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谢图南 [元]
(1192~1273)
谢图南(1192~1273年),南宋同安归德里埔边山人,奉直大夫谢绍光次子。少时兼习文武,过目成诵,深得光宗谢太后喜爱。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及第,踏入仕途。曾因奉旨招抚方岳农民军,封诰恩及夫人。嘉定十三年,广东沿海海盗猖獗,海南岛黎民也聚众起事。谢图南受命为琼州安抚使,专任征讨。图南用两年时间做好充分准备,造船备马,组建“乌衣军”,分海陆二路出击,征、抚并用,一举成功。光宗赠匾“南天一柱……[详细]
|
154、谢浣湘 [清]
(1801~1871)
谢浣湘(1801~1871年),女,字芸史。清嘉庆年间生于北关,为著名诗人谢声鹤之女,著名书画家谢颖苏(�樵)之姐。浣湘幼承庭训,饱读经书。39岁设帐授徒,依靠学费维持生计,开创诏安第一所由女子主讲的私塾,是诏安历史上第一个女教师。浣湘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从教30年,她的学生(包括邻县、邻省负笈求教者)不少成为秀才、举人或书院、私塾教师。她的舅祖沈耻轩赠句曰:“学礼学诗男弟子,教忠教孝女先生”,确……[详细]
|
155、谢谔 [宋]
(1120~1194)
谢谔(1120―1194)谢谔,字昌国,新余城南竹坡村人。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任峡州、夷陵县主簿、吉州录事参军、袁州分宜县令、国子监簿、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谢谔出自书香之家,祖父、父亲皆进士。谢谔从小受家庭熏陶,敏而好学,日记千余言,为文挥笔立就,为官体贴民情,勇于“为民请命”。他任袁州分宜县令,该县积欠官粮10万担,而每年的官粮照例要交,百姓负担沉重,困……[详细]
|
156、谢凤安
(1916~1943)
谢凤安,又名轨道,1916年出生于儋县新英镇南岸村一个贫苦家庭。少年时,读了三年初小,因家境艰难,-辍学。他胸怀大志,坚持自学,在家里一间简易小房的横梁上,挥笔写下“努力奋斗建造吾家邦”9个大字,以鞭策自己。1934年7月,考入儋县中学简易师范班(四年制)。在学校里,他不知疲倦地追求知识、探索真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在宿舍里,伏案攻读从党的秘密联络――“月丰理发店”借来的《共产党宣言》、《大众……[详细]
|
157、谢义炳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17~1995)
谢义炳(1917年4月3日―1995年8月24日),出生于湖南新田。气象学家、大气科学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谢义炳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清末秀才,青年时就读上海南洋公学,获湖南省第一届公费留学英国,回国后历任湖南省高等工业学校、东北大学、广西大学教授,兼广西大学理工学院院长。谢义炳之兄毕业于东南大学,任湖南大学教……[详细]
|
158、谢家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
(1898~1966)
谢家荣(1898年9月7日―1966年8月14日),字季骅。出生于上海。地质学家、矿床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谢家荣出身于清寒的职员家庭。1910年小学毕业。1913年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学。1916年卒业,进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从事地质矿产调查和科学研究。1917年被选派赴美留学深造。1920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后回国,继续在地质调查所……[详细]
|
159、谢鉴衡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25~2011)
谢鉴衡(1925.1.3-2011.2.9)河流泥沙工程学家。湖北省洪湖市人。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流泥沙工程专业副博士学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60年代研究制定了裁弯取直水力计算及河床变形计算方法,为下荆江中洲子及上车湾裁弯工程的设计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主持宜昌工地葛洲坝坝区悬沙模型试验,落实了“静水过船,动水冲沙”的科学设想,为成功解决葛洲坝工程引航……[详细]
|
160、谢征南
刚一碰面,一阵寒喧,方知谢征南已退休10年,年近古稀的老人,可看上去却精神矍铄,怎么看也只像个半百开外的样子,询问其个中奥秘,他一言以蔽之:“舞蹈给了我生命的第二春。”谢征南原是市文化馆的舞蹈专干,后提拔为文艺股长、文化馆馆长、文化局副局长。尽管职位有了变化,但他对舞蹈的执着和热爱始终没有变,至今仍然活跃在省内外舞蹈创作和编导的前台。在谢征南的人生轨迹中,他和舞蹈相生相伴。他自小喜欢唱歌,16岁招……[详细]
|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