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老子 [春秋战国] 国学三圣
(前571~前471)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入战国后,他的语录流传浙广,经环渊最后整理,成《道德经》上、下篇,即今本《老子》。在《老子》书中,把宇宙万物的本看作道或朴,有时称无。道是创造一切的母力,超绝时空的绝对存在,永远不可感知的精神实体,而它……[详细]
|
13、李大钊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1889~1927)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他少年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经 过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并顺应时代的需要,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者和共产主……[详细]
|
14、李岘 [唐] 唐朝宰相
(708~766)
李岘(708年-766年),字延鉴,唐太宗李世民玄孙,吴王李恪曾孙,信安郡王李�第三子。唐朝宗室、宰相,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梁国公。历经三朝,一生历任多州州牧,两度出任江陵,多次担任京兆尹,五次登上相位,六次官拜尚书,七次担任专门大使。历任要职,在任多有功绩。代宗永泰二年(766年)病逝,时年58岁。任官有为,知人善任,依法理政,正气不阿。宣宗大中初年诏令上临烟阁。祖荫出仕李岘乐于结交地位低下……[详细]
|
15、李� [唐] 徐茂公
(594~669)
英国贞武公李�(594年-669年,“�”音“绩”),原名徐世�,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厥、高句丽,功勋卓著。李�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详细]
|
16、李广 [汉]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十七史百将传
(?~119)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秦安县北)人。他的先人李信是秦国的将领。李广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在玩耍的时候,也以骑射做游戏,跟别人比赛胜负,久而久之,便练就了一身能骑善射的好功夫。西汉文帝(刘恒)十四年(前166),匈奴以14万大军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的身份从军击匈奴。因为他熟练的骑射技法,射杀了不少匈奴首级,所以被封为中郎。汉景帝时,李广任陇西郡都尉,不久又升任骑郎将。在平息吴楚二-队叛……[详细]
|
17、李克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男,汉族,1955年7月生,安徽定远人,1974年3月参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1974-1976年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知青1976-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大庙大队党支部书记1978-1982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校学生会负责人……[详细]
|
18、李商隐 [唐] 唐朝诗人
(813~858)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沁阳)人。祖父迁居郑州荥阳,商隐生于其父做获嘉县令任所,3岁随父居浙江,度过6个春秋,10岁时,其父病故,随母返回故乡。自述当时境况为:“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从叔李某,不从禄仕,商隐与弟此后数年由从叔“亲授经典,教为文章”。15岁学仙玉阳,16岁著《才论》、《圣论》两篇古文,颇有声望。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1……[详细]
|
19、李文忠 [明] 明朝开国六王,名将,中国古代十大勇将
(1339~1384)
李文忠(1339~1384) 明代开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喜爱读书,作战骁勇,治军严明,尝下令擅入民居者死,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史称“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历风发,遇大敌益壮”。师事金华范祖乾、胡翰,通晓经义、能诗善歌,恂恂若儒者。19岁率亲军,从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池州市),初建战功。继又率部连挫元军……[详细]
|
20、李牧 [春秋战国] 战国四大名将
(?~前229)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约在赵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他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为军费。他厚待战士,每天宰杀数头牛犒劳士卒;他注意提高战斗能力,每……[详细]
|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