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卫省轩简介(资料简历介绍)
火柴,日本,明火卫省轩简介(资料简历介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卫省轩(生卒年月不详), 广东肇庆人。年轻时在一家钱庄打工, 后去日本。当时, 中国的火柴均从东洋输入, 人们称之为“洋火”, 致令财源外流, 卫省轩下决心要生产国货火柴。于是, 到日本后, 他学到很多生产火柴的知识技能。光绪五年(1879 年), 从日本大阪回国, 在广东佛山首创中国第一家民族火柴厂―――巧明火柴厂。火柴厂先设在文昌沙。后来, 巧明火柴厂迁到佛山缸瓦栏, 即今中山路火车站附近, 日伪时期厂址被炸毁,巧明火柴厂又迁往广州。
开始时, 该厂规模很小, 全靠手工操作, 每天产量只有十多笠(每笠1200 小盒)。初期产品的商标是用日本大阪公益火柴株式会社的“舞龙牌”, 厂名也是用日本公益火柴株式会社的名字, 因为巧明厂早期使用的商标是在日本印制的。火柴厂不少原料要依靠进口, 后来卫省轩想方设法, 克服困难, 技术上又得到曾在菲律宾吕宋岛制造火柴的大哥帮助, 销路打开, 规模扩大, 产品畅销省内外和港澳地区。产品商标有舞龙、舞狮、发财、妹鹿、国旗、舞凤、巧明、猴鹿、佛公、光明等。
20 世纪初, 日产火柴扩展中国市场, 瑞典火柴也进入中国, 巧明火柴厂受到很大威胁。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 卫省轩决意招顶。同年11月, 由利益庄以1.3 万元(白银)顶受巧明厂全部厂房、家私连同巧明的招牌; 巧明的存货(包括火柴成品、半成品, -、-等)合值近1万元亦由利益庄照价接收。顶让手续办妥后, 巧明厂改名巧明公社火柴厂, 开始实施半机械化生产。后来, 厂址从佛山缸瓦栏, 迁至广州芳村镇东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桃园县名人录简介(资料简历介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