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佐绒 桑植民歌传承人
向佐绒(桑植民歌)“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向佐绒,女,土家族,中共党员,1958年6月出生, 1976年参加工作,张家界市政协委员,省音乐家协会声乐委员会理事、张家界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享有“湘西民歌皇后”的美称。1958年6月出生于桑植县人潮溪乡的一个山歌民歌家庭,深受熏陶。1976年被桑植县花灯剧团招收为演员,1989年调入桑植县文化馆,1994年调桑植县文体局,任副主任科员。1996年调张……[详细]
|
冯明柱 桑植傩戏传承人
冯明柱•桑植傩戏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冯明柱,男,土家族,出生于1944年10月,高小文化,现居住桑植县澧源镇建新岭村峪垭小组。1951年在本村小学念书,1955年在南岔高小读书,1958年开药铺二年,1960年劳动生产,1965年应征入伍,1969年退伍回家,参加集体劳动,先后任组长、治安主任民兵营长,至1978年责任田到户后,跟父亲正式从事傩戏、目连戏的演出活动。我家祖传五代演出傩戏和目连戏,上从太……[详细]
|
谷彩花 桑植民歌传承人
谷彩花•桑植民歌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谷彩花,女,白族,出生于1946年12月,初中文化程度,务农,现居住在桑植县官地坪镇杜家坪村。谷彩花出生在一个既特殊又普通的农民家庭,说特殊,是因为全家人都是民歌(山歌)高手,特别是母亲是远近闻名的“金嗓子”,说普通,是因为家人又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受家庭的熏陶,谷彩花自小便跟随母亲、外公学习民歌,练就了一副好嗓门。1952年,谷彩花6岁时开始在本村上小学,之后又……[详细]
|
满元恒 桑植花灯传承人
满元恒•桑植花灯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满元恒,1946年12月出生,现年64岁,中专文化,中共党员,土家族,桑植县澧源镇人。一九六二年初中毕业后被招进桑植县花灯剧团当演员,六十年代当过菜农,七十年代当过厂矿工人,八十年代澧源镇文化站长、文化专干、中共澧源镇宣传部长、副镇长等,二○○六年退休。本人从小就喜爱花灯,从一九五六年十岁起就跟师傅学习桑植原始桌子花灯。一九六二年进剧团后就正式跟谷志壮、刘芳豹老师学……[详细]
|
尚生武 土家族
尚生武•桑植民歌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尚生武,男,土家族,1952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河口乡,自幼在爷爷尚德春、叔叔尚世胄、尚世龙等影响下,喜欢上了山歌、情歌、花灯,火堂上听长辈们唱歌,看我听得入迷,就给我一句句的教,如十想、十梦、十摸、十劝等,上山放牛、爷爷们就教我唱山歌,“叫我唱歌就唱歌”、“上坡不起腿无力”、“姐儿住在半山岩”、“九岭十八岗,口火也幺,口火口火……”一人唱歌万人接,层层山峰歌声……[详细]
|
钟会龙
钟会龙•桑植白族仗鼓舞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钟会龙,男,白族,1930年5月20日生于麦地坪杨家峪,现居住在麦地坪白族乡麦地坪村杨家峪组。桑植白族仗鼓舞又名“跳邦藏”,据考证,仗鼓舞系南宋末期桑植白族迁始祖和他们的子孙创造而成,此舞仅湖南桑植白族拥有。桑植白族《甄氏族谱》载:“……甄巫师,赛神愿,吹牛角、跳仗鼓……”,仗鼓舞广泛用于祭祀、节日喜庆、农事丰收庆贺、表演等活动中。“跳仗鼓”是桑植白族的传统舞……[详细]
|
钟阳生
钟阳生•桑植白族游神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钟阳生,男,白族,1932年10月16日生于麦地坪农科站,县民贸二局退休人员,现居住于麦地坪白族乡农科站村七眼泉组。钟阳生是麦地坪白族游神活动代表人物之一,自小热爱本族文化,立志将其发扬光大,六岁既开始学艺,钟朝锐、钟朝恩、钟良旭三位师傅亦倾囊相授,使其得白族游神活动真传,能演唱《请神》、《游神》、《安神》等游神词,在入伍当兵及退伍工作后,从不忘其使命,常温麦地……[详细]
|
贺捷生
贺捷生(1935―)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军旅作家。湖南省桑植县人,女,1935年11月2日生于红二军团的征战途中。其父贺龙时任红二军团军团长,其母塞先任是红二军团的政工干部。其时正值红军打了个胜仗,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即为战友的女儿取名“捷生”。18天后,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县出发长征,她在襁褓之中随军万里转战,成为经历过长征的红军子女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父母奔赴抗日前线,便把她送回湖南老家桑植托人带养,吃……[详细]
|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