贫困,拾金不昧,刻苦好学。跟同乡贺钦学习。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在视察宣城、大同边防时劾去不忠于职守的宦官,又曾弹劾万贵妃的兄弟及宦官梁芳,因而被关进监狱。获释后,升为都给事中。弘治元年(1488),吏部尚书王恕提升陈寿为大理丞,遭大学士刘吉反对……[详细]
|
215、陈桓 [明] 明朝开国功臣,明初淮西二十四将
(?~1393)
陈桓(?―1393年),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将领、普定侯。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此后随军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北伐元朝。洪武四年(1371年),随傅友德南征明夏。洪武十四年(1381年),随傅友德南征云南。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坐蓝玉案死。从征天下至正十三年(1353年),投奔朱元璋,从征滁州、和州。 至正十五年(1355年),跟随朱元璋南渡长江,攻打集庆时……[详细]
|
216、陈亚 [宋]
陈亚(约公元1017年前后在世)字亚之,维扬(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真宗天禧初前后在世。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进士。尝为杭之于潜令,守越州、润州、湖州,仕至太常少卿。家有藏书数千卷,名画数十轴,为生平之所宝。晚年退居,有“华亭双鹤”怪石一株,尤奇峭,与异花数十本,列植于所居。亚好以药名为诗词,有药名诗百首,其中佳句如“风月前湖夜,轩窗半夏凉,”颇为人所称。药名词如生查子,称道之者亦……[详细]
|
217、陈储秀 [明]
陈储秀,字舜弼,号瑞山,南安梅溪(今洪梅乡)人。储秀少时家庭贫困,但聪颖勤奋,就学于梅溪骑龙寺学馆,成绩优异。后又在该学馆教书。储秀于明嘉靖十年(1531)、十一年(1532)联第进士,授行人。他做事廉洁不苟,深得朝廷器重,升任云南监察御史。曾以“两广代巡”名义,奉命治理两广少数民族的民变,力主宽容疏导,戒滥施刑罚,民变得到顺利解决。储秀在外任职,适逢家中居丧,服丧后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执政公正廉洁……[详细]
|
218、陈灵公 [春秋战国] 陈国君主
(?~前599)
陈灵公(?�公元前599年),妫姓,陈氏,名平国,陈共公之子,陈成公之父,春秋时期陈国第十九任国君,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9年在位。陈灵公在位初期,与鲁、宋、晋等国在新城会盟。后联合诸侯攻打宋国,质问宋国为何杀害宋昭公,并承认宋文公继位的合法性。陈灵公在位后期,因与楚国讲和,故遭致晋、卫二国攻打。陈灵公为人荒淫无道,竟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人同与司马夏徵舒之母夏姬通奸,三人甚至在朝堂上穿着夏姬的……[详细]
|
219、陈正明
(1949~1997)
陈正明,1949年5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白沙乡上华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9年陈正明参军入伍,被分配到湖南省醴陵市消防中队。当消防战士,时刻都面临着危险的考验,对此,陈正明十分坦然,每次执行任务,他都是奋不顾身,往火里钻,哪里最危险,就往哪里冲。1971年9月,醴陵市姜湾街一居民楼房起火,由于楼房全是木质结构,大火很快就-了门窗,陈正明赶到现场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屋内是否有人。当他得知屋内还有一……[详细]
|
220、陈修文 革命烈士
(1937~1971)
陈修文,1937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新陈寨一个贫农家庭。他只读过3年小学,1955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6年3月应征入伍,被分配在炮兵团,1959年被选送到第一航空预备学校学习。他的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勤学苦读,终以优异的成绩从第一航空预备学校毕业,转到东北某航校正式学习飞行。他刻苦钻研,攻克了飞行中的种种难关,完成了高级训练机和轰炸机训练机的训练任务,于1964年4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详细]
|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