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苏德安
(1894~1965)
苏德安(1894~1965年),女,泉州东门水�乡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父母信仰基督教,乡村医生。苏德安自小进教会学堂读书。民国元年(1912年),进泉州惠世女医馆学习。毕业后,鉴于当时土法接生造成妇婴感染疾病,初生婴儿常患破伤风、“七日疯”不治死亡,便和在永春医院毕业的丈夫何大年在永春城南口开医馆。民国7年,迁到泉州中山路打锡巷口开药房兼诊所。民国13年,诊所从打锡巷口迁入巷内,形成……[详细]
|
222、苏应宽
(1918~1998)
苏应宽(1918~1998.8.24)男,著名妇产科专家,原山东医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广东省南海市(今海南省)人。1943年毕业于迁至重庆的上海医学院。曾任上海医学院附属红十字医院主治医师。1948年7月投身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副院长,山东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十九届理事。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详细]
|
223、苏秋涛
(1906~1985)
苏秋涛(1906~1985年),原名福海,泉州东门外水�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民国10年(1921年),进泉州私立中学。民国14年,进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印尼中华中学任校长。后转赴新加坡当报社记者,曾撰文抨击时弊,-回国,任泉州《民众报》。民国18年,为筹办泉州平民中学,苏秋涛再次赴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募捐。在航途中,他抵制外国医生对华人的裸体检查,愤激演说,号召侨胞猛醒起来,……[详细]
|
224、苏继堂
(1902~1934)
苏继堂(1902―1934),出生于黄陵县隆坊镇苏家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少年时,由于家庭贫穷,继堂勉强读完小学,回家务农。因贫不能自养,借本村地主苏红胜0,继堂无力偿还,多次遭受毒打。1932年4、5月间,刘志丹率红军来到中部,打富济贫,宣传革命道理。苏继堂毅然投奔红军,联络10多名贫苦农民建立起一支游击队,称“苏继堂”游击队,苏自任队长。在穷百姓的支持下,他带领游击队机动灵活,寻找战机,消灭小……[详细]
|
225、苏海文
苏海文博士,OBE,JP(毕业于维也纳大学法律系,后于芝加哥大学深造比较法学、国际法和公司法,获博士学位,成为执业律师,曾受聘加拿大皇家银行法律顾问。他是香港已故船王包玉刚的大女婿,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光正的襟兄。1960年代与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结�,后于1970年到达香港,出任环球航运及亚洲航业有限公司第一副主席,并自1984年起任汇丰董事局成员,直至2007年5月。1986年当岳丈包玉刚宣布退休后……[详细]
|
226、苏丹
(1919~1961)
苏丹(1919~1961),原名苏富宗,莲塘镇厚田村人。民国25年(1936)考入桂林高中,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桂林参加广西学生军,任第一团第十一中队一班班长,尔后,随同团队开赴信都县铺门乡宣传抗日救国。 工作艰苦深入,在学生中很有威信。28年9月,在铺门被国民党特务扣押,全班战士据理力争,迫使特务释放。民国30年(1941)广西学生军被遣散后,经组织安排,赴博白县博白中学任教师,从事党……[详细]
|
227、苏其章 [清]
苏其章,号琢奄,海安镇坑子村人,生卒年月不详。小时失去双亲,兄弟三人相依为命。尔 后,哥哥、弟弟又相继去世。其章挑起家庭重担,照顾寡嫂,教抚诸侄。他勤奋攻读诗书, 欲一举成名,虽在科场上屡受挫折,但并不因此气馁,仍以坚韧不拔的意志苦学,终于学有 所成,清嘉庆三年(1798年)乡试中副榜,六年乡试中举人,七年中进士,被任为翰林院检讨 。出任之后,薪俸渐多,犹以淡泊为本,将节俭的资财捐助乡梓修文庙、……[详细]
|
228、苏眇公
(1888~1943)
苏眇公(1888~1943年),字郁文,笔名小阮,海澄县(今属龙海市)人。清末从事反清活动。事发,避难日本,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参加中国同盟会。辛亥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参与策划福建起义。漳州光复时被选为临时议长。嗣参议会撤销,前往福州任《群报》主笔。时福建都督孙道仁、参事长彭寿松滥用职权,捕杀与其政见不同的同盟会员,他著文抨击,《群报》遭受查封,后被捕入狱。《群报》案发生后,群情愤慨,京沪报界也极其关……[详细]
|
229、苏继光 革命烈士
(1911~1993)
苏继光(1911.10~1993.12)曾用名苏继善,莱西市夏格庄镇东曲格庄村人。1931年,在莱阳乡师读书期间加入“少共团”,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以教书为掩护在韶存庄一带发展党组织。同年8月,莱阳特支在曲格庄成立,任书记。1938年2月19日,与庄国瑞、崔涛等人配合夏格庄乡校官兵在夏格庄打死委派到莱阳的伪县长和3名日本兵,毁掉敌汽车1辆。后在渭田阻击战中打退前来报复的日军进……[详细]
|
230、苏育民
(1918~1966)
苏育民(1918~1966)乳名三意,号勇三。原籍陕西商州,寄居西安南柳巷。出身秦腔世家。其父苏长泰创办长庆社,他与长兄-、仲兄新民均继其父之艺业,并以三兄弟的乳名大意、二意、三意改长庆社为三意社。三意社以辅、佐、盛、兴为班序,培养了如严辅中、周辅国、杨辅敏、王辅生、田佐民、杨佐熙、徐盛华、康盛富和苏兴业等四期学生。加之其侄女苏蕊娥(-女)演红古城,扮相俊秀,声腔甜脆,表演细腻,这就奠定了苏家班……[详细]
|
231、苏华民
(1920~1950)
苏华民(1920―1950年),原名树珍。昌江县海尾镇海渔村人。少年时在海尾小学读书。1937年,受地下党员王业熹的影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苏华民与桂树魁等人组织成立“海尾渔民抗敌同志会”、“海尾农民抗敌同志会”。勇敢地揭露海尾团董陈际棠勾结国民党警长周耀东征收苛捐杂税,00鱼肉百姓的罪行。1942年4月,昌二区署成立,苏任宣传委员。他深入到各个民主村庄,宣传……[详细]
|
232、苏震
(1914~1940)
苏震(1914-1940),原名本定,号肖东,后改为啸东,曾化名刘公甫、吕华、玉诚。陆城镇人,留日学生。民国16年(1927),苏震进宜昌省立第四中学学习,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后因参加学潮被开除。民国21年考入武昌省立师范学校,并加入共青团,任该校团支部负责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抨击当政者。国民党-包围校园时,他翻墙逃脱,回到宜都。 民国22年年底,苏在上海闸北、沪西区团委工……[详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